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干部与四平市有着不解之缘,革命时期,他在这座城市里与敌人血战3次,粉碎了其妄图遏制我方咽喉,重创人民武装的阴谋,建国后,他又在这座城市里搞工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客观上促进了新中国的发展,他就是洪学智。
洪学智15岁那年便参加了革命,16岁被编入红军中,随部转战陕南、豫南、鄂西等地,历经多次大战,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1935年,已是师级干部的他率军参加长征,次年安全到达陕甘宁边区,与红军主力会师。抗战时,他曾短暂在八路军待过一段时间,不久后受党中央指派,前往新四军中任职,在陈老总与粟裕将军的指挥下,转战江苏、安徽等地,杀伤了大量日伪军,频频获得嘉奖。
1945年,他跟随黄克诚将军,率领一个师进入东北支援民主联军,虽然当时黑土地上的国共军队已经剑拔弩张,但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双方处于大体对峙,局部冲突的状态。但到了1946年,蒋介石公然撕毁与毛爷爷签订的和平协定,指令国民党军对我方发起攻击。林帅随即指挥解放军发起反击,双方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一座小城:四平
此地算不上什么大城市,充其量算是一个小县城,但却是整个东北的战略要冲,位置及其关键,谁要是能将其占据,就能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解放军率先动手,林帅指令洪学智率领所部担任主攻,并在其两翼部署几个旅作为策应。
洪自然不敢辜负林帅的重托,他先指挥部队抢占四平外围的机场,切断城内国民党军与外界的通信、物资往来通道,而后率军猛攻国民党军一线防御阵地,很快便突破其正面阵地,顺利攻入城中。双方随即展开惨烈的巷战,逐屋逐街反复拉锯。经过4个昼夜的血战,洪学智终于率部彻底占领这座小城,帮助解放军占得先机。
国民党军闻听闻四平陷落,大惊失色,立即调集重兵赶来,想要收复失地。这一仗打得很是惨烈,解放军防守顽强,国民党军进攻得也很凶悍,战事最激烈的时候,我军阵地平均每一秒就会落下一发炮弹,工事几乎全部被摧毁,战士们只能趴在炮弹炸出来的坑里向敌人射击。处于最前沿的一个旅不到两天之间便伤亡了三分之一,洪学智想将他们换下来,但林帅不允,要求剩余的官兵继续坚守,不许后退一步。
1个月后,解放军因为伤亡太大,实在无法再据守,于是主动撤走,转往别处休整。一年之后,我军厉兵秣马,再度攻击四平,此时的洪学智已经是纵队司令了,他指挥部下协同友军突入四平城内,与敌人展开近距离搏杀,一度占据了四平半数以上的房屋和街道,眼看就要全歼敌军了,国民党军的增援部队突然赶到,解放军为避免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随即脱离战斗,向安全地带转进。
等到洪学智再度来到四平的时候,已经是1962年了,早在3年前,他因为替彭老总说了公道话,受到一些坏人的针对,被迫离开军队,到吉林省政府任职,分管重工业,四平正好是吉林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所以他特地过来考察,慰问一线工人。此后几年里,他联合四平的相关领导,狠抓科研,在农业机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4年,他生病卧床休养,已是吉林省省长的儿子匆匆赶过来探望,洪询问了儿子有关四平的一些事情,在得知战役纪念馆还没落成的时候,他很是生气,质问儿子的省长是怎么当的,儿子见状也是连连道歉,直言自己将来一定将纪念馆建成。1年后,儿子实现了诺言,洪学智闻讯后很是高兴,只可惜他当时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不乐观,经受不起舟车劳顿之苦,否则他必定要亲自去参观。2006年,他因病离世,时年94岁。
洪学智戎马一生,纵横疆场数十载,战功卓著。在前线作战时,他是一员有勇有谋的悍将,战无不胜;抗美援朝战争时,他又是一员尽职尽责的后勤“大管家”,想方设法将一批批物资运送到前线,让战士们有枪可用,有粮食可吃,全力支援志愿军对战联合国军,最终成功夺取了伟大的胜利,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才,他值得我们尊敬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