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也还是从李斯的老鼠哲学开始说起。李斯老鼠哲学,缺乏“天下为公”的情怀,最终害了他!
李斯在古代,绝对算是一个平民草根逆袭人生、奋斗草根的典范。他从一个楚国郡里专管仓库的小吏,荣升为秦朝万人瞻仰的宰相,也在于他把自己的老鼠哲学理论发挥得惟妙惟肖。可惜,这个老鼠哲学理论最终也害死了他,以至于李斯最后在残忍被处死时候,居然对着与自己同样被处死的儿子,发出这样的感叹: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我现在就想能够与你牵着家里的黄狗,然后出东门打猎追逐野兔,可惜是不能享受这一种生活呀!
这一句话感动了无数的后人,在临死之前,李斯可能是想能够与儿子享受平静人生的快乐,可惜都没办法。李斯的悲剧,也是他咎由自取的。他一生为了利益,不折手段,最后也是为了追逐利益,最终残忍处死。可谓自作孽不可活!
李斯的老鼠哲学,还是来源于他在楚国当管理仓库的小官时候,看到了两只老鼠的状况。一只老鼠肥得流油,一只老鼠却又脏又瘦。肥硕的大老鼠这么肥,是因为能一直在仓库顶上吃米。脏脏的老鼠这么瘦,是因为在下水道里生活,见人就跑。
于是,李斯不仅感慨道,人生如果像老鼠一样,我何必做一只又瘦又脏见人就跑的老鼠呢?
李斯就决定做一个米仓里的大老鼠。他懂得树大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也只有攀龙附凤,寻找好主子,才能让自己飞黄腾达,永远做米仓的硕鼠。
之后,李斯就走上了一条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折手段的路子。李斯的发迹之路鉴于篇幅有限在这里不多说。只是说李斯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霸业之后,为了讨好秦始皇这个主子,也干了不少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情。如秦始皇时候的“焚书坑儒”就是李斯出的馊主意。
很多人也奇怪,一直聪明的李斯,为什么在秦始皇死之后,最后没有扶持疑似自己女婿的扶苏当皇帝,反而选择纨绔子弟胡亥继承皇位,这也是他的老鼠哲学使然。
在秦始皇死的时候,李斯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却还在朝中继续担任宰相。当时,精明的李斯也看到,如果扶苏继承了皇位,冲着自己七十岁的高龄也不会继续让自己在朝廷中继续担任宰相。而且,李斯之前帮秦始皇干的很多恶行,都是令有仁慈之心的扶苏看不爽的。再加上扶苏身边有大将蒙恬,贤臣也很多,也不会让自己继续担任宰相。
于是,赵高也看上了李斯恋恋不舍自己的宰相职位,充分抓住他对名利的渴望,就答应李斯,如果李斯帮助胡亥继承皇位,就会保佑他荣华富贵与宰相的职位。
于是,李斯就在赵高的诱惑下,同意伪造诏书,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当扶苏接到斥责他有罪的诏书之后,就选择了自缢,蒙恬也被囚禁,不就服毒身亡。
之后,胡亥继承皇位,历史上称秦二世。
李斯愿意干出卑鄙的伪诏书事情,除了赵高的利诱,主要也是担心蒙恬功高驾驭过自己。
可惜,俗话说“兔死狗烹”,李斯太过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注意到自己也是赵高手中一个“棋子”,自己也陷入了赵高精心设计的局之中。在秦二世时候,虽然李斯也是宰相,但是权力却一点点被剥夺了,更多实权却掌握在赵高的手中。
之后,赵高却诬陷李斯的儿子谋反,勾结陈胜吴广,这样也连累老爸李斯也跟着被屈打成招,直接灭了族。李斯临死之前,对儿子说向往平静生活的遗言,也是自己得不到利益,如老鼠吃不上大米,获不得利益的感慨!如果他真的后悔,应该在七十岁退休的高龄告老还乡,就是一直对宰相职位的恋恋不忘,才让自己最终被残忍处死!
李斯一生为了利益不折手段丧尽天良,可惜最后也是利益害了他的性命。实际上,古代皇朝的权力斗争都是这么残酷。李斯死后,赵高架空了胡亥的皇权,胡亥当了三年的傀儡皇帝,导演了指鹿为马事件后,就把胡亥给杀了。紧接着就是赵高被秦王子婴杀掉,灭了三族。这勾心斗角的连环戏,都是为了利益自作孽不可活。
看来,李斯的老鼠哲学为了利益,缺乏一种“天下为公”的胸襟,结局也是悲惨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