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恩师李漱清祖孙三代追随毛主席,晚年想坐飞机,毛主席满足请求
创始人
2025-07-12 14:32:43
0

所谓伟人,就是能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学习;

毛主席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但他的学习经历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的父亲和大多数农民一样觉得读书不过是浪费钱和时间。

所以毛主席儿时只能被迫退学了,好在

后来结识了李漱清老师在各种不是课堂的地方给他补课,

和他谈论历史和世界。也正是因为有李老师的帮助,毛主席

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更多的是涨了见识、更新了思想,萌发了救国的念头。

李漱清是渴求维新渴求变法救国的,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后来得知毛主席在组织领导革命,他

便义无反顾的让自己的儿子参加革命跟着毛主席干;只不过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都在这场壮烈的革命历程中牺牲了。

一、毛主席的启蒙老师

毛主席家庭条件并不优渥,甚至可以说是清苦;家里负担本就重加上父亲觉得读了书也没多大的作用,最后还是得种地维生。所以

在父亲做主的前提下,毛主席只得办了辍学。但这并不能阻挡毛主席自幼渴求知识、热爱学习的兴趣,他开始自学

可是当时的毛主席总归年幼,连基本的知识都没学完光靠自学肯定是学不懂的。所以他就

趁着干农活或是放牛的空档又跑到学校教室外面旁听,

也是在偶然的一次旁听中他听到了李漱清的课,李漱清是城里来的老师,和只会讲古文的那些老师不一样。

他每次听李漱清的课都觉得

津津有味

,因为他讲课让

毛主席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这是因为李漱清接受到了

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知道当下的中国只能靠革命。

毛主席喜欢这位老师的课,本着学习更多知识的目的他主动找到这位老师和他交流。李漱清得知了毛主席的情况后也

主动提出帮他补课,

因为在他看来,

毛主席浑身散发出的自信和求知欲是无比闪耀的。

就这样,两人开始变成

默契的师生关系;

只不过上课的地点就再随机不过了。可

不管是山坡上还是水沟边,他们都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中。

李漱清还经常把维新思想讲给毛主席听,因为其他的人根本听不懂也不屑于听。

可毛主席不一样,他不仅能听懂还能就某个问题或者思想和李漱清深刻的讨论交流。也

正是在此时,变法、革命、救国等词汇开始印在毛主席的心中。也可以说李漱清成为了毛主席革命救国思想爆发的启蒙老师。

二、两子一孙壮烈牺牲

众所周知毛主席等人在1921年正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但是当时刚建立时

知道的人不多,加入的人更少。再加上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党的发展、毛主席的生存环境都十分艰难。

1925年毛主席回到韶山,打算在

休养身体的同时从家乡开始建立一支队伍。

可就如毛主席儿时被迫辍学一样,当地大部分都是没怎么上过学的农民,对于革命救国一窍不通;只知道苦干农活谋取生存。所以,

毛主席建立的支队一开始也没什么人加入。

李漱清听说了毛主席在干革命,他觉得十分欣慰也对此十分支持。

将自己的大儿子李耿侯拉来给毛主席当了秘书,这无疑表示了对毛主席绝对的支持和信任,同时包含着希望革命胜利的美好愿景。

而因为李漱清的这一举动也影响了当地的父老乡亲,加入支部的人越来越多,相信毛主席的人也越来越多。

李漱清将李耿侯交给毛主席,另一方面意味着就

将他的命交给了毛主席

;李耿侯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跟着毛主席开展工作也十分认真负责,是毛主席初期的

好帮手

。但是

后来毛主席离开了韶山,去往全国各地指导工作,

李耿侯

没有跟去而是继续留在韶山。

不仅

李耿侯

自己参加了革命,他的儿子李德深也就是李漱清的孙子也跟随自己的父亲上了战场,是

名副其实的上阵父子兵。

只不过可惜的是在1928年,

地方革命开战的如火如荼之时战争也随之而来。李耿侯李德深父子双双在战争中丧命。

李漱清对毛主席是

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就在大儿子李耿侯参加革命后一年多,他又将自己的

二儿子李贡侯也送去参加了革命。

只是很不幸的是,他也在次年就壮烈牺牲了。

李漱清却对自己大儿子和孙子的牺牲毫不知情。

三、乘坐飞机俯视北京

本来李漱清觉得等到全国解放,他们不管在哪干革命就都能回来了。可是左等右等等到其他人都回来了,

也没等到李耿侯父子,

于是李漱清只得向毛主席写信讨些消息。毛主席

收到信后开心于李漱清还活着,却又惊讶于他们竟然不知道李耿侯父子已经遇难的事情。

毛主席由于和他们分开后一直东奔西走,所以对他们的消息也了解的不甚全面,只是在

听说多年前就战死沙场了。

李漱清收到这封回信纵使心中还有执念也不得不相信事实了,但

他们是为了革命壮烈牺牲了,自己应当感到骄傲,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如此美好。

毛主席自然是懂得感恩的人,他听到李漱清还活着觉得十分庆幸。因为

他亲眼看到了中国走出黑暗重见光明,

而毛主席做革命的起点也是因为他开始的。所以

毛主席觉得要把老人请到北京来看一看,看看新中国的首都。

李漱清自然十分高兴,专程买了新衣服踏上前往首都的路;一同受邀参观的还有毛主席的其他几位老师。

虽然李漱清觉得自己并没有正儿八经的给毛主席上课,但他还感念自己让他觉得十分欣慰和感动。

最后他在北京游玩了一个多月,回去之前几位老人看到了北京上空的飞机队伍觉得十分羡慕;

李漱清找到毛主席提了想坐一次飞机的愿望。

当时建国初期,飞机是不能随意让外人乘坐的,但为了满足老先生的愿望,

毛主席还是从中协调让他们坐着飞机俯瞰了一下北京的全貌。

四、总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毛主席将这句话完整的践行了。虽然李漱清和毛主席在建国后

一个成为了主席另一个依旧是普通老师

,但这

并不阻碍他们之间的情谊。

如果没有李漱清当时给毛主席开小灶补课,没有给他将维新变法革命救国;

可能毛主席就不会走上革命道路

。或许毛主席依旧会走上这条道路,只是会晚一些,那

中国迎来解放和光明的日子也会晚一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没... 观看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以后,有太多的感触,和心灵上的震撼,伟人一生都在为了祖国强大和人民...
原创 晚... 在清军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装力量的八旗很快就腐化堕落,战斗力急剧下降。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时,昔日能压...
原创 原...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立大汉王朝。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高祖被酒,夜径泽...
原创 此... 在东汉末年这个尔虞我诈、群雄争霸的乱世里,陈宫胸怀济世报国的雄心大志和平息叛贼、匡扶汉室的伟大抱负,...
原创 新... 笔者:杰鲁鲁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说是如果新冠疫情发生在古代的时候,以新冠疫情的扩散速度,以古代...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为何大多以失败... 农民起义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从大泽乡起义,到太平天国收尾,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一、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
原创 梁... 一、先要“批判”两个人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梁山好汉跟瓦岗群雄谁更厉害?就是一个“伤害性很强”...
原创 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汉武帝在他那一代完成了他应该做的事儿,人们自然敬仰他。汉朝建立初期,民生凋...
原创 苏... 苏联向日本服软了?普京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 :“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没有一寸领土是多...
原创 英... 四大文明古国无疑是历史长河最为灿烂的瑰宝。他们分别是:中国,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 一位英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