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是一代雄主,经过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实力大增,但想吞并秦国基本不大可能,原因有三:
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强大,赵国不是对手
赵武灵王出生的时候,秦国已经开始变法20年了,到赵武灵王改革有成效时,秦国已经成位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国了。
秦国改革时间长,改革的很彻底。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两代的统治,秦国的老贵族势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抑制,再也不能像以前那么嚣张跋扈了,秦国的当权派已经从世袭贵族变成了职业政治家了;反观赵国,世家贵族的权力仍然很强大,沙丘政变时,带领大军围攻赵武灵王的,就是他的叔叔赵成!贵族得不到抑制,改革成效就要打折扣。
除了政治外,秦国的经济、军事改革都非常彻底,远非赵国的胡服骑射能比的。
二、秦国拥有富庶的巴蜀之地,人口、粮食产量远比赵国多
秦惠文王时期,巴国、蜀国发生战争,两国不约而同地向秦国求救。秦惠文王在司马错的建议下,派大军入川,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战斗,平定了巴蜀叛乱,将富饶的巴国、蜀国纳入版图,秦国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
秦武王初期,巴蜀叛乱,秦武王高瞻远瞩,果断派甘茂、司马错率领大军平叛,将巴蜀之地打造成可靠的粮仓供应之地。去过河北、四川的都知道,四川盆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同样一亩田地的产量明显要比河北土地的产量高。
粮食产量在很多时候,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比方说后来的长平之战,赵国大败,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粮草紧缺,耗不起,被迫仓促迎战。
三、赵武灵王同期的秦也是雄主
赵武灵王主政时期,秦国对应的君主时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宣太后)。非要比个高低,也许赵武灵王要比他们三位稍胜一筹,但这三位君主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个个都很强悍。
秦惠文王登位之初,就除掉了商鞅,高明之处在于,只杀商鞅其人,不废商鞅之法,秦国在既定轨道上继续狂奔;灭巴蜀之后,国力更是上升了一个档次。
秦武王上位之后,先平内乱,然后东出函谷,拔宜阳,打通三川通道,问鼎洛阳。
秦昭襄王初期,秦国内乱,赵国趁机越过黄河,占领秦国头顶上的榆中地区,这也是赵国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地方。为了试探秦国的虚实,赵武灵王甚至还拌做使者,到秦国朝堂上近距离观察秦王。之后赵国没有出兵,说明秦国的实力很强大,赵武灵王没有必胜把握。
错过了最佳时期,赵国就更不是对手了。秦国政局很快稳定下来,继续开始扩张;而赵国恰恰相反,开始了内斗,赵武灵王更是被活活饿死。
综上所述,即便赵武灵王不死,赵国也没有能力吞并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