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央重新选举了领导层,其中,朱老总当选为委员长,周恩来则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
在这次会议上,有四个人尤为引人关注,这一是因为他们是底层出身,二则是因为他们全属工人,且都被破例提拔为副国级。那么,这四位工人都是谁呢?他们后来结局如何?
一、工人出身的副总理孙健
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三位工农干部被提拔为副总理,其中,陈永贵是农民出身,而孙健、吴桂贤则是工人出身。
孙健原本是天津燃机厂的一名翻砂工,他是河北定兴人,1958年12月入党,曾任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内燃机厂党委书记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孙健是工人家庭出身,他15岁进入天津燃机厂工作,20岁就当选为厂里干部,当时,这个工作又累又苦,除了每天要面对厂里的催促,还要忍受酷热的折磨,但孙健却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在天津燃机厂工作的八年间,孙健一步步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靠着勤奋好学和踏实肯干的作风,他很快就引起了上级领导的注意,并当选为副厂长。
1970年,孙健被提拔为天津一机局革委会副主任,靠着这个职务,他在天津开展大生产运动,并成功提高了钢铁的产量。因为表现出色,1975年1月,他被正式提拔为副总理。
孙健担任副总理期间,正值我国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不适应新时期的经济改革形势,1978年3月,42岁的孙健终被免除职务。
孙健被免职后,重回天津机械厂工作,1990年,他出任机械公司供销总公司华北公司总经理,成为了一名工程师。1997年11月,其在天津病逝,享年61岁。
二、从基层上来的工人总理吴桂贤
吴桂贤是四届人大中唯一还健在的副总理,她1938年出生于河南巩义,毕业于西北大学,曾任国务院副总理、陕西革委常委和中央委员等职。吴桂贤原本是西北国棉一厂的女工,靠着恩师赵梦桃的指点,再加上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很快就在厂里脱颖而出,并当选为全国劳模。
1969年,九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吴桂贤当选为中央委员。当时,她年仅31岁,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女中央委员。五年后,即1975年1月,她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
吴桂贤担任副总理期间,积极支持中央的决策,无论是粉碎“四人帮”,还是推举新一届领导人,她都毫不动摇的支持华主席。1977年9月,吴桂贤辞去领导职务,不久,她重回西北国棉一厂工作,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三、工人出身的副委员长姚连蔚
除了吴桂贤等2人,1975年四届人大召开时,也有两位工人代表被选为副委员长,他们就是姚连蔚和李素文。
姚连蔚和李素文同是基层工人出身,不同的是,姚连蔚是车床工人,而李素文则是沈阳副食厂的一名营业员。
姚连蔚是陕西西安人,他1954年参加工作,曾任陕西总工会主任、西安847厂车间指导员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姚连蔚早年曾参加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他参加第三、第四次战役,并立有战功。
1953年,18岁的姚连蔚从朝鲜复员回家,当时,他被分配到西安847厂工作,专门负责机厂的车床工作。在这个工厂,姚连蔚一干就是16年,在此期间,他不仅完成了工厂质的转变,还当选为车间指导员,由于在工厂表现出色,再加上他善于抓住机遇,1971年,姚连蔚被提升为陕西总工会主任。
1973年后,姚连蔚继续在陕西发挥作用,1975年,他当选为副总理,1977年,又再次入选中央委员。
1978年,中央对姚连蔚展开调查,由于其在特殊年间犯有路线错误,不久,他被撤销职务,并被下放到生产劳动部门工作。2012年10月2日,姚连蔚因病去世,终年77岁。
四、由基层火线提拔的副委员长李素文
李素文是1975年被火线提拔的女副委员长,她是河北乐亭人,1954年入党,曾任沈阳糖果厂副厂长等职。李素文早年曾当过合作社副社长,在沈阳南塔工作期间,她由卖菜女工干起,一步步成长为副厂长。
当时,国家急缺生活物资,很多必须品都需要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素文遂带领市民一起劳作,她一边亲自经营买卖,一边又努力扩大生产,在她的努力下,南塔当地终于改变了物资短缺的现状,而她也当选为全国劳模。
李素文生前曾受到过毛主席的多次接见,1969年后,她历任共青团辽宁省委书记和中央委员等职,是辽宁省财贸系统的“五好”标兵。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素文当选为副委员长。
李素文担任副国级职务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但她却为全国轻工业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78年,她淡出政坛,重回糖果厂当工人,2022年4月4日,其在沈阳病逝,享年89岁。
李素文等四人都是十年特殊时期由基层提拔起来的干部,他们既是那个时代的劳模代表,也是时代楷模,这样的一批人,也值得人民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