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创始人
2025-07-18 22:02:56
0

进士的英语是doctor,这个doctor不是医生的意思,而是博士的意思。

也就是说,老外认为,从学历的层面来讲,进士是相当于博士的。然而,老外并不懂咱们古代的科举,从科举制度来讲,就是博士研究生要考个举人也很难!

例如,拥有36个博士学位的胡适,在国学的造诣上远不及秀才出身的王国维,如果他两人参加乡试,胡适显然不是王国维的对手。

科举考试和今天的学历考试是两码事,科举考试包括学历但又不限于学历,还囊括了公务员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考试的范畴。学历只是科举的一部分,科举最重要的是作用就是享受特权,甚至直接当官,起点至少副处级(八品),故而科举被称之功名。科举给他们带来的就是功绩和名声。影视剧中经常有中了状元,就成为宰相的乘龙快婿的桥段。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

要想进一步了解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我们先来看看秀才和举人享受的待遇。前边说了,在古代考上秀才就能享受特权了,秀才也分等级。一等秀才是廪膳生员,简称廪生,明清时期他们不仅能吃皇粮还能拿工资。一月粮食六斗,一年白银四两,粮食不多,钱也不多,还总比没有强,而且秀才们还享受不用交税,不用服役,免于受刑(刑不上大夫嘛!),不穿布衣(穿士大夫的衣服),可以用婢(雇佣仆人),见官不跪等诸多特权。秀才是介于官与民之间,他们往往成为地方的乡绅,德高望重,主持村社重大事务。

秀才是生员,见官不跪,但他只能自称学生,而举人就比秀才厉害多了。国家不仅让他享受秀才所有待遇,还进一步增多,连你的衣冠也给包了,有的直接发衣服,有的折现,以及宣传个人的费用。光宣传个人的费用每年都有20两银子,主要用于在家乡竖旗、制匾、建牌坊,来证明自己高贵的身份。我们最熟悉的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典型。范进这个秀才中举后,就被人尊称为老爷,在古代民众总是尊称官员为老爷,比较典型的一句话就是青天大老爷!成为举人后,就正式成为士大夫中的一员了,乡绅、官员会主动接纳他,举人也是可当官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举人都可以当官的,清朝前期,举人不少能当官,但需要挑拣,并且还分出了三六九等。好的可以当知州也可能是散州的知州,一般当知县,差的当通判,还有教职的。教职并不是老师,而是负责教育的官员,通常称之为教教谕、训导之类的,大概类似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或一个县重点学校的校长之类的。到了后期就越来越难,不过依然举人为官之路依然没被堵死,但较之前少了。比较典型的是清朝前期出身举人重臣的就有收复台湾的姚启圣、平定苗疆的鄂文端尔泰、平定大小金川的阿文成桂,以及闻名遐迩收复新疆的左宗棠。

从这点看来,举人跟今天的博士研究生非常相似,甚至直接说举人就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也是说得过去的。举人当官,讲究的是挑选,从考试成绩、年龄、健康、能力上进行考察,然后“分配工作”。只不过,现在的博士毕业生很少分配工作了,但您也不要忘了。现在很多单位引进人才,只要是名校博士,各方面又比较优秀的,又通过选拔的,直接任命为副处级。还有博士生在参加评职称、考证、尤其是当兵上也享受很好待遇。博士生当兵,最差也是上尉军衔,好一点就是少校军衔。

研究生能考上吗?

举人考试对于当时人而言非常难的,其难度高于注会、一建、软考、司考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三年才考一回,而且录取率极低。这研究生也要看是什么研究生的,如果是硕士研究生,那录取率会远远高于举人的录取率。就是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率,也没办法和举人的录取率所抗衡。比如乾隆九年就规定,大省的录取率为1.25%,中省的录取率是1.67%,小省的录取率2%,这样的比率能考个举人简直是太难了。

如果博士研究生穿越到古代,和秀才一起参加科举考试时,博士生也未必就是那些秀才们的对手,要考上同样很难。倘若回到古代,系统地参加私塾学校的话,那么根据文科博士生的知识储备,也未必不能中个举人。博士研究生能不能考中举人,这就需要看这名博士研究生喜欢不喜欢国学,努力不努力,倘若做到这么一点,博士研究生穿越的话,考上中举的可能性也是蛮大的。

总之,举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学历,假如真能穿越的话,博士研究生考上古代的举人,也不是不可能的。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打... 这是一个有趣的榜单。看看三国历史上谁生的孩子多,谁的生育能力最厉害? 先讲两个评比规则: 一、鉴于古...
原创 《... #古籍里的历史# 在《白眉大侠》中南侠展昭出手的次数极为有限,而且好像未尝一胜。我记得他曾经被采花贼...
请记住岳飞被杀案中那些硬骨头,... 岳飞被杀一案,不管是在民间演义还是在官方正史中,都堪称是两宋的第一大冤案。 岳飞从绍兴十一年十月十...
原创 历... 文/青山独往 女太监都是这样被阉割的!看着都痛,比男太监经历的要痛苦多了! 太监作为封建统治下的产物...
原创 曹... 纵观三国历史,能人异士层出不穷,或因足智多谋,或能骁勇善战,给历史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遗憾的...
原创 诸... 在谈及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宿敌时,司马懿和诸葛亮是不可忽视的一对。他们分别是曹魏和蜀汉的支柱,因各自国家...
原创 草... 提到《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三国演义》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
原创 明... 宋太宗,指的是刘宋太宗刘彧,不是赵宋太宗赵匡义,南朝史籍都称刘彧为宋太宗或宋明帝。 刘彧是宋太祖刘...
原创 秦... 在战国时,群雄并立,七雄彼此之间硝烟不断,今日结盟,他日为了一座城池就可以撕破盟约,反目为仇,彼此间...
原创 1...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央重新选举了领导层,其中,朱老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