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个国家我们都不陌生。小时候就听说过四大古文明之一是印度,而佛祖释迦摩尼也出自印度。对于这个国家,总有一种神秘感。它同样代表了东方文明。近些年,印度的迅速发展让它在国际上越来越引人注目,话语权也日益增强。尽管印度现在经济蓬勃,但它的国家建立还不久,历史只有短短的72年。在这之前,它只是一个殖民地,被英国统治。英国不仅占领了印度,还帮助它实现统一。说到我们国家的古代历史,有一个规律是分合交替,但多数时间是合并的,而印度却与众不同,大部分时间都是分裂状态。这个古国屡次被外敌侵略,文明发展也多次中断。即便统一,也未能完全实现,直到英国人介入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在卧莫尔王朝统治时期,英国来到了印度。这个王朝虽然统一了印度,但并非全境统一。它是由蒙古人的后裔于1526年建立的。在鼎盛时期,它几乎占领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阿富汗等地,但南部却依旧没有被纳入统治范围。到1615年,英国得到了卧莫尔王朝皇帝的同意,在印度建立了贸易据点。随着这个王朝衰落,英国开始逐渐占领印度。到了17世纪中叶,英国先后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建立了据点或代理。1753年,孟加拉成为英属印度的保护国。19世纪初,英国开始大规模扩张,击败提普苏丹,吞并了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击败了法国在印度的势力,全面控制了印度。
然而,英国统治印度并非一成不变,对于不同地区的处理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由英国直接统治,有些成为傀儡政权,还有些和英国合作,互惠互利。最后一种情况约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些地区视英国为盟主,为后来印度统一提供了一种模式。毕竟,英国手中也有很多地方保持了独立性。一战期间,英国开始允许印度实行部分自治。二战后,印度自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英国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有的是各个联邦直接独立,遭到了印度人民的反对;还有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印度,同样遭到了反对。最终,根据宗教分割了印度,人们自由选择加入。在这个方案下,印度成立了独立国家,也算是实现了统一。无论如何,英国也算是帮助了印度的统一。虽然是通过武力,但也是一种方式。这也是印度统一的一种途径。如果没有英国,或许卧莫尔王朝并没有能力完全统一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