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世界进步的历程上,美洲大陆的发现对于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之大。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美洲大陆的发现才让欧洲人能够迅速的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超过中国。当时的中国堪称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中国不仅拥有者巨大的资金储备作为航海的后备,而且中国的海航技术始终都处在世界领先的水平中。这样一来,很多人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是中国率先踏上美洲大陆的土地呢?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下中国为何在这场世界大航海竞赛中失利的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大航海时代产生的背景。15世纪开始,原本能够沟通中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塞,强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他们控制着来往商人的税收,导致了商人无法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获取利益,长此以往,商人觉得无法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相抗衡便放弃了丝绸之路。但是,尽管商业贸易的往来之路被阻塞了,欧洲巨大的市场依旧需要来自东方的货物,再这样的背景之下,开辟一条新道路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从陆地上既然已经没有可能走通,只能寄希望于苍茫大海,大航海时代就是因此而开启,美洲大陆也就是在人们探索新航路的脚步下成为了一项额外的发现。
除了商业贸易的需求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欧洲当时已经已经出现了地球是球形的这样的论述,所以既然这样的论述甚嚣尘上,那么就一定有其道理。哥伦布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理论作为指导下才有了出来航行的底气,在费了一番口舌功夫之后,哥伦布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为西班牙去寻找那个神秘富饶、遍地黄金的东方古国。这是西方海航时代的第一声,哥伦布的出航预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人类终于开始沟通全球,也终于开始大范围的摆脱陆地的束缚,走向茫茫无边的大海。
也就是说西方人开辟海路是进行贸易所必须的一个环节,那么中国的当时是否有要进行贸易的硬性需求呢?答案是否定的。
神州大地的强大和富庶让中国不必向外寻求商业,一切的商业活动完全可以内部消化,这也就让中国人失去了跨海探险的心理。再加上当时的中国人完全是以儒家思想来统治,所以整个民族从上到下都没有外向的侵略性,哪怕是郑和轰轰烈烈的出海行动也不过是为了宣扬国威,宣传王化,所求不过是四夷宾服,万国来朝而已,对于那些蛮荒之地,中国人完全不感兴趣,这就是文化基因不同所导致的思维和处世方式的不同。
另外一方面,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美洲实在过于遥远,除了航海技术之外,水文条件也让中国难以到达美洲。因为尚未进入机械时代,所以航运主要依靠的还是风力和大洋深处自动运行的洋流。中国人想要出海就会遇到东北季风以及西南季风的问题,这两大强劲的风力决定了中国人不论是在春夏两季还是在秋冬季节都只能到达东南亚或者是日本国,而几乎无法跨越宽阔无垠的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这是先天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与外力无关。
而与中国相比,欧洲就具有一个鲜明的优势,欧洲人完全可以凭借东北信风、加纳洋流和北赤道洋流中的任何一股大自然的力量到达美洲大陆。这也就意味着,欧洲人即使不是主动的进行新航道的探索,哪怕是凭借着运气也很有可能就会发现美洲大陆,这是中国人所不具备的先天条件,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先天条件才让欧洲人先一步发现了美洲大陆,并且在这片尚未发展起来的大陆上攫取了巨大的利益,然后顺利的完成了资本的积累过程,为欧洲日后的崛起提供了资本支持。
事实上,就算是环游世界一圈的麦哲伦航队也是凭借着运气才能在1521年横渡太平洋,完成航行,而这一壮举也耗费了当时无比强大的西班牙王国整整四十年的时间以及无数鲜活的生命才寻找到的道路。在这不注重海上航行并且实施了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来说是完全不可能达成的事情。
从此,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列强以此开始对外疯狂扩张,直至最后大西洋周围的西欧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地中海航线不再重要,地中海也不再繁华。明清时代的中国由于其强大的航海实力面临着中国近代第一个崛起的历史机遇,但是中国错过了,并且中国国门被打开,自然经济也因此逐步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