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印度如何划分种姓?漏洞挺大,这几招提升种姓真是太绝了
创始人
2025-07-13 13:02:54
0

印度如何划分种姓?这几种种姓提升方式真是太绝了

在印度,大部分人都被分为了三六九等。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印度13.5亿人口中,80%都是印度教徒。印度教按照与神的亲近程度,划分了四大种姓和达利特。

(从肤色和穿金戴银的服饰,一看就是高种姓,不容易推到那种)

于是有同学要问了,神与谁亲近,没有切实依据,这里面漏洞太大了,能不能钻空子?

想要钻空子,必须先深入了解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来源于外敌入侵。

一般认为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入侵印度的中亚雅利安人创立的。雅利安人属于中亚白人,肤色比印度人要白得多。所以,一般而言,肤色越黑,往往在种姓制度中的地位越低。

(印度的长城,闹着玩似的)

2,种姓制度,其实是掺杂着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印度东北部源源不断涌入侵略者,他们在印度大地上当家做主人。来的越早,可能地位就越低。所以,种姓制度中包含了民族压迫。新的征服者,如果从事宗教工作,那就是婆罗门,如果从事政治军事工作,那就是刹帝利。所以,民族压迫的本质,实际上是阶级压迫。

3,种姓制度,还包含了职业歧视。

目前的印度,种姓制度名义上已经废除,但印度人实际上参照原有职业分类,给新的社会阶层规定了种姓。比如律师、教师、医生,从事工作与宗教工作类似,那也纳入婆罗门;比如公务员、军队、外国人与贵族类似,纳入刹帝利;厨师、企业主往往成为吠舍;理发师、小商贩就是首陀罗。最不受待见的达利特,往往对应拾荒者、流浪汉、掏粪工等。

印度目前的种姓制度,名义上看与神亲近程度,实际上讲的是社会地位的高低。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都想改变自己的种姓。于是,各种"逆天改命"的改种姓操作就出现了。

1,最直接的——自己改!

在印度很多村子,自称刹帝利的一群人,和被称为达利特的一群人要分割居住。有一天,达利特们自称自己是刹帝利,而称呼对面的刹帝利为达利特。于是,大家都嫌弃对面人,老死不相往来。唯一的问题是——村里屎尿横流垃圾成山无人清理。谁要干这活,不等于承认自己是达利特吗!

2,最彻底的——整容、改姓、嫁人。

种姓和一个人的肤色高度相关,很多人肤色太暗进入上流社会往往会被人问来问去,这时候只能通过整容让自己白一点。

如果肤色天生比较白皙,那可以直接给自己改一个高种姓的姓氏。印度户籍制度没上网,只要别人不拆穿,就能心安理得作威作福。

如果是美女,可以想方设法比如给高额嫁妆嫁给高种姓家庭。印度嫁妆特别多,主要原因是,姑娘们都想嫁入高种姓家庭(不一定是豪门,甚至可能是高种姓破落户)。

3,最取巧的——新的宗教、新的职业、新的居住地。

(英迪拉甘地,嫁了一个拜火教人)

如果对印度教没有什么特殊感情,可以直接加入新的宗教,比如皈依佛教、伊斯兰教、拜火教等。尼赫鲁的女婿,英迪拉甘地的丈夫,出身于拜火教家庭,被当做了婆罗门。

掏大粪的达利特,放下粪勺,操起键盘当程序猿,发家致富创立公司,甚至获得绿卡加入美国国籍。不管肤色多黑,在印度都会被当做刹帝利以上阶层看待。

搬家,绝对是改变种姓的重要方式。具有垃圾处理特殊才能的达利特(祖传的手艺,估计差不了),可以搬家到贫民窟做一名垃圾回收商,挣了钱搬家到富人区,就成了吠舍甚至更高种姓了。

(莫迪总理,据说祖上是卖饮料的小商贩,现在是妥妥的刹帝利)

更改种姓,对于印度人来说并不是特别难。难的是种姓本身就限制了人的上升空间,贫民窟和农村的低种姓人群,被刹帝利的贪官、恶霸欺负一辈子,都不容易产生改变命运的思想。

贫民窟的人,都有百万富翁梦想。种姓不能阻挡他们,巧取豪夺的贪腐却可以。

这恐怕是最悲催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满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一方面它在晚期时不断割地赔款,导致我国失去了大量土地。 但另一方...
专家建议:在厦建施琅纪念馆 导报讯(记者吴生林)一场有关施琅将军历史文化宣传推广的座谈会8月14日在厦门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与施氏...
2024年8月15日 新华纵横... 【标题】回到那个夏天 【字幕】 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 那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背景声】张纯如...
原创 他...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我党的工作重心也逐渐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此后组织分别从东...
原创 现... 提起“博士”,现代人可能会联想到高学历、深厚学术造诣,然而在中国古代,博士并非仅仅是学历的代表,其含...
原创 岭... 前几天写了写朱元璋北伐的决策,明军按照他的方略,先取山东,再下河南,同时进踞潼关,虽然在地图上绕了个...
原创 曹... 曹操错过的6位顶级人才,关羽屈居第3,得到前2位可以一统天下 曹操错过的人才,可能不止6个,如果非要...
原创 苏...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宋史·列传·卷九十七》 这是《宋...
原创 华... 古代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称...
原创 清... 澳门和香港回归的喜悦仍然留存在人民心中,他们的回归对我国而言不仅仅是领土得到完善,更代表着我国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