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三国历史,能人异士层出不穷,或因足智多谋,或能骁勇善战,给历史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遗憾的是有些人虽为奇才却英年早逝,不禁让人惋惜不已。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三位奇才,若不是英年早逝,他们能否改变历史的轨迹呢?
第一位是典韦,此人相貌魁梧,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征宛城张绣,张绣迎降,归顺曹操。后来因为曹操纳张绣的婶子为妾,使张绣颇感耻辱,于是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于是率轻骑逃走,留下典韦在门前奋战,奈何寡不敌众,最终典韦所率领的十多名将士无一生还。曹操闻得典韦之死,失声痛哭,派人取回典韦的尸首,亲自为其下葬。如果不是曹操追求自己的一时之欢,典韦就不会英年早逝,在日后的征战中定能大展身手,一助曹操宏图伟略。
第二位郭嘉,来自三国著名人才培养基地——颍川。年轻时就十分的有远见,认为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曾做过袁绍部下,但是由于对袁绍的领导能力颇有怀疑,就自行离去,赋闲家中。后曹操痛失谋士戏志才,荀彧就把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共商国家大事。
从主曹操后,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屡献奇谋,讨袁术、灭吕布、败袁绍,官渡之战后巧识袁绍二子之间的矛盾,以离间之计大获全胜。曹操几乎每次出征,郭嘉都是随从参谋军机,行军时与曹操并肩而行,议事时同席而坐。从来不遵守礼法,却从未使曹操不悦。每逢军国大事,郭嘉的计策总是正确的,并且他的策略从无失算,真正达到了算无遗策。遗憾的是在一次行军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而英年早逝。如果郭嘉不死,也许赤壁之战就会取胜,南方也能像北方一样被统一。
最后一位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曹冲是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从小就聪慧过人,并且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曹操曾几次对众大臣称赞曹冲,有想让曹冲继承大业的打算。没想到,在曹冲十三岁的时候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最终还是没有如愿,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如果曹操最聪慧的儿子曹冲没有失去年幼的生命,也许就会成为一代君王,一统天下的伟业说不定就实现了呢?
昙花一现,从花开到花谢只有短暂的几个时辰,却能将最美的容颜留在赏花人的心底。有些人的生命就像昙花一现,虽然短暂,却在有限的时间内绽放出无限的精彩。
文献出处:《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