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书房—康熙皇帝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创始人
2025-07-18 08:02:11
0

前言:人非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即使贵为皇帝也是如此。清朝时期的康熙皇帝作为一代杰出帝王,其个人的才学自然是非同一般,而他的才学主要来源于他的学习成果。如果要在古代皇帝中搞一个好学程度的排名,康熙皇帝的排名绝对是靠前的。据史料所载,他将经筵制度中的隔日一讲,改为每日一讲,可谓是好学不倦。

皇帝富有四海,吃饭、学习和工作都有不同的地方,康熙皇帝主要学习的场所正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南书房”。很多人会说,不就是一个看书学习的书房吗?有什么好说的实则不然,此书房非彼书房,里面蕴含着康熙皇帝高卓的智慧。

勤奋好学的康熙

一、“南书房”之明修栈道

1、康熙遇到的有形之网

康熙皇帝是8岁登基,在其亲政之前,朝政大权主要由索尼等辅政大臣掌控,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毕竟这个时候即使把权力给了康熙,他也很难掌控,再说了,这也是顺治皇帝临终前的意思。

权力一旦给出去,要想收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汉武帝临终前让霍光等人辅助自己的幼子刘弗陵,结果呢?刘弗陵到死都是个傀儡。康熙愿意做第二个刘弗陵吗?自然是不愿意的。

索尼画像

康熙六年,14岁的康熙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因为他亲政了。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使他在法理上是亲政了,可实际权力依然掌握在鳌拜等权臣手中,说白了,还是傀儡。

康熙纵使有一万个不甘心,也只能忍着、让着,毕竟是敌强我弱,不能硬拿鸡蛋碰石头。聪明的他表面上安心做一个没有权欲的皇帝,用以糊弄鳌拜,暗地里积蓄力量,最终在康熙八年成功擒获了鳌拜,踢开了皇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然而这只是他长征路上的第一步。

鳌拜画像

2、康熙遇到的无形之网

为什么古代众多皇帝中被后世所津津乐道的有为之君很少?因为他们要想成为有为之君,实在是太难,各种有形无形的困难都在考验着他们。康熙能够破除鳌拜这个有形之网,却很难打破一些制度上的无形之网。他不花时间去用心体会,都不知道无形之网在哪里,何谈打破?

鳌拜垮台之后,康熙迎来的第二考就是康熙十二年爆发的三藩之乱。康熙在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就搞撤藩的事情,结果闹得烽烟四起,朝野上下因此对康熙多少是有些意见的。好在大家还都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尚能同心平乱。

三藩之乱形势图

平乱期间,各项事务繁杂,康熙皇帝发现自己的很多想法和决策常常受到无形的束缚, 让他难受得很,经过仔细分析,既然已经没有像鳌拜一般的权臣当道,那么核心只有一条,就是当时朝廷的制度没有赋予他一言九鼎的权力,比如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对皇权的干扰等,这就像汉武帝初期受制于三公九卿制的情形。

汉武帝能够搞一个内外朝制度出来,康熙也想按这个思路办,可三藩之乱未平,他还不大敢明目张胆地和那些王公贵族对着干,毕竟还需要他们出力,故而来了一出明修栈道,打着好好学习的旗号,于康熙十六年正式设立南书房。

汉武帝的内外朝

二、 “南书房”之暗度陈仓

1、培植亲信

很多事情,要想一个人完成,即使累个半死,也搞不定,皇帝亦是如此,毕竟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但是如果有一个强大而团结的团队,就能通过集聚的力量来完成了。从大方向来说,皇帝都会有团队,大臣们都是团队成员。

如此说来,不管康熙皇帝搞不搞南书房,他都不是一个人,他拥有团队。可他的这个团队实在是太大,大到足以容下众多小团队,各个小团队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一旦他们的利益和康熙的利益有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南书房方位

康熙有再多好的想法,都是需要人去执行的,如果各个小团队从自身利益出发,阳奉阴违,而且他连具体情况都弄不清楚,那么结果依然等于零,所以他需要一些亲信来帮助他掌握各种信息,使自己的意志能够较好地被执行下去。有人会说,康熙要想培养亲信还不容易吗?画几个饼子,提拔几个大臣不就行了吗?

何为亲信?简单来说,就是彼此之间有比较牢靠的互信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说彼此之间简单沟通下就能形成的,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交流与合作,点滴积累出来的。康熙通过南书房和部分大臣长期相处,互相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培植出了方苞、张英、陈廷敬等众多亲信大臣。后来还借着这些亲信们的力量,一举粉碎了明珠势力集团。

陈廷敬画像

2、加强皇权

南书房初设之时,康熙皇帝并未直接就将其搞成权力机构,而是按部就班地搞搞文学方面的事情。据史料所载,康熙最初在选定张英、高士奇入值南书房时,还让明珠等人向他们传谕“勿得干预外事”。就在众人以为仅此而已时,康熙却在南书房内和他们大谈国事,还让他们针对各种事情提意见,妥妥的一个顾问团。

要说康熙真的是手腕高超,他把温水煮青蛙玩得是出神入化,当众人适应后,他又开始让南书房大臣草拟圣旨和传谕了,而且还不断选定更多的大臣入值南书房。此后朝廷的许多事情,康熙都没放在什么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讨论了,而是直接在南书房讨论,把南书房变成了外人很难插进去的一个部门。

南书房大臣开会

康熙要的还不止如此,他把处理 “密奏”的权力也放在了南书房,由此南书房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全新的、由康熙亲自掌控的中枢决策机构。到了这个时候,大家才会过来意思,可已经迟了,王公贵族们即使有再多不满,也只能眼看着手中的权力被削弱。

这样的南书房一出来,自然取缔了以往内阁的内廷地位,成为了新的内廷,至于内阁,成为了事实上的外廷。康熙以内廷来控制外廷,真正地实现了乾坤独断。没有哪个皇帝不想做乾坤独断的皇帝,雍正皇帝继位之后,继续沿用康熙的这个思路,换汤不换药,搞了一个军机处出来。

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结语

综上所述,康熙皇帝为了摆脱旧制度对自己的影响,以一种比较迂回的策略设立了南书房,逐步将部分原属于议政王会议和内阁的权力分到了南书房,使自己能够完全控制的南书房成为了权力核心,帮助自己加强了皇权,让自己的意志能够很好地被落实到各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学习而来,除了前面提及汉武帝的内外朝制度,还有汉光武帝的尚书台制度,光武帝绕开三公九卿,设立尚书台,把中枢权力逐步收归到尚书台,削弱三公等对皇权的影响力,明成祖的内阁制度也是如此,用内阁来分六部之权,巩固和加强皇权。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圣祖实录》

《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曹皇后是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任皇后,她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并在英宗赵曙病重时垂帘听政。由于仁宗赵祯...
袁绍曹操雪藏六大将,刘关张三兄... 刘备关羽张飞在虎牢关一战成名,从平原县令和马弓手、步弓手变成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组合——吕布是当时的天...
原创 李... 李元霸活跃在隋唐的各种演义小说中,大家对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非常熟悉,他武艺高强却有些憨傻,同时也杀人...
埃及考古学家发起联名请愿,要求... 埃及著名考古学家、前文物部长扎希·哈瓦斯当地时间9月7日发起网上联名请愿,要求德国柏林新博物馆归还“...
诗词湖南⑨ | 长沙铜官窑:泥... 1200年以前,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湘人在这片土地上吟唱出“市井唐诗”的盛景。这里是长沙铜官窑,世界釉下...
原创 听... 在明朝的历史上,明英宗朱祁镇和景泰帝明代宗朱祁钰是一对非常有意思的兄弟皇帝。明英宗受到了大太监王振的...
原创 清... 导言 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说:“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
为什么宋朝钱币常常一挖就是几吨... 今天看到新闻说,安徽六安一村庄挖掘出大量疑似古代钱币。据说数量达三四千斤。考古学者尚未公布这些古钱为...
原创 明...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从秦王扫六合开创中央集权制,到1912年清帝退位,雄韬伟略者劈开旧世开创的新王朝...
原创 秦... 秦始皇消灭六国,完成华夏统一,建立秦朝。取“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构成“皇帝”这一称呼,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