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存义:李善长弟弟,真正引发了朱元璋与李善长之间的矛盾
创始人
2025-07-12 13:02:47
0

明朝建立,论功行赏,封为公爵者一共有六人,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而李善长又位列第一位。且他是所有公爵中唯一的文臣。朱元璋给他的制词中比之为汉之萧何,足见他对李善长的器重。李善长虽然没有征战沙场,冲锋陷阵,攻城掠地,但却是朱元璋最坚实的后方。天下大势的解说与分析、钱财的征发与调度、人才的征辟与安抚、战争的谋划与发动、法律与礼仪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无一不是出自李善长之手。李善长在朱元璋时的地位无人能比,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点都不为过。朱元璋对他一直也是非常信任和倚重。即便发生了张昶、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等先后获罪并遭诛戮之事,李善长都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而真正让朱元璋对他产生怨恨并最终导致其身遭诛戮的是因他弟弟李存义之事。

李存义在明朝历史上是个小人物。而他之所以能够史书上留名,一是因为他是李善长的弟弟,一是因为他是胡惟庸的亲家,一是因为他出卖李善长之事。

明初李善长功勋卓著,得皇帝圣眷,连带着他的家人也受到器重。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存义父子就是这样逐渐走入官场的。洪武七年,李存义被擢升为太仆寺丞,他的儿子李伸、李佑皆为群牧所官员。而他与胡惟庸结亲家,也是因为李善长。胡惟庸本是宁国知县,后的李善长推荐,逐渐进入中枢,成了威震朝野的宰相。胡惟庸为了保持与李善长的关系,便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李存义的次子李佑。自此之后,两家往来不断。而李存义因为儿子的关系,又与胡惟庸家联系更加密切。胡惟庸则将李存义当作是与李善长联系的媒介。有什么事不方便直说的就通过李存义去游说或请求。李存义便这样成了一个影响明朝中枢事务的重要角色。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为谋反被诛杀,朝中因此而牵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但是当时李善长却并没有受到牵连,仍理朝廷事务如故。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曾参与胡惟庸的谋划,朱元璋因为李善长的缘故没有追究此事。这在朱元璋看来其实是个很大的人情。毕竟如果李存义谋反,必定株连九族,李善长一家便在其中。

而朱元璋是个特别在乎这种细节的人。以前讲过他因汤和酒后一次胡言就记恨了他近二十多年,何况这种关乎性命的大事。君臣之间关系的维护,与朋友之间是一致的,就靠这种人情世故的细节。其实朱元璋对他并不是苛求。比如有大臣曾经弹劾李善长,说他在朱元璋生病期间,没有进宫进行过问候,其驸马都尉的儿子李骐又一星期不上朝。但是朱元璋没有像对汤和时一样责备他们。不过这次人情太大,朱元璋算是记在了心里。在李善长看来,他对朱元璋的恩赏有些习以为常了。凡是有过错,朱元璋多会站在他这边,为他解围。平常的时候也没怎么特意谢过恩,这次他也同样如此对待。因为一次大意,却成了他后来大祸临头的根源。《明史》中称:“善长不谢,帝衔之。”衔爱衔恨。这其实是非常重的一个词了。表示情节已经很严重了。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朱元璋下令,南京百姓犯罪必须要流放到边远之地。丁斌原先是胡惟庸的仆人,时常李善长兄弟打交道,由此熟识。他也在流放者行列之中,应该还是因胡惟庸之事。于是他求到了李善长这里。李善长觉得是小人物,就让属下将他留在了京师,从流放的名额中去除了。不过此事却被朱元璋知道了。一是流放边境之事比较重要,一是丁斌牵涉到了胡惟庸。朱元璋得知后让人提审了丁斌,问他除名的原因。后来丁斌便招供了与李善长兄弟的关系。期间更是透露了很多李存义与胡惟庸交往的细节。朱元璋大怒,便将李存义抓了起来,对他进行了详细的审讯。

李存义也是一个不知道轻重、没有政治智慧的无用之辈。他又把李善长拉下了水。他说胡惟庸有异图时曾经让他劝说过李善长,当时李善长极力否决,担心九族被灭。后来胡惟庸又派李善长故人杨文裕劝说,李善长有了些心动。之后胡惟庸再次让李存义加了一把火,李善长没有同意,也没有不同意,意思是默许了。

这一供状直接让李善长万劫不复。朱元璋最恨谋反之事。李善长再有功劳,也无法抵偿。朱元璋于是以“知逆谋不发举,大逆不道”为由,将其满门诛杀。他的儿子、孙子因公主之事得以幸免。但是其他的亲族却都被诛戮。

参考文献:《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没... 观看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以后,有太多的感触,和心灵上的震撼,伟人一生都在为了祖国强大和人民...
原创 晚... 在清军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装力量的八旗很快就腐化堕落,战斗力急剧下降。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时,昔日能压...
原创 原...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建立大汉王朝。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高祖被酒,夜径泽...
原创 此... 在东汉末年这个尔虞我诈、群雄争霸的乱世里,陈宫胸怀济世报国的雄心大志和平息叛贼、匡扶汉室的伟大抱负,...
原创 新... 笔者:杰鲁鲁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说是如果新冠疫情发生在古代的时候,以新冠疫情的扩散速度,以古代...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为何大多以失败... 农民起义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从大泽乡起义,到太平天国收尾,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一、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
原创 梁... 一、先要“批判”两个人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梁山好汉跟瓦岗群雄谁更厉害?就是一个“伤害性很强”...
原创 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汉武帝在他那一代完成了他应该做的事儿,人们自然敬仰他。汉朝建立初期,民生凋...
原创 苏... 苏联向日本服软了?普京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 :“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没有一寸领土是多...
原创 英... 四大文明古国无疑是历史长河最为灿烂的瑰宝。他们分别是:中国,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 一位英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