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政府,一直以来都拥有19个附属国,但是到了清朝后期,这19个国家一个一个丢失,其中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光绪皇帝可以确定,但是经手的人都是谁呢!
第一个,朝鲜国
光绪20年之后,大清在朝鲜的军事力量,与日本的对抗中,逐渐的落入了下风。尤其是袁世凯,竟然没有经过大清政府的同意,带着中国姨太太回国了。不久,日本军队杀入朝鲜皇宫,扶持了一个傀儡。
李鸿章,对于日本入侵朝鲜之事,属于主战派,并派出了大清的海军,到朝鲜抗日入侵的日军。与此同时,又派天津旅顺步兵跨过鸭绿江,和日本军队在地面上斡旋。
结局自然很可悲,面对日军的炮火,清军根本不是对手,最后以失败告终。即使这样,李鸿章还是主张要战,继续派兵到朝鲜,决定于日军一决雌雄。光绪20年8月16日,中国军队所有阵地失守,被迫离开朝鲜。
光绪21年3月,《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朝鲜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大清政府失去了258年的控制权。
第二个,琉球国
大清对琉球国的控制更加严格,必须按时给大清进贡,琉球国王没有朝廷的册封,是不算数的,甚至琉球国王的印玺,都是中国皇帝赏赐的。
光绪五年,日本进入琉球国,挟持了国王,并将之改名“冲绳”。大清政府派人发起质问,为何要灭大清的附属国,日本直接拒绝接受质问。
光绪六年,朝廷派李鸿章全权处理琉球岛一切事务。
李鸿章观念上,有一定的限制。在美国的调停之下,大清和日本分割琉球岛,但是李鸿章因为分的部分,太过于贫瘠,直接放弃。
第三个,越南
顺治时期,越南成为大清的附属国,越南的国王也是朝廷册封。光绪九年,法国就已经企图占领越南。但是法国陆军力量不强,在战斗中不占优势,于是法国派遣军舰,不断地在海上骚扰中国领海,甚至还攻打台湾的基隆。
后来经过一番争斗,法国在越南失败,但是占领了台湾的澎湖。
法国凭着一个优势,采用绥靖手段,让英国人出面帮忙调和。法国愿意让出基隆和澎湖,但是中国军队必须撤出越南,互相也不索取战争赔偿。
又是李鸿章建议,两国议和,中国军队撤出越南。自此以后,越南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第四个,缅甸
尽管缅甸和大清,千山万水,但是一直很大清保持附庸关系。清朝中期,英国就开始插手缅甸事务,不断和缅甸军队战斗,不断占领城镇。光绪9年,英国将缅甸占领,并交给印度管理,成为印度的附属国。
曾国藩的儿子,作为大清朝驻英国公使,曾经据理力争,但是毫无收获。到了光绪20年,缅甸就和大清朝没有了任何关系。
这个四个国家,是比较大的。同一时期,大清还丢掉了暹罗、南掌、苏禄等15个附属国,这都是在光绪年间发生的事情。
其实这样不能完全怪光绪,一,大清国力本来就弱,二,整个大清都没有海洋意识,三,光绪皇帝还没有全部掌控朝政。
面对强大的殖民者,还有太平天国对大清的冲击,大清迅速的衰落,根本不能和英法列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