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推进现代化
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
作为积极开拓探索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
中铁十五局在非洲
走过了十五年的岁月
跟随我们的脚步
让我们走进属于“中铁十五局人”
在坦桑的“光辉岁月”
众志成城,“首战”非洲市场
坦桑尼亚112公里改造项目
2009年,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黄皮肤年轻人来到非洲坦桑尼亚,承揽了中铁十五局走向海外的第一个项目——坦桑尼亚112公里改造项目。
为打好海外“首战”,中铁十五局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施工总动员,选配精明能干的项目班子,抽调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以“建优质工程,树企业形象”为理念,开启海外工程建设新征程。经过两年的探索,在多方的努力下,2011年4月9日,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在非洲树立起了中铁十五局的第一座“丰碑”,为进一步开拓发展非洲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统桥”开辟友谊“坦途”
基隆贝罗桥(左)与马古富力大桥(右)
2013年1月21日,中铁十五局来到基隆贝罗河畔,开启“天堑变通途”的建设之路。2017年9月30日,坦桑尼亚基隆贝罗桥正式交付验收,结束了依法卡拉地区八十余载依靠独木桥、独木舟、摆渡过河的日子。
作为坦桑尼亚举国关注的重点民生及政治工程,时任坦桑尼亚总统马古富力出席大桥项目剪彩仪式时,将该桥命名为马古富力大桥,成为坦桑境内第四个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大桥,十五局人凭借着优质的工程品牌建设和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各方的认可与赞扬。
2019年,在维多利亚湖大桥奠基仪式上,马古富力再次亲临现场,为这座非洲最长的矮塔斜拉桥“揭牌”,次年,该桥正式命名为马古富力大桥,成为中铁十五局在坦桑尼亚承建的第二座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大桥,也是在坦桑市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
用工属地化打造发展“新”理念
中非员工在一起
自进入非洲市场以来,海外施工团队积极探索“新”的经营理念,以融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增强坦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采用“用工属地化”模式,在当地聘请劳务工,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当地民众走向致富路。
从单纯使用当地劳务工作为纯体力劳动者,到通过导师带徒、现场培训以及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克服语言沟通障碍与文化差异,用肢体语言和图文并用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从当地劳务工中培养出一批测量员、试验员、维修工、司机、现场技术员等方面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履行社会责任,树立铁建形象
中铁十五局人在抢险第一线
2024年5月,一场暴雨袭击了坦桑林迪省区,该地区既有公路5处受到严重冲毁,长达100米的缺口令坦桑首都至东南各省的交通彻底中断。
面对险情,中铁十五局三公司林迪53.2公里项目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一支由19名当地司机、3名工班长以及多台挖机、自卸车等设备组成的抢险救灾队伍,火速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在经历连续多日的紧张抢险救灾工作后,坦桑首都至林迪省区间Somanga地区道路中断问题顺利解决,交通恢复畅通,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
自中铁十五局走进坦桑市场后,在“建好优质项目,打造品质工程”的同时,也在积极履行企业海外社会责任,树立了中国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国际形象,在坦桑留下了一个个津津乐道的海外故事。
中非友好,续写华章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为中铁十五局三公司林迪53.2公里项目奠基剪彩(左)与坦桑新人在马古富力大桥(基隆贝罗桥)上结婚(右)
中央线职工在现场工作(左)与中非职工合影(右)
十五年风雨,十五年奋斗,中铁十五局的建设者们在非洲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十五局特色海外之路。
中铁十五局将以中非论坛为契机,乘“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在中坦两国友好交流、互利共赢的历史长卷中,续写属于自己的闪耀华章!
内容来源:三公司
值班编辑:连 昊 冯亚楠
责任编辑:刘连振
图文审核: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