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庞大的沙俄帝国突然崩溃,控制着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917年11月至1922年12月期间,俄国历史的主要阶段属于苏维埃俄国。
在苏俄的建立和扩展阶段,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全继承沙俄的全部领土。因此,在1922年,苏俄采取了建立联邦的策略,创建了苏维埃联邦。
在苏联的框架下,最终由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外高加索联邦(由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组成)联合组成了苏联。
然而,苏联并不满足于这种状况。考虑到沙俄曾经拥有的广大领土,为了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失去了西部1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些领土损失他们迟早要夺回来。
东方战线的建立后,苏联征服了曾经沙俄的下属国家。东方战线主要是二战前,苏联与德国之间的缓冲区。为了构建这个缓冲区,苏联依次对这些国家施加压力。
首先是波兰。
1795年,波兰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彻底瓜分,其中沙俄占有最大份额。
到1917年沙俄倒台后,波兰人抓住机会开始恢复国家,在苏俄的支持下,1918年宣布独立。那时苏俄为了赢得更多支持,主动支持沙俄的许多前小弟恢复自由。
但是之后苏俄后悔了。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突袭波兰,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到了9月17日,苏联也入侵波兰,并与德国合作分割波兰,波兰因此消亡。
其次是芬兰。
芬兰曾是沙俄的一个附庸国,属于沙俄的势力范围。但在沙俄崩溃后,苏俄无力将其纳入版图,于是在1920年通过《塔尔图条约》承认了芬兰的独立,并划定了边界。
随后苏联成立后,他们显然对此不满,尤其是斯大林,一直企图将芬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在消灭了波兰后,苏联于1939年10月对芬兰发动攻击。这次攻击不太顺利,苏联单独对抗芬兰,付出巨大代价后,迫使芬兰割让了一些土地。
第三个是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沿岸,通称波罗的海三国。其中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1721年就被彼得大帝纳入沙俄的领土,当地保持一定自治权。到了1795年,波兰被瓜分后,立陶宛也被并入沙俄。
此后这三个地区的人民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抗,但都未能成功。1917年沙俄倒台后,这三个国家陆续独立。
1940年6月,苏联再次入侵这三个国家。实话说,这三个国家的体量太小,很快就被苏联吞并了。
第四个是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原本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而罗马尼亚以前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附庸。在1812年的俄土战争中,沙俄大获全胜,从而得到了摩尔多瓦地区。
但在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惨败而归,因此失去了这块地盘。到了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沙俄再次大获全胜,因此重新得到了摩尔多瓦。
1917年沙俄崩溃后,次年摩尔多瓦并入了罗马尼亚,因为罗马尼亚是亲近的一家人,那时的苏俄也支持这一举措。
但到了1940年6月,苏联在整顿波罗的海三国的同时,顺便进入罗马尼亚,直接重新夺回了摩尔多瓦。
这样一来,苏联立刻在西部多了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还有2200万人口,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收获。
华约成立后,苏联接着收拾了一系列小弟。1949年,面对北约的成立,苏联带头成立了华约,以应对西方的军事同盟。华约成员国主要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部分德国,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东欧地区,将这些国家都纳入了苏联的影响范围。
然而,尽管华约已经建立,苏联对小弟们施加压力的习性似乎并未改变。
1956年,苏联决定出兵匈牙利。在波兰取得一些改革成果后,匈牙利亦试图摆脱苏联的控制。那一年超过20万人走上街头抗议,其中包括知识分子和工人等各行各业的人。
苏联认为形势已失控,于是派遣17个师的兵力进入布达佩斯,最终将匈牙利占领。直到苏联解体前,匈牙利始终未能挣脱苏联的控制。
1968年,苏联军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这件事已经非常出名,毕竟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曾为此事件写下了一本小说。捷克斯洛伐克与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相邻,他们看到邻国民众的富裕生活,而自己却相对贫穷。
因此在1968年,他们试图进行政治改革,希望改善现状,但苏联发现了这些动向。因此,苏军直接进入捷克斯洛伐克,一直到1990年才撤军。
除了这两个国家,蒙古国也有苏联的15万驻军,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始终未能归还。阿尔巴尼亚看到这种情况,在1968年害怕地退出了华约。毕竟没有人愿意拥有一个总是打压小弟的领导。
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俄国仍旧以强势的姿态对待小弟。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国领导下成立了独联体。成立之初,除了格鲁吉亚和波罗的海三国外,其余11个苏联成员国都加入了独联体。1993年,格鲁吉亚也加入了独联体,使得独联体的成员国数量达到了12个。
从继承祖业的角度看,俄国无疑是独联体的领导者。可以预见,如果俄国未来复兴,它定会依靠独联体的框架,重现沙俄和苏联时代的辉煌。
然而,独联体同样显示出华约时期的问题,即领导国对小弟国家施加压力的情况。
首先是对格鲁吉亚的打击。苏联解体初期,格鲁吉亚的阿扎尔、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仍处于俄军的控制之下。格鲁吉亚在1993年主动加入独联体,以缓和与俄国的关系,并在2004年收回了阿扎尔地区。
但是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俄国始终不愿意归还给格鲁吉亚。这最终导致2008年双方爆发战争,格鲁吉亚因此退出了独联体。
战争的结果很明显,小国格鲁吉亚无法抗衡俄国的强大力量。所以说,挑战领导者,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
其次,俄国持续占据摩尔多瓦的领土而不归还。
摩尔多瓦的情况与格鲁吉亚类似,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的德左地区仍在俄军控制之下。这是摩尔多瓦最繁华的地区,当然希望收回。然而面对强大的俄国,他们甚至没有勇气提出这个要求。毕竟一旦俄国出手,摩尔多瓦可能就消失在地图上了。2023年,摩尔多瓦也退出了独联体。
再次,俄国对乌克兰的侵略行为。
2014年时,克里米亚宣布独立,摆脱乌克兰的控制,不久之后就直接并入了俄国。这等于是对所有乌克兰人的羞辱。
在乌克兰还未来得及反击之前,俄国又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四个州,并按照相同的模式将其纳入俄国的势力范围。双方的关系因此完全破裂,战争何时结束尚不可知。
即使是昔日的兄弟,也需要明确各自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即使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兄弟,也要分清楚自己的界限,更何况是以前被强行组合在一起的呢?
作为领导者,总想着保持领导地位,频繁使用小弟来练手,这实在是过分了。为何不出去闯荡,非要把自己的小弟当做牺牲品?
曾经的兄弟,应当和气分手,为什么要互相为难呢?这不是让旁观者看笑话吗?#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