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作为封建王朝里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时至今日在也是有许多“明粉”的。
元朝末年,顺帝当政,从客观上来说,顺帝还是有一定的治国才能的。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贤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下令举荐逸隐之士,注重孝廉,希望以此来挽救元朝末期的统治危机。
在他的勤勉执政下,元朝的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历史上称其为“至正新政”。然而近百年政治统治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又岂是一个新政能够扭转的。
元朝时将人分为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统治期间国内种族歧视之风盛行,社会矛盾日益增大。
汉人和南人备受欺凌,甚至连生命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终于在至元十一年,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此时元朝政府内部斗争不断,政府根本无力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至元二十八年,南人朱元璋率部攻下大都,蒙古自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也宣告结束。
丞相徐达
在朱元璋的起义军中有一位名叫徐达的将军,他与朱元璋是同乡,两个人自幼就一直在一起嬉闹玩耍,关系十分要好。
朱元璋参加起义军之后没多久,徐达也过来投奔了他。随后两个人精诚合作,奋勇杀敌,最终建立的大明王朝。
明朝建立后,徐达被任命为右丞相,封为魏国公。在朝中的声望一时无两。起义期间,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忠义,也正是凭借着“忠义”,他成功招揽了许多的能人异士。
也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最终得以战胜陈友谅和张士诚,最终得为正统。常言道:“可同甘共苦战场杀敌,却不可同富贵平分天下。”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的好兄弟们也都被他的猜疑害死了。甚至连儿时的好兄弟现在的右丞相徐达也未能幸免。
本以为打下了天下就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了,却没曾想伴君如伴虎,看着曾经的好兄弟一个又一个被皇上的猜忌而被杀害,徐达的内心充满了迷茫。
他想不明白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朱元璋这是怎么了,但是为了活命他却只能处处小心。
在中国古代,丞相出行是可以有自己的车队的,但是谨小慎微地徐达每次出行都只是做最普通的马车,平日里的生活也是非常的节俭。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朱元璋的信任,但朱元璋却并没有一如当初那般对待他。一次朱元璋借故让他来皇宫赴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朱元璋便开始和徐达谈心。
他搂着徐达的肩膀说到:“贤弟啊,你现在可是丞相了,对现在的生活可还有什么不满吗?”
听闻此言,徐达立马低头答道:“弟弟现在的生活都是大哥赏赐的,我哪里能有什么不满意的,小弟我现在啊,只想着好好享受这美食和美酒。做个饮者,去逍遥快活,希望大哥能恩准小弟这个请求。”
伴君如伴虎
朱元璋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这大明朝你可是头等的功臣,怎么能去做个饮者呢。”
朱元璋的回应让徐达更加的不安,不愿意放他离开自己身边,也就是相当于还是在怀疑自己。又连饮了几杯后,徐达便开始装醉。
晃晃悠悠地便躺在了地上,盖着朱元璋的被子呼呼大睡起来,次日酒醒后,他赶忙去向皇帝请罪。
朱元璋听闻后一脸的疑惑问道:“不过是饮了几杯薄酒,怎么还要来请罪呢?”徐达赶忙磕头下跪,颤颤巍巍地说到:“臣酒后失德,动用了皇上的东西,这可是死罪,望陛下降罪。”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你我既为君臣,也是兄弟,更是儿女亲家,不过是盖个被子,何至于死罪呢,贤弟快快请起。”
徐达这样的表现让朱元璋非常满意,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还赏赐了他不少的财货。然而,这种表现真的是朱元璋的真心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些只不过是他的伪装而已。
据野史记载,有一天闲来无事,朱元璋便把徐达召进了宫里与他对弈。棋局开始后,朱元璋特意下令让徐达不许让着他,一定得拿出真实的水平来。
于是,这盘棋持续了一上午都还没结束,眼看着院子里的棋子都要下完了,双方还没分出个胜负。突然徐达双手一合说到:“陛下,这盘棋臣是没办法赢了。”
朱元璋有点想不明白这徐达喉咙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见徐达不慌不忙地继续说到:“陛下请看下棋盘上写的是什么字。”朱元璋这才定眼一看,棋盘上的黑子所构成的文字是万岁二字。
见朱元璋恍然大悟,徐达又说道:“老天都在帮助陛下,那臣下必然是赢不了了,陛下乃真正的天子啊。”
听闻此言,朱元璋顿时喜上心头,便把棋盘赏赐给了徐达。徐达接过赏赐后,便将棋盘收好,带回了家中。
本以为这样应该就可以不用再遭受猜疑了,却不料朱元璋并未对他彻底放心。
徐达的结局
民间都传说在徐达重病之时,朱元璋询问太医后得知徐达此病不得食用鹅。
但是他却命人连夜给徐达送去了一只蒸鹅,还称其为绝世神鹅,灵丹妙药。并命人盯着徐达吃完整只蒸鹅。
徐达万般无奈只能命人给自己安排后事。堂堂一代魏国公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实在是让人悲叹。其实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时有发生。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正因如此古时候才会有很多养寇自重的故事。
回想徐达的故事跟韩信何其的相似,需要打江山的时候你是大王的大将军,是大王的好弟弟,等到战事结束后,你就成了大王的眼中钉,肉中刺。
以前的称兄道弟,回头看来不过是安抚人心的伎俩。以前的儿女亲家,不过是让你为其效力的筹码,无情最是帝王家。
过分的愚忠只能是害了卿卿性命,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居功,功德却不会远离自己,过分的居功反而使自己身首异处,实在是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