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范进中举》,小时候课本中只提到范进中举后疯了,却没有提到他最后的结局怎样?范进在五十岁时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然后中了举人之后,高兴至极然后就疯了,这里就“剧终”了吗?当然不是。
小时候的课本欺骗了我们,范进中举后的确是疯了,不过在胡屠户打了他一巴掌后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甚至最后考取了进士,一路平步青云,最终官至三品在,这些是课本中没有提到的。
众所周知,范进五十多岁才中秀才,这其中离不开一个叫周进的人,可以说没有周进也许就没有范进的后来,周进就是范进的伯乐。在范进以童生的身份参加考试时,周进注意到了考场中衣衫褴褛被冻得瑟瑟发抖的范进,心生怜悯,想要助他一臂之力。
于是周进便拿起范进的试卷,但是看到他写的文章,发现一塌糊涂,狗屁不通,气得直接将卷子扔到了地上。当他冷静下来后,他又重新拿起了卷子,开始自信品读,这次他终于发现了文章的玄妙之处,如果不读第二遍,他可能就错过范进这个人才了。
周进大手一挥,就提名范进为第一名,甚至为了鼓励他,还和他说:“明年你去参加乡试,一定能高中。”范进听完大喜。到了第二年,范进想要去参加乡试,奈何囊中羞涩,于是便想找老丈人借点盘缠去参加考试。
但是胡屠户并没有借钱给他,反而指着他的鼻子将他奚落了一顿:“别以为你中了秀才就了不起,想要中举人那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被羞辱后范进并没有灰心,最后还是偷偷去参加了考试。
考试一共两天,等他考完回家,发现自己的老母亲差点饿死,老母亲只好让他拿着家里唯一下蛋的母鸡到街上换些米来吃,范进遵从,走在大街上,鸡还没有卖出去,就被邻居拉了回去,说道:“你高中了!”
看着红榜,范进高兴之极,一拍手,一口痰卡到喉咙,一时间迷了心智,竟然疯了,这时候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替他惋惜,也有人冷嘲热讽,终于有一个邻居提一个建议,让胡屠户扇他一巴掌,说不定就好了。
胡屠户刚开始时是不愿意的,但是拗不过众人,一巴掌下去,范进果真清醒了,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胡屠户跟在他的后面,给他扯了十几遍衣裳,这一段也是十分有深意。从前那些对范进冷眼讥讽的人,现在都通通巴结他,就连县令乡绅也不例外。
中了举人,不仅有人给范进送钱送物,还有人给他送田地,一时间什么都有了。后来他又考中了进士,这时的身份地位更是不能同日而语,飞黄腾达,成为众人仰慕的存在,就连经常训斥他的胡屠户对他也是毕恭毕敬。
现在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成功了,那么你身边都是善良的人。”在范进没有成功之前,连他的老丈人都瞧不起他,更何况是别人呢?不过范进中举,周进在其中有莫大的功劳,如果没有周进,那么他就不可能中秀才,不能中秀才,就无法参加乡试,无法参加乡试就无法中举人。
结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许是受到了周进的启发,范进在官场上一直是谨小慎微,提携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政绩突出,一路迁升,官至三品,实现了功成名就,而且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