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山东六国一片沉寂,只听得见秦国的虎狼之声
创始人
2025-07-10 08:02:02
0

在秦国力量一枝独秀,列国恐惧的情况下,苏秦公孙衍倡导的合纵是最有价值的抗秦战略。

但又注定着这个战略难以坚持,难以实践。

不能坚持与实践的原因,有秦国的连横政策的拆解作用,更主要的是各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有自己的小算盘。但另一点就是合纵只是一个高明的战略指导,并没有变成一个务实的战术指导。

合纵就是集合东方六国的力量共同对抗强秦。

对抗如果成功大不了就是强秦不东出,不攻打东方六国,而主要的是不攻打与秦国相临的魏、韩、赵、楚四国,相对来说齐、燕的合纵动力就不足。

所以合纵的核心要那四个相临的国家多出力,如果共同出力,那胜利的成果如何分配呢?没有明确权利,也就难尽义务。即使这四国之间也有差异,魏韩与秦更为相近,相对来说楚赵远些。

所以不说几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但合纵就有许多细节的问题要解决,绝不是简单的大家都出兵攻打秦国就完了。

每个国家出多少兵,攻打哪个方向,谁先发起进攻,谁做主力进攻,谁辅助进攻,这里面都是问题。真的能攻打成功,占领的土地如何分配,抢夺的物资如何分配,如何评判各国在进攻中付出的多少,为战争胜利贡献大小等全是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一句简单的合纵,听起来美好,实施起来就极为困难。

后世历史上也多有合纵的事情,比如八国联军攻打清朝,二战中美英苏共同攻打德国,联合国军攻打朝鲜等等。

这些合纵能能实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具体问题处理的好,每个国家对自己付出什么,会得到什么十分清楚。

别的不说,单拿抗日战争国共的合作,虽有诸多问题,但双方的分工是清楚的,国民党是正面战场进攻抵挡,八路军是敌后作战,八路军是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抵抗,在敌后出力,占据广大农村,而由国民党正面对抗占领城市。

这样的合纵就有各自有清晰的任务,也有各自有战争成功后的收获。

但六国合纵只有战略,所以合纵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不过合纵做为一种正确战略还是给秦国造成了麻烦,使秦国至少看到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如果自己没有好的应对策略,就会过早成为六国公敌,在国际上就成了孤立的对象,这对于秦国的发展并不利。

因为不说合纵能是否成功抵挡秦国的东出,只要六国能统一认识,相互间没有矛盾战争,那就不会出现相互的消耗,这本身就对秦国东出就不利。

所以秦国不但要用连横破坏合纵,还要用连横挑起各国间的矛盾与纷争,让六国相互间继续斗争,继续相互撕扯,只有如此,才能帮助秦国消耗力量。

所以秦国外交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拆散六国的联合,而最大的利益分岐就在于六国与秦国的关系上,这个关系最直观的就是与秦国的距离,燕齐与秦国距离远,这就有合作的可能,而且合作的主要对象就是齐国这个大国。

但在这个伟大的外交政策实施前,要先要挑动各国的混战为好,只有打破它们间的合作,才有实施这一外交战略的可能。

在东方六国中,秦国最怕的一种联盟就是齐楚结盟。

因为这是两个古老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国家,所以离间齐楚关系就是当务之急。

于是秦国派出自己的外交专家张仪到了楚国。

说,如果楚国能与齐国断交,那么秦国就会把从前占领楚国的商于六百里地还给楚国。这个诱惑实在是大,而需要楚国付出的不过就与齐国断交。

经过思考,楚王认为这是很占便宜的事,至少是最能得到眼前利益的事,于是宣布与齐国绝交,为了表示绝交还跑到边境上大骂一番齐王。

楚国觉得自己该做的做到了,就派人到秦国去要秦国答应的六百里地。

结果发现上当了,张仪只说是六里,而且讽刺楚国,秦国每寸土地都是战士鲜血得到,怎么可能白送于人。

楚王发现自己受骗后,大怒,大怒的结果就是发兵攻打秦国,打的结果就是把汉水一带三百公里的疆土又丧失了,这又引出更大的愤怒,大有种士可杀不可辱的感觉,于是动员全国兵力,要与秦做一清算。

这次把秦国倒吓了一跳,国大人多的楚国果然还是有实力的,这一硬打,还真把秦打懵了,一直打到距离咸阳几十里的蓝田。

在这个危急关头,楚国对齐的绝交起了作用,在秦国的求救下,齐国发兵攻入楚国本土,迫使楚国只有回援。

按理秦楚两家算是撒破脸了,可是秦为并不觉得是这样,又派人到楚国攀交情,说咱们还是邻居,还是要好好相处,这回我们也不说白给了,换地吧。

具体就是用楚国的黔中地换曾是楚国后来被秦国占领的商于地,都是六百里,但黔中地远离楚国本土,商于地离楚国本土地近多了,能换当然好了。

可气糊涂的楚王说,我也不要你的商于地,你就所张仪交给我吧。

张仪一听高兴啊,用自己一个人可以为秦换回六百里的黔中地,值了。

虽然秦王不愿意,但张仪说,不用怕,楚王不会杀我的。

果然楚王听信美人郑袖和宦官靳尚的话,不但没有杀张仪,还与张仪做了朋友。

秦国就是如此不断地骗瞒楚王,也不放弃对六国的攻势。

公元前306年,为了对抗秦国,楚、齐、韩又联合要攻打秦,结果秦王邀请楚王在黄棘会面,并当面把从前占领的楚国上庸还给楚国。

楚王得了这小便宜后,也不联合抗秦了,独自撤兵走了,合纵又一次瓦解。

在秦国不断挑动楚国,分化齐楚联盟时,通过两次战役打败新霸主魏国的齐国也在也伺机四处侵略。

齐国乘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就大举进攻燕国,只五十来天的时间居然把这个万乘大国给占领了,虽然后来燕国军民把齐国军队赶出了燕国,但齐国劫掠极多,变得更是骄横。

不过还有比齐国更骄横的国家,那就是宋国。

宋国刚刚发生了戴氏取宋事件,戴偃成为新宋王,虽然国小力弱,但并不觉得大国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在齐国攻打燕国时,就偷偷向齐国进攻,夺取五座城。

而且宋国还向西攻打魏国,夺取两座城,向南更是把楚国的边防军击败。

一连串的军事胜利,让宋康王头脑发胀,居然与西边的强秦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一幅要当中原霸主的模样。

这种横挑强邻的做法,是秦国乐于见到的,这样只能让东方各国间的矛盾更为复杂,当然也宋国引来了灭亡之灾。

就在宋国在东方横挑强邻时,秦国又一次欺骗楚王,公元前299年把楚王约到武关,说咱俩开个小会,这一开就把楚王芈槐抓住了,而且要用楚王换楚国的黔中地。

又一次上当的芈槐很是气愤,坚决拒绝交换。

结果楚国另立了国王,秦国只有把芈槐抓回,三年后楚王芈槐病死咸阳,但秦楚的关系是降到了冰点。

与楚国关系坏了,就怕楚国与齐国结盟,于是秦国先下手,他在西方称帝也邀请齐国在东方称帝,大意是这天下咱兄弟俩分了吧。

齐王田地欣然接受,很是乐意当这个东方大帝。

虽然这种称帝行为不久就各自取消,但秦齐互帝的行为,算是两国有了盟约,也给齐国风光一把的机会。

而这时宋国内乱,没有忘记当年宋国的偷袭的齐国,于是公元前286年联合魏楚一起灭了宋国,瓜分了宋国领土。这也算得上齐王的一项灭国伟业。

正当齐国还沉浸在灭宋的光荣时,准备了二十多年的燕国打来了。

这次进攻齐国,燕国还联合了魏、韩、赵、秦。

公元前284年,五国联军在燕国大将乐毅带领下,攻打齐国报仇血恨。

憋足劲的乐毅一口气把正骄傲的齐国居然一扫而光,齐军全军覆灭,首都临淄陷落,全国只剩下即墨和莒城两个边远城市。

这样的结果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昨天还强大的是东方大帝,今天居然快灭国了。

还有着东方大帝架子的齐王田地怎么也接受不了自己被灭国的现实,只觉得一切只是暂时的,就逃向卫国,鲁国、邹国,起初这些国家都还是热情接待,谁也不知道这个东方大帝是一时落难还是能东山再起,所以不敢待慢。

可齐王田地架子太大,根本不能受一点落难的委屈。

最终结果没有人再侍候这位大爷,无奈的他只有跑到还在齐国人手中的莒城。

这时齐国也顾不得楚国曾经的断交与辱骂了,向楚国发出求救。

楚军到达莒城。但这种有着强大的国际背景灭国大战,让楚国的策略也骑墙。

齐国有救了就救,没有了就参加到几国联军里,共同灭了齐国。

楚军到达后一看,这齐国基本算完了,也就二话不说,把齐王田地抓住,用极残酷的办法处死。

但莒城人民立田地的儿子田法章为王,并强烈反抗楚军占领。

无奈的楚军只有返回。

可一代名将乐毅实在没有想到即墨和莒城人民的反抗会如此强烈而执着,五年时间硬是没有把即默拿下。

这时燕国也换了国王,新燕王就起了猜疑,一个月能灭了齐国,却五年拿不下即墨,唯一的解释就是主将乐毅不想灭齐国,是有了不忠之心,于是换了大将。

换将的结果,就是被即默守将,也是一个商人出身的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然后燕军如雪崩一样的全面溃败,齐国在田单的带领下神奇地复国了。

只复国的齐国已不再有当年之勇,只是存在而已,而后直至灭亡再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齐国是废了。

另一个废了的国家就是楚国。

秦国于公元前278年任命白起为主帅,向楚国进攻,给楚国致命一击。秦国攻占楚国首都郢,焚烧楚国宗庙,把楚国正规军全部击败,迫使楚王芈横迁都于陈,这下算是把楚国也打废了。

打废齐楚两国后,秦国再没有大的担忧。

为了能更好的攻击邻国,于是正式采取范睢远交近攻建议。

交好的是远离秦国的齐楚燕交,近攻是魏赵韩。

这策略是让山东六国再不能有合纵的可能,而可各个击破。

公元前264年秦国攻击韩国,占领南阳(河南修武以西),两年后又占领野王,把韩国本土与北方领地上党郡隔开。

上党郡守眼看要被秦国吞并,转身投降了赵国。

虽然赵国人知道上党是个烫手的山芋,可那地方实在是重要,就把这山芋接了。

秦国自然不能把到手的山芋送人,公元前260年出兵上党,等赵国大将廉颇率领援军到达时,上党已被秦军攻占。

秦军锐不可挡,赵军节节失利,最后退到了长平关。

廉颇认为秦军长途奔袭,要避其锋芒,等他们撤退时再行追击,所以就坚守不出。这让秦国无奈,也知如此耗下去,对秦军不利。

这时秦国的间谍系统发挥了作用,在赵国散布廉颇老了害怕秦人,不敢出战,秦军怕的是大将赵括,如果赵括不出来做统帅,胜利只能属于秦国。

这样的谣言居然起了作用,赵国按照秦国的意思任命赵括做了主帅。

于是一场命运大战拉开帷幕。

在赵任用赵括成为大将后,秦国任命猛人白起做主帅发起进攻。

结果冒进的赵括进入秦军的伏击圈,秦军把赵军一分为二,又截断粮道,又与朝廷失去联系。

古代历史的最大的战争惨剧发生,赵军在坚守46天后,终究无法突围,40万赵军投降,结果被白起坑杀.

长平一战,赵国从此没落,又一个国家被秦国废掉。

公元前256年,在秦国又一次攻打韩国,路过洛阳时,周王室居然组织军队要抗秦,结果被秦军把周国王姬延捉住,废为平民,周王朝彻底灭亡。

公元前255年,被打废的楚国还要扩大些地盘,就出兵进入曲阜,占领了鲁国,鲁国灭亡,国土几乎包围着鲁国的齐国,弱的连一句话都不讲。

公元前254年,秦国又攻打魏国,占吴城,魏国屈服,降为秦的属国。

此时,齐楚赵基本废掉,魏韩燕弱不惊风。

于是整个山东六国,一片沉寂,只听得见秦国的虎狼之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前言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家境显赫的大家族之中,不仅如此他的父亲和伯父个个十分优秀,地位极高,就连...
跨越时空的追寻:南昌起义参加者... 中新网南昌8月1日电 (李韵涵 刘思伟)为纪念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8月1日,“南昌...
原创 他... 陕西省清涧县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小小的县城走出多位省委书记,比如白如冰就是陕西...
原创 敌...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百废待兴。杨勇将军有次在执行任务时,竟然差点被自己的兄弟埋伏暗杀。幸好对方动手前...
原创 汉...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司马相如一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这种羡慕来自两方面,一是他用才华得到美女卓文君的喜爱...
原创 鲜... 一个没有生存之地栖身的人,就如同浮萍一样,随水漂流,居无定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依靠,就像...
原创 1... 1949年,解放军各大战略区野战军统一改编番号,并组建16个兵团。 这16个兵团军政主官中,很多人在...
原创 从... 《司马光砸缸》的历史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将在重温这一智慧小故事的同时,介绍一下故事主角...
邓紫棋新书《启示路》半小时预购... 7月10日是歌手邓紫棋出道17周年纪念日,10日中午邓紫棋官宣她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启示路》开始预售...
陈德为朱元璋挡下9箭,朱元璋却... 俗话说,功大莫过救驾,计毒莫过绝粮。救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大的功劳,比如归顺最晚的尉迟恭因为救过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