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文俐 通讯员 章倩
8月12日,天目探踪 苕水溯源——庆祝程亦胜安吉考古四十年暨《安吉考古亲历记》新书发布仪式,在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圆满举行。
浙江省文物局原局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鲍贤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方向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曹锦炎,湖州市文物局原局长柴培良,湖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湖州市文博学会会长朱学斌,安吉县文联专职副主席丁盛,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安吉县文物局局长罗福娣,浙江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朱红星,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研究员宋建,苏州市考古所研究员丁金龙,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陈元甫,浙江绿郡龙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模敏,副总经理鲍志刚等领导以及来自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安吉县作家协会、县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史志办、吴昌硕纪念馆的诸位同仁出席本次新书发布仪式活动。
仪式开始之前,由琴、箫艺师带来暖场表演,泠泠琴音,幽幽箫声。古琴声低沉温婉,如清泉流淌,长箫声淳厚绵长,如山风过耳。整个新书发布仪式现场幽静典雅,嘉宾们在盛夏中感受盎然古韵。
安吉县文物局局长罗福娣在新书发布会仪式上致欢迎词,对程亦胜等安吉考古前辈所留下的珍贵安吉考古资料表示感谢,这些资料为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创新研究范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励大家共同努力,提高对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关心和关注,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安吉县文物局局长罗福娣
浙江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朱红星在致辞中指出,考古工作不仅是支援安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成为安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要坚持贯彻省市县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
浙江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朱红星
安吉历史悠久,有1800多年的建县史、更是浙江越文化的发祥地,以程亦胜为代表的安吉老一辈文博人用脚步丈量大地,双手发掘文明。
活动现场播放程亦胜田野考古四十年纪录片
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安吉县文物局局长罗福娣为程亦胜颁发考古工作四十年荣誉证书
仪式上,浙江省文物局原局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鲍贤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方向明,湖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湖州市文博学会会长朱学斌,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安吉县文物局局长罗福娣,浙江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朱红星与程亦胜共同为新书《安吉考古亲历记》揭幕。
程亦胜向古城遗址博物馆、县博物馆、县图书馆、县档案馆、县史志办、县作家协会赠书
程亦胜向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研究员周意群女士、安吉县博物馆刘晓副馆长、邱宏亮先生、王卫锋先生以及浙江绿郡龙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模敏先生赠送签名版新书
活动现场,程亦胜向大家分享了《安吉考古亲历记》的创作过程,他表示作为安吉考古的亲历者,秉承梳理历年工作笔记、整理成书的初衷。将他40年从事安吉考古的历程与多年来对安吉历史的探索与发现融汇于《安吉考古亲历记》。脱开考古发掘报告的程序式编写手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叙述,使非专业人士读起来甚觉有趣。从调查发现的经历与艰辛、考古发掘的惊喜与遗憾、探索发现的传奇与喜悦,用朴素而又直白的语境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与生动的事例跃然纸上。
《安吉考古亲历记》展现了一位基层文物工作者热爱文博事业、热爱考古工作的磊落情怀。《安吉考古亲历记》不仅可以弥补考古发掘报告之阙,而且是安吉人熟悉了解安吉古代历史不可多得的安吉文史资料。将考古研究的成果,输出为可普及的知识,让专业学术成果回归人民、普惠大众。借以增强文化自信,激励乡土情怀。
浙江省文物局原局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鲍贤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方向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曹锦炎,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研究员宋建,苏州市考古所研究员丁金龙,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陈元甫,湖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湖州市文博学会会长朱学斌与程亦胜一起参与考古文化沙龙,围绕程亦胜的考古工作经历以及《安吉考古亲历记》新书出版,大家共同探讨安吉近40年来的考古文博事业的发展。
仪式结束后,与会各位领导嘉宾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遗址公园及博物馆。
相信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下,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定会成为一处文化特色突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胜地,为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图片由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