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工人当年为何会“以厂为家”,而如今却只能调侃“打工人”精神?
创始人
2025-07-16 16:32:00
0

奋斗以求改变生活,是可敬行为。---矛盾

回顾历史,不自觉的想起新中国刚成立的几十年里,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过将近百年战火的洗礼,可谓是“百废待兴”。就在这几十年里,无数工厂拔地而起,千千万万的工人加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之中。

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工人们都充满干劲,想着尽快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工人们也在心里形成一个崇高的思想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厂为家”。

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可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工人,就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但事到如今,曾经“以厂为家”的高尚品质,也只能沦为调侃“打工人”的精神。究竟是怎么回事?工人的地位和精神为何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经济发展,时代变迁

众所周知,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国是一个急需经济发展的国家。当时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如此一来,当时国家最为缺少的就是可以建设祖国的工人。

简而言之,也就是当时国家大时代的发展背景,给当时的工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国家提倡一系列的计划和活动。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当时的工厂之中逐渐形成一种“马不停蹄”的氛围。正是由于生产建设的需要,当时的工人更是产生以厂为家的思想意识。

其实,以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程度来看,“以厂为家”是恢复生产必须具备的态度。然而,正是因为工人们当时所拥有的这些态度,方才使得伟大的祖国尽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跨步。

也就是说,当时的时代需要大量工人的存在,并且工人的作用对于国家经济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中国的经济已经苏醒,并且处于告诉发展的状态。虽然如今的国策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工人的作用和地位已经与数十年前截然不同。

纵观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时代背景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经济发生的变化,使得时代背景也在改变。简而言之,在祖国建设的同时,时代变迁已经悄然而至,如今,再不是工人铁饭碗让人羡慕的时代。

几十年前,工人因拥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让人羡慕,但事到如今,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因为无奈而被迫成为工人。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时代的变迁,虽然在这之中,透露着更多的心酸,但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情。

由于时代变迁,工人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曾经的工人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而如今,工人仅仅是为了生存而选择的一种职业。在这之中,除了生活的无奈,便是柴米油盐的心酸。

二、思想转变,职业增多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因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大量需求,工人的地位和作用与如今绝不相同。当时对于工人的要求和人们对于工人的向往程度与如今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当时人们的心里,工人很受欢迎,并且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当时人们的心里,除了工人这个职业,似乎没有其他职业。

然而,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制度变革的同时,也让我国思想解放运动潜移默化的进行,渐渐导致社会变革的出现。就在这个时候,工作者脱离了传统工作制度下对个人的束缚,可以自由地选择更适合自身的职业和工作。

也就是说,在中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与此同时,人们选择的职业也就多了起来。对于如今的人们而言,从曾经“工人”一个选择,变成如今的多个选择。

在多种职业面前,工人再不是曾经的“铁饭碗”,昔日工人的特殊地位,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正如同曾经的工人“以厂为家”,到了如今却只能沦为对打工人的调侃。

当时的人们,思想之中仍以工人为尊,在内心深处,也把工人当做是一种无比荣耀的职业。换而言之,在当时人们的心里,工人就像是唯一的选择,也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

然而到了如今,工人的称呼也沦为“打工人”,通过这一称谓的变化,也将工人的变化展现出来。要知道,如今的工人再没有昔日的地位,在人们心里,也不再把工人当做一个神圣的职业。

由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已经不把工厂和工人这个职业当回事,所以也就不会出现工人以厂为家这种情况。如今,选择进入工厂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被迫进入工厂。也就是说,曾经的“以厂为家”已经转变为“为家进厂”。

正所谓:“世界观影响方法论。”因为现代人思想的转变,让“以厂为家”逐渐沦为对打工人的调侃,甚至是打工人的自嘲。

三、利益驱使,生活所迫

回顾历史,曾经的工厂充满着美好,在当时,工厂里的工人虽然没有如今的五险一金,但那个时候的工人却可以在工厂之中得到一些实打实的保障。正如单位分房子这一问题,便是如今绝大多数工厂都做不到的事情。

除了房子,当时的工厂还帮助工人解决吃饭、孩子上学等相关问题。简单的说,如今大城市居民遇到的很多问题,在当时都由工厂解决。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改变后,如今的绝大多数工厂再没有曾经存在过的那种福利。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进行,民营企业和新型工厂的出现,这些工厂与曾经的工厂截然不同不仅没有曾经的福利,反而克扣工人。渐渐的,工人对于工厂已经没有热情,在工人看来,所谓的工厂已经成为企业家获得利益的工具,他们更没有理由为工厂卖命。与此同时,属于工厂的淘汰机制逐渐出现,这样一来,使得很多工人因为

业绩和年龄被迫失去饭碗。在那些丢了饭碗的工人中,有很多选择下海经商,并且取得一定成就。或许在当时看来,工人失去铁饭碗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但是在越来越多失业工人取得商业上成功后,工人便不再吃香。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已经难以满足。对此,很多人都选择跳槽和更换职业,正所谓:“人往高处走”为了养家糊口,也只能这样做。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在如今这个利益社会中,多数工人所能够获得福利无法满足自身生活需要。所以,人们只能选择其他的工作,亦或者是经商、创业。

对此,我们可以说成是利益驱使,也可以归结于生活所迫。退一步讲,如果现在的厂子可以像曾经那样给工人安全感,为工人解决极大一部分问题,相信工人们还是愿意“以厂为家”的。

结语:

曾经工人以厂为家到如今调侃打工人精神,其实可以归结于时代变迁和思想变化。在其大时代北京下,人们因为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发生改变,使得对工人和工厂的认知也发生改变。

在如今的人眼中,工人绝大多数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但是话又说回来,不管时代变迁,包括工人在内的任何职业都是相对平等的,理应得到尊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分钟“走”完1小时路!成都龙... 翠叶掩映下,一颗颗水蜜桃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清新果香随风飘溢……眼下,龙泉驿水蜜桃迎来采收旺季。与以往...
原创 三... 演义中,三国时代有不少的超一流猛将,其中以吕布、五虎将、典韦、许褚、颜良、文丑的名气最大。不过三国时...
送东阳马生序:古代士人求学的艰...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犹如璀璨的繁星,熠熠生辉。在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中,宋代的东阳马...
原创 浅... 文|鎧 编辑|刺猬 帖木儿帝国之后中亚地区就已然是贫病交加,而俄国的帝国主义殖民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一现...
原创 别...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经济总量占整个世界的三分之一,但在对外战争中却屡屡失败,这一组图片揭示了晚清军队...
原创 毛...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白虎"是... 清朝末年,中国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变革。封建社会发发展到了最后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世界上大量的白银...
原创 刘... 秦朝末年,由于秦暴虐的统治,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陈...
原创 埃... 当你去埃及旅游度假之时,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法老之墓是你不容错过的,那就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的“图坦卡...
原创 古... 封建制度的存在,延续了千年之久,给无数百姓带来了利益。从奴隶制社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华夏民族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