原创 三国演义里被黑得最惨的三个人,他们没有我们想得那么不堪
创始人
2025-07-22 15:32:20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把三国这段历史演绎得非常好,每个人物每个阵营都鲜活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我们见识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有谋略。

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所以为了戏剧化的效果,塑造人物和起伏的情节,那自然就会对历史进行一定的改动,比如说把一些人物脸谱化,贬低或者升华,最明显的就是诸葛亮被封神,而曹操被刻画成奸相。

但除了这几个人,还有几个被误会的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第一,就是蜀汉的廖化。

有一句话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实际上这句话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而正是不同的理解,让廖化的人物形象被搞得很模糊。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层意思是:蜀中已经人才很枯竭了廖化这种老将都派出来上战场。一个这句话是在暗示蜀汉要不行了,当然更多的是在讽刺,说你廖化不算人才。像是斩掉夏侯淳的黄忠这种老将,可不会被人念叨。

第二层意思:就没有那么复杂,就是直接攻击别人——廖化这种人也配当先锋,那你蜀汉真的是没人才了。

第三个意思,就跟前两个截然不同,意思是你杀鸡焉有牛刀,为何先锋这种职位都用得上廖化这种大人物,是你们蜀汉没人了吗?

作为关羽的主簿,廖化这个人其实不算什么大人物,关羽败后,被困在东吴,最后逃了出来。直到姜维出征,他作为先锋出战,留下了这句至今不确定的话,让人费解,这是三国真正的历史。

而在三国演义里,他就被描画得不止如此了。在关羽骑马从军的时候,碰到了当时作为黄巾军的廖化,当时廖化被关羽的的人格魅力折服了,就要投靠关羽,但是关羽不答应,他看不起黄巾军。之后再没有提及,时隔三十六回之后,廖化又来了,他跑去投靠了刘备,刘备把他配给了关羽作为随从。

关羽身边拿大刀的周仓,反而并没有像廖化一样作为关羽的下属很久,也没有那么亲近,但却跟着武圣被拜了几千年,这么说来廖化也很冤枉,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没有一个英雄或者清白的形象,他没有跟关羽一起死,直到蜀汉灭亡又成为了魏的降将,之前又被东吴俘虏过。所以这句话大概率的意思是第三种,人才不继。

2,周瑜气小

我们都知道几句话——既生瑜何生亮,以及东吴都督真妙计,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跟历史上羽扇纶巾的他完全不一样。

原因何在呢?

第一,为了让诸葛亮的形象进一步突出。

第二,主要还是周瑜是反蜀汉政权的,他对蜀汉的态度是三分合作,三分防备,剩下四分就是对之的敌意,双剑合璧抗曹操一开始他就不答应。而三国演义本来就是以蜀汉为中心的,自然不乐意这种反派角色。

3.王朗无耻

王朗怎么死的呢,被诸葛亮活活在战场上骂死了。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王朗坠马气死了,这个情节在电视剧上表现得活灵活现,更是留下了那句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网络热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所以我们的印象里王朗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

那王司徒是否真的如此不堪呢?

王司徒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不堪,否则不可能在曹操手下得到重用。年轻的时候举过孝廉,道德上自然问题不大。

当魏郡太守时,治理也是颇有声望的。至于如何定性我们得来看看这个小故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翻译一下: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当即拒绝。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那么其实王朗的品德虽说一般般,但也没有诸葛亮骂得那么不堪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卓越的贡献、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成就,如同璀璨星辰般照亮了人类前行...
原创 大... 中华文明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启,发展到现在已经将近6000年,其中流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近...
原创 大... 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炀帝在位期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也在当年五月在太...
原创 百... 时隔一年,千呼万唤! 《历史的温度》这套令大家赞不绝口、热议追捧的“大众畅销历史读物”,终于出第六本...
原创 赵...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赵匡义是如何对待嫂子宋皇后的,那就是薄情寡恩,甚至在宋皇后死去之后,赵光义也没有给...
原创 号...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18年”,死人无数,湖里的鱼多得随便一棍都可打着好几条…… 陈友谅与朱元璋...
原创 一... 我相信或多或少的小伙伴都看过“隋唐英雄传”,里面讲述了隋末唐初时期,跟随李世民一起打下大唐江山的诸位...
原创 鳌... 清朝初年,朝中先后出现两员权倾朝野的名将。一位是辅政大臣鳌拜,一位是大将军年羹尧。这两位属于标准的“...
原创 国... 政教合一这一类的词其实在世界近代史中十分常见,最早是在文艺复兴,中世纪会出现这样类似的词。 在现代,...
原创 他...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继位后兢兢业业十七年,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他在位期间,铲除阉党,平定内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