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三巨头合影,为何总是罗斯福坐在中间?
创始人
2024-11-16 07:23:44
0

原标题:二战三巨头合影,为何总是罗斯福坐在中间?

巨头通常是指各个领域中有巨大影响力的头目或者首脑人物。比如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指的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三个人代表着当时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国家,实际上也是巴黎和会的操作者。

与此相同,二战时期产生的三巨头,也是代表着反法西斯同盟中,实力最强大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去世后,由杜鲁门顶替。自从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二战的战争格局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此之后,战争形势开始朝着对反法西斯同盟国有利的方向转变,而轴心国的失败基本可以说已成定局。

为了协调二战各战场的行动,以及确定二战之后新的国际格局,世界几个大国的首脑进行了多次会晤。其中开罗会议为中美英,其他三场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参加国为美苏英。几场国际会议期间,各国的首脑都进行了多次合影,其中二战三巨头的合影可谓最多,但奇怪的是,在三巨头的合影中,总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坐在中间,斯大林和丘吉尔位列左右。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点,美国实力最强。二战时期,美国可以说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很多国家,都接受了很多美国的援助。特别是英国,英国在二战初期,几乎是以一国之力,独自抗衡整个欧洲大陆的攻击。二战初期,苏德签订了互不干涉协议,德国灭亡了波兰,法国,合并了奥地利,联合了意大利,基本整合了欧洲,实力极为强悍。

面对德国的攻击,当时的英国可谓非常孤独,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前往美国,游说美国参战。但美国孤立主义盛行,两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无论丘吉尔怎么说,美国就是不参战。不过美国也不想坐视英国战败,为英国提供了很多军事上的援助,帮助英国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最初也是相当被动,其中美国也通过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为苏联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苏联挡住了德国的强劲攻击。所以在三巨头第一次会晤的德黑兰会议上,苏联和英国,自然而然的就让美国总统罗斯福坐在了中间。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第二点,英苏不和。三巨头的第二次会晤是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由于这次会晤位于苏联领土,斯大林作为会议的东道主,有足够的理由坐在中间。但英国和苏联的关系比较微妙,两个国家有着很多利益冲突,而且斯大林和丘吉尔也是互相看不上,斯大林和丘吉尔会晤,除了讨论会议内容,基本没什么话说。而罗斯福比较有人格魅力,雅尔塔会议期间,斯大林安排住所,也是把罗斯福安排在了自己的住所附近,把丘吉尔独自安排在了一边。所以出于这种原因,斯大林也不会想挨着丘吉尔,于是继续让罗斯福坐在了中间。

第三,罗斯福身体不好。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时期,已经有了严重的身体问题,但罗斯福还是克服了身体原因,从美国来到了克里米亚。具体行程是从美国华盛顿坐船到马耳他,然后坐飞机全程静默,穿过了部分德占区,最终抵达了克里米亚。这一趟不仅距离远,而且有危险,正常人身体可能都会吃不消,何况罗斯福。当罗斯福抵达克里米亚时,身体已经非常憔悴,是被警卫员从飞机上抱下来,然后放在吉普车的特殊座位上,最终才坐汽车从克里米亚机场抵达了雅尔塔。苏联人评价罗斯福说了一句话,“他就像一个透明人。”可见当时罗斯福已经非常虚弱,所以让罗斯福坐在中间,也是出于一种外交礼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董卓是东汉末年历史中一个独特且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利用地方军阀力量进入朝廷,通过挟持天子来左右...
原创 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那便是“三英战吕布”。在这个故事中,刘备、关羽与张...
原创 蜀...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在三国的乱世中,群雄逐鹿,各自为政,而蜀汉的五虎上将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
三国马超:勇猛汉子的坎坷“打怪... 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三国里一位超猛的人物——马超。他就像游戏里那种初始装备就很厉害,但打怪...
原创 他... 《——·前言·——》 常言道:“投降者最为不可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三国时期,确实有一位恶名昭...
原创 三... “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三略》 提到三国历史,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一个英雄...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之一,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那个时期不仅涌现了众多武勇过人的将领,也涌...
原创 刘... 公元前180年,西汉的实际掌权者吕后去世后,周勃、陈平等功臣联手刘氏诸侯王,发动了诛吕行动,吕氏宗族...
原创 战... 战国时期,众所周知,最终秦国成功统一了六国。而在这个过程中,秦国的军事力量的确异常强大,但也使用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