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殿英盗挖清陵,溥仪放下狠话:不报此仇,我就不是爱新觉罗
创始人
2025-07-22 15:32:22
0

一、序幕 1980年11月的两天

1908年11月14日,晴,有云,中南海瀛台,光绪崩,立溥仪。皇帝已死,皇帝万岁。年号“宣统”。

1908年11月15日,阴,阵雨,中南海仪鸾殿,叶赫那拉·杏贞死,谥号“孝钦显皇后”。

从此,一个东方古国“精神灭亡”,剩下四年回光返照,苟延残喘。之后,她的肉身在自己的废墟上复活了。不过,在此之前,她还需要经历整整四年的荒唐和悲哀。

二、陵寝修建十三年 死亡只在一瞬间

慈禧死前十三年,她下令修建自己的陵寝。在她死前一年,她的陵寝修建完成。

只是,此时的慈禧不会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她更不会知道自己的死亡也不会给她安息。

这位实际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话是:此后,本朝禁止女人执政。

她用这句话给自己的一生做了“了结”,也为那个时代的所有女人做了“了结”。这或许也是慈禧努力留下的遗产,又或许只是她离开人世前的糊涂。但是,无论怎样,她死了。

1908年11月15日的“阵雨”始终也没有降下。

在慈禧出殡的那天,天空阴沉。一对人马朝清东陵而去。

中心位置的便是慈禧的灵柩,上面铺着的是她生前选定的金色锦缎——即便是慈禧也不敢和死亡开玩笑,虽然她半生“逆反”,但是锦缎上也只是秀了凤凰,没有龙。但是,凤凰架着云,在高空中飞舞,那是人去不了的地方。

凤凰是蓝色的——慈禧的乳名叫“兰儿”,但这是一个“禁忌”,因为是禁忌,不曾有人这样叫过她,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想到了曾经被叫做“兰儿”的岁月呢?她又是否想到了曾经叫过她“兰儿”的那些人呢?如今,这些都在哪儿?都死了。她的葬礼终归是她一个人的。

大臣们望着她,望着灵柩,又望着那飞舞的凤凰,想到了光绪。他们又望向灰色的天空。今天会下雨吗?然而,雨并没有落下。

这对人马终于抵达了清东陵。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比起清东陵的修建,毁灭它要容易得多——难道坟墓不就是为了埋葬它自己吗?

这座坟墓的修建,和历朝历代坟墓的修建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时代的悲剧给了它悲剧,而慈禧的死亡为它、也为它所代表的时代,标上了一个比原文更重要的注脚。此时,革命已经蓄势待发,只等着这场闹剧、这场持续了两千年的闹剧落幕。

几天之后,下了雨。

一切似乎都尘埃落定了,但是历史拐了一个弯,绕回了这座封死的坟墓,又将它打开了。

三、孙殿英盗墓 1908年7月11日

1928年7月11日,天还没有完全亮,一对人马走过了二十年前慈禧出殡时的那条路。这对人马的目的地同样是清东陵。

如果二十年前的那些大臣们中有谁现在还活着,一定会震惊于此刻阴沉的天空。太阳出来了,只是看不到。这对人马的领头人,走到陵寝前,看着自己的部下徒劳地挖掘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们连陵寝的门都没有找到。

“让开!”领头人下了命令,“用炸药。”他的语气反而平静了下来。

炸药布设好了。

他点了下头。阴沉的天空下,是一条仿佛金龙的火线游过地面,消失了一瞬间,然后随着一声巨响,中国最后一座陵寝在封闭二十年之后,重见天日了。

领头人不等硝烟散尽,第一个冲进陵寝。停在陵寝外的士兵们听见他的笑声从硝烟的另一边传了出来。这笑声持续了很久——不过,也可能只是回声而已。

这位“领头人”便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

此前当过土匪,做过军阀,犯过毒,烧过学堂,杀过人。孙殿英生于1889年,慈禧实死时,他只有十九岁。无论孙殿英之前做过什么,没有做过什么,从这一刻开始,他便是“那个盗了慈禧陵寝的人”。

回声停止了。

孙殿英的部下们才走进陵寝。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们无法想象慈禧死后的二十年里,这些黄金、玉石是否也独自在黑暗中闪耀——他们不禁问自己:如果在这坟墓里没有人,这些黄金和玉石是否还会发出光芒?

不过,在这黑暗中是有着一个人的,她躺在灵柩里,孤独地守护着她的黄金、玉石,和她的悲哀的江山。

“打开?”一位部下问孙殿英。

孙殿英看了一眼手里的“藏宝图”——当他一个月前收到这张“慈禧陵寝宝藏图”时,并不相信。

这年头,怎么还会有“藏宝图”。就算是当他下令开赴清东陵时,他也没有相信。可绝望让他做出了选择。

由于军阀倒台了,他的部队换了主人,他突然发现自己既没有了权,也没有了地盘。可这不要紧,就算是易主,革命了十几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王朝而已!真正让他绝望的是,他的现主人欠了他六个月的军饷。这是怎么回事儿?权和地盘,他孙殿英给了现主子,现在这主子连钱也要拿走?

孙殿英土匪的底色又露了出来。他只看到了黄金耀眼的光芒,看不到黄金体现的价值。

此刻,“藏宝图”已经没用了。他便将这张废纸扔了。这东西就像是一张诏书似的,消失在了光芒的阴影里。

他点了一下头。接着,慈禧的灵柩就被打开了。

孙殿英看到那个二十年前死去的女人躺在黄金堆里,带着九龙戏珠的凤冠,身上穿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两只手放在身上,手指上都戴着宝石,阖着眼睛,表情平静。

如果他这时能说上一句:“你大概不会想到大清亡了吧?”那么他在历史这本大书中留下的也不会仅仅是“那个盗了慈禧坟墓的人”的雅号。

可是孙殿英看着慈禧,沉默了。

他的沉默被当成了命令。士兵们上演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悲哀的一幕。大批的陪葬品被抢光,慈禧和清廷最后的尊严也失去了。

孙殿英任由部下抢掠。这些抢走的财宝到了最后还不是他的,他没什么可担心,况且,他的部下又能拿走多少呢?此时的孙殿英只觉得自己眼前的就是那个庞大、衰败的清廷的全部。

不过,他或许是对的。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又让孙殿英恐惧——慈禧的脸开始迅速衰败!就在他孙殿英的眼前,这个女人的脸从白色变成了红色,又由红色变成了蓝色,最后变成了黑色。孙殿英清醒过来,这个七十三岁的女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死了。他之前听说过这种事,坟墓打开后,尸体会改变。但是,亲眼看见却还是让他感到害怕。这具尸体像是要融合了。

接着,就是这地宫里的空气也变了味道。

盗墓一共持续了三天。

之后,孙殿英又率领部队去了康熙的墓。他们找到了坟墓的人口,便没有用炸药炸开。坟墓的确被打开了。接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涌出来一股黄色的水。水竟然愈涌愈多,淹没了地室。孙殿英见状只好撤出。康熙陵寝便没有盗成。这也是孙殿英的最后一次盗墓。他停手了。

四、声讨 各方势力

两个月之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换届。这个受尽凌辱和摧残的国家似乎开始了新的征途。

然而,两千年专制下的中国人已经没有力量去关心这个国家了,民众选择了沉默和接受。那是衙门的事,不是吗?先是清廷,然后是袁世凯,之后是各路军阀,现在民国了,可中国似乎没有改变,让百姓能怎么样呢?

就连孙殿英盗了慈禧的坟墓,中国的媒体也选择了集体失声。

直到路透社披露“盗墓一事”,国人才知晓。

很快,舆论转了个方向,国内的媒体开始声讨孙殿英。民众也要求“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严惩“盗墓者”孙殿英。

不过,一直让孙殿英耿耿于怀的“番号”——他被收编了——此时却成为了他唯一的“护身符”。虽然媒体不断声讨,民众持续施压,但是孙殿英依然可以四处活动,收买查案的官员。

关于盗墓的原因,孙殿英自己给出的解释颇为有趣,也带着一丝神秘,更是让“盗慈禧墓”有了传奇色彩。

孙殿英说,自己有一天遇见了一位道士。这位道士告诉他,如果清廷的陵寝依然完好,那么清廷还可能“复辟”,而他孙殿英则可以阻止这件事。孙殿英便听从了道士的话,率领自己的部下去炸了慈禧的坟墓,斩断了清廷的龙脉。

他的说法究竟有没有人相信,又有多少人相信,这实在难以判断。但是,这种说法本身却是反映了孙殿英的思想。他当了军阀,当了军长,可是骨子里依然保留着一股“匪气”。而他也正是凭借着这股匪气,干了一件换做任何人都不敢干的事。

之后的历史给所有人好好地上了一课。“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下令严查盗墓一事,但是孙殿英花钱打通了关节——此时的孙殿英有着“清廷最后的家底”——他毕竟还是军人,有着军人的尊严和底线。

他最先摆平的是阎锡山,想当年他也是和阎锡山一起混过的,可如今,阎锡山仗着自己在北平的军力,竟然逮捕了他孙殿英的一个师长。

为了让阎锡山给自己让路,孙殿英一次性给了他相当于五十万元的黄金。阎锡山这个小喽啰就被打发了。

但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可不是军阀,元首也不是土匪,没那么容易解决。

孙殿英便找到了特务机构的头号特务。

特务头子会办事,为人处世也不会得罪人,他有“风骨”,很少受贿。他只要女人。除了女人,特务头子要的就是“人情”。他是特务,在特务的世界里,“人情”当然比黄金和玉石更有用。黄金买不回一条注定要死的命,但是某一个人的一句话却能让他活命。

特务头子便卖了个人情给孙殿英,让孙殿英和其他势力搭上了线。

孙殿英当然不相信别的势力,更不要说对方还是特务的首长。他将两颗玉石留在了特务头子的住处,然后才离开。

这两科乾隆时期的于是价值不菲,但是比起另一件宝物,就显得相形见绌了。而这件宝物也是孙殿英最为珍视的——含在慈禧嘴里的“夜明珠”。

1908年7月11日那天,当孙殿英站在慈禧的灵柩跟前,看到慈禧嘴中的这颗夜明珠时,他相信,是这颗宝石照亮了整间地室。

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当他再一次拿出这颗不大的夜明珠时,却发现它只能发出很微弱的亮光,别说照亮夜空、照亮慈禧的坟墓,就是连他的掌心也照不亮。孙殿英感到奇怪,但是这无关紧要,他只要知道这东西价值连城就行了。

孙殿英将这颗“夜明珠”送人了。

既然给了夜明珠,事情应该就可以顺利解决了。可是几天过去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并没有向他释放出任何消息。

孙殿英于是又将“翡翠西瓜”送人了。

人已经摆平两个。可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消息还是没有来。孙殿英觉得自己被耍了。这再次让他想到自己被收编的事。他的权、他的地盘和他的钱……

可孙殿英只是那个“盗了慈禧坟墓的人”。他又能怎么办呢?

慈禧坟墓中最值钱的除了夜明珠和翡翠西瓜之外,就要属朝靴上的两串宝石。孙殿英将这两串宝石又送人了。这位分量自然是非常重的。

就这样,孙殿英用从慈禧坟墓中盗出的宝物贿赂了几乎所有能够左右命令的人,而这些宝物恰恰是孙殿英的“罪名”。他用自己的罪名洗清了自己的罪名,历史是何等的扭曲啊。

五、背叛 溥仪的仇恨 何日回国

但是,对于孙殿英而言,事情算是了结了。

对他的“追缴”停止了,媒体也不再声讨他,就连民众也沉默了。最后,只剩下了路透社的一篇无力的报道,留给洋人谈笑了。

这也算是孙殿英的“本事”。因为行了贿,之前还是罪人的他,如今吃得开了。这件事便成为了孙殿英个人跻身要职的阶梯。

当然,案子还是得查,司法程序还是得走。

1929年4月20日,“盗墓”的案子在军事法庭预审,历时整整两个月。多名官员和军人受审,但是其中没有主谋孙殿英。

也正是在这时,“军阀时代”终结了,虽然对于孙殿英来说,那个时代早就消失了。中国从此统一。

然而,历史再次转了一个圈。

1930年,战役打响了。孙殿英又“背叛”了,投奔了阎锡山——就在一年前,他还逮捕了孙殿英师长呢!就这样,孙殿英成为了安徽省主席,独占安徽了。

1943年3月2日,孙殿英和文强重聚。孙殿英谈到了“盗慈禧墓”。他告诉文强:自己拿到手的财宝就只有五升而已,其余的都不知下落。文强问他,慈禧的尸体是不是腐败了?孙殿英沉默片刻,只是说了句:和她生前一样。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一切似乎都“皆大欢喜”,收钱的收钱,当官的当官,要地盘的也有了地盘。

但是,在这乱世中,有一个人在忍受着屈辱,那就是溥仪。

他对慈禧的个人感情不会淹没他对清廷的感情。自从听说自家的祖坟被孙殿英盗了,溥仪就一直在等着孙殿英上军事法庭。可如今,他听说孙殿英成了安徽省主席,深知自己已经无力扳倒孙殿英。

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要是此仇不报,我就不是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溥仪,他最后向日本人低头,做了“伪满洲国皇帝”,和此时他的仇恨不无关系。自从孙殿英盗墓一事被路透社曝出之后,溥仪就开始试图讨回公道,但是谁会在乎一个被废的“末代皇帝”呢?

最终,溥仪也没有报这个仇恨。而他的“清廷”的悲剧还继续在他个人的身上上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的“满洲皇帝梦”也宣告破灭了。他从一代皇帝,成为了战犯。

历史大潮还是朝着前方流淌,没有人什么人能够阻止。1946年,战役打响。3月17日,那个特务头子乘坐的飞机坠毁。

1947年,河南汤阴解放。孙殿英被共产党逮捕,作为战犯被关进了战犯收留所。同年,他死在了战犯收留所里。

如今,孙殿英从慈禧陵寝中盗出的玉器和珠宝四散在世界各地,只是已经没有人知道它们究竟有多少,又是如何离开了中国,又能在哪一天回到中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在革命年代,有无数爱国志士奔赴战场,为建立一个新中国而不懈奋斗。他们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介石的...
原创 窝... 宰相耶律楚材被窝阔台扔进牢里,随后又被无理由释放。耶律楚材却咬死不肯出狱,一脸骄横道:“随意抓放,把...
原创 曾... ▲1970年代,以李奇为首的考古团队在1972年发现190万年前的巧人(Homohabilis)头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文丑在磐河之战时曾经和赵云大战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可以说表现得非常不错。可是后来延...
原创 司... 在探讨司马迁为何在《史记》中对李广采用独传形式,而对战功赫赫的卫青与霍去病则采用合传方式时,我们不得...
原创 秦... 倘若说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谁的地位最尊贵,毋庸置疑,肯定就是皇上。他不仅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手握...
原创 2... 说起非洲,很多人都会想起贫穷和落后等形容词,这并不是一种偏见,而是一种无奈的客观事实。 近代的非洲因...
原创 她... 以前小编总以为貂蝉才是三国第一美女,可是看到关于她的一些记载后,觉得三国第一美女应该是她,因为关羽多...
原创 神... 作者:赵心放 唐朝初年,有一位善于识人知人的吏部官员裴行俭,是一个伯乐型的人物,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
原创 此... 在隋唐系列小说中,扬州玉玺会之战是隋唐十三杰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战,在这一战中,大隋一方参战的有:二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