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将,这个概念是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概念,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说法源自《三国志》,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和赵云放在一起进行传记,于是就有了“蜀汉五虎将”的说法。但这并未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喜爱和尊敬,甚至其中有三个半人物被后世尊为神明。
关羽显然是最受帝王和民众喜爱的三国名将之一。他的死后地位一直不断攀升,甚至超越了姜子牙,坐上了“武圣”的宝座,与文圣孔子齐名。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身怀忠义之名的关羽竟然成为“财神”,几乎要取代正统的财神赵公明的位置。
张飞与关羽相比,在生前号称万人敌,但死后待遇却不及关羽,虽然也被民间尊为神明,但影响力较小,仅在阆中地区受到祭祀。但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张飞的地位却有了显著提升。
马超在蜀汉集团内地位虽然较高,但实际上并未被重用,他在西凉时期的影响力更大,因此死后被封为“马超元帅护羌神”。
赵云则是完全因为民间喜爱而被推崇为“战神”,他一生无败绩,被称为“完美将军”,主要原因在于其端正的品德和《三国演义》的影响。因此,他只能算是半个成神。
相比之下,老黄忠则没有成为神明。尽管他在定军山力斩夏侯渊等战功卓著,甚至超越了关羽、张飞,但由于加入蜀汉集团较晚、年龄较大以及受到关羽轻视等多重原因,导致他在“蜀汉五虎将”中最低调,甚至在死后也没有被封为神明,成为唯一的特例。
然而,在讨论五虎将与五子良将时,值得关注的是曹魏集团中的“五子良将”。尽管历史上有“五子良将”的确认,但这五人死后并没有一个被封为神明。相比之下,“蜀汉五虎将”在民间的地位要高于“五子良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刘备和曹操的不同背景导致了他们力量来源的不同,刘备来自草根阶层,而曹操的主要力量来自家族及门阀士族的合作,这使得在蜀汉集团中,草根出身的将军地位超越了门阀士族。
其次,民间更偏爱草根英雄。历史走向往往受到老百姓的喜好影响,他们更倾向于支持草根英雄,因为这些英雄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蜀汉五虎将”在民间的地位更高,而五子良将在曹魏集团成为皇权主导后,民间地位下降。
最后,关羽与于禁的交锋结果使得“蜀汉五虎将”几乎成为胜利者的代表,这在《三国演义》中也得到了体现。因此,“蜀汉五虎将”因此在历史文化中被更多地神化。
综上所述,尽管历史记载了“五子良将”,但他们并未被封为神明,而“蜀汉五虎将”在民间和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