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天启大爆炸出现蘑菇云,数万死者一丝不挂,近代学者揭开真相
创始人
2025-07-10 01:02:48
0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公元1626年5月30日。

大约早上9点钟,明熹宗朱由校正在乾清宫享用早膳,突然间,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整个皇宫的大殿都为之颤抖。

朱由校不由自主地走出殿门,想要查看究竟,身后紧跟着两名太监。

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太监被震落的殿瓦当场砸死。与此同时,正在皇极殿进行施工的两千余名工匠也全部遭遇不幸。

这一突如其来的震动让朱由校惊恐万分。

他深感这是上天对他的警示,意识到自己登基以来对国家几乎毫无建树。他酷爱木工技艺,每日沉迷于木匠活计,因此在历史上也被誉为“木匠皇帝”。

为了平息天怒,朱由校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方面,他效仿前朝皇帝,向全国人民发布了“罪己诏”,承认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他安排相关官员立即彻查巨响的来源和震动的原因。

很快,调查报告和各类消息纷纷呈递上来。

报告显示:“共有一万零九百三十一间房屋塌毁,压死男女五百三十七人。”

当时,正在都察院值班的御史王业浩听到巨响后,立刻上街探看,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惊不已:

“屋舍碎坏,不可胜计也。震压、冲击、蹂踏死者,同样不可胜计。……王恭厂火药局失火,炮发之际,沿近屋舍瞬间被毁,人民已无噍类。”

由此可见,那场灾难的惨烈程度,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在朱长祚的《玉镜新谭》与文秉的《先拨志始》中,不仅也详细记载了房屋大量塌毁和人员伤亡的惨重情况。

还特别指出了“驴马鸡犬殆尽”的惨状,说明那场爆炸几乎波及了所有的生灵。

而抄撰本《天变邸抄》中,关于此次爆炸的描述则更为详尽和离奇:

“长安街一带,时从空飞坠落人头,或眉毛,或鼻,或连一额头,纷纷而下,场景触目惊心。

更有甚者,大木飞至密云,距离京城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都能见到被炸飞的巨大木头。

石驸马街上重达五千斤的大石狮子,也被炸得飞出了城门外。”

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爆炸的威力和范围的广泛。

其中,还有更为离奇的记载:“所伤男妇皆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这一描述让人费解,为何在爆炸中受伤的人们都会衣衫不整,甚至赤身裸体呢?

事后,人们在距离京城30公里外的昌平校场发现了大量衣服和首饰,这一点尤其不可思议,仿佛这些衣物和首饰是随着爆炸被瞬间剥离并抛至远处的。

以上所述,就是震惊中外的世界三大爆炸未解之谜之一的“天启大爆炸”。

那场灾难的发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损失。事件发生后,400余年来,始终有学者对此研究乐此不疲。

他们试图揭开这场灾难的真相,但至今仍未形成定论。截止当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地震说

史料记载,明朝时期的北京城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曾发生过数百次地震。

正是基于这一历史背景,有学者提出天启大爆炸极有可能是一场五级以上的地震所造成的。然而,在深入研究文献记载后,这一观点显得有些牵强。

当时,距离震灾中心最近的真如寺、承恩寺等建筑均未受到太大破坏,这一点与地震的破坏特性极为不符。

更为离奇的是,《天变邸钞》中详细记载了在巨响传出的一瞬间,一个特大的火球腾空而起。

伴随着巨响声,天空中出现了丝状、潮状的无色乱云横飞,还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朵像柱子那样直竖于城西南角。

这样的描述,与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极为相似,引发了人们对于天启大爆炸真实原因的更多猜想。

此外,爆炸中还出现了“不论男女,尽皆裸体”、“寸丝不挂”、“褫衣物”的奇异现象,以及大木头和重达五千斤的石狮子被炸飞到几十公里之外的情况。

这些现象与地震的破坏模式截然不同,进一步削弱了地震说的可信度。

陨石说

明朝时期,古人对于天空中的奇异现象已经有了相当的观察和认知,其中就包括陨石。

他们将那些从天空中坠落的石头称为“天外之石”或者“天金”,对其充满了神秘和敬畏之情。

如果天启大爆炸真的是由陨石坠落所引起的,那么明朝人无疑会对此有明确的记录和描述。

然而,在现有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当时或事后关于陨石和陨石坑的任何痕迹和记载。

这一点成为了许多研究者质疑陨石说的重要依据。

他们认为,如果真的是陨石坠落导致了这场大爆炸,那么明朝的史官和文人墨客们肯定会对此进行详细的描绘和记载,留下一些相关的文献证据。

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陨石的明确记录,这使得陨石说的推断也站不住脚。

火药爆炸说

自明成祖朱棣之后,明朝逐渐形成了囤积火药的习惯,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加强国家的防御能力。

当时在京城内,特别设置了三个大型军营,用以储存和管理这些火药,其中王恭厂更是紫禁城内最大的火药库。

天启大爆炸发生后,众多学者纷纷猜测,其中有一种观点颇为引人关:

即当时的魏忠贤“阉党”与东林党人之间党争激烈,矛盾重重。于是,有东林党人暗中组织人手,悄悄引爆了王恭厂的火药库,从而引发了那场前所未有的大爆炸。

然而,这一观点并非无懈可击。

1、王恭厂作为明朝最重要的火药库之一,其守卫之严密可想而知。

不仅有重要的官员亲自把守,守卫人员更是多达百余人,日夜巡逻,戒备森严。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悄无声息地引爆火药库,绝非易事。

2、各类史、志在如实记载这那灾变时,都明确提到了大爆炸是“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这与火药爆炸后通常留下的熊熊烈火和焚燎痕迹截然不同。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大爆炸也不太可能是由火药引爆所导致的。

天然气爆炸说

除了以上三种说法外,近代学者王岩先生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即“天然气爆炸说”。

这一说法的提出,为解开天启大爆炸的谜团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岩先生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天启大爆炸之前北京周边的地质活动。

据史料记载,当时北京周边的蓟州、密云等地曾发生过轻微的小地震。

虽然这些小地震并未对地面造成巨大的破坏,但它们有可能使地壳出现裂痕,从而引发地下天然气的溢出。

这一推断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报》援引的美国研究结果相吻合,该研究指出北京地下潜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此外,《天变邸钞》中的一段记载也为王岩先生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据书中描述,爆炸当日,宫中火神庙的守门内侍曾听到殿中传来一阵此起彼伏的音乐之声,吓得他们赶紧推门入内查看。

谁知“忽见有物如红球从殿中滚出,腾空而上”,随后王恭厂就发生了爆炸。

近代学者的研究表明,天然气泄露时通常会发出忽粗忽细的哨声,宛如人在吹哨,也是此起彼伏。

这与《天变邸钞》中的描述高度相似。

王岩先生还进一步指出,天然气爆炸是一种剧烈的放热反应,气体急速膨胀产生的能量会以冲击波的形式往外传递。

这也就是《天变邸钞》中有人所感受到的那股强大的“飙风”。

他认为,很可能是天然气先发生了爆炸,继而引爆了王恭厂内的火药库。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两个爆炸中心,产生了龙卷风般的旋转气流。

同时,两个爆炸的破坏力和破坏现象相互叠加,使得当时的人们一时难以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然气大量汇聚的地方,除了会被卷入龙卷风的旋转气流中之外,更会因气体急速膨胀而出现肢体断裂、衣物撕毁的现象。

这也与当时史料中记载的“死者之肢体多不全,无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多震褫衣帽焉”的情况相吻合。

由此,王岩先生的天然气爆炸说,应当是当前关于“天启大爆炸”最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这一观点不仅与当时的地质活动、史料记载相吻合,还能够解释爆炸现场出现的种种奇异现象。

因此,可以说天然气爆炸说是当前关于“天启大爆炸”最为有力的解释之一。

读者们,关于“天启大爆炸背后的真相”,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前言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家境显赫的大家族之中,不仅如此他的父亲和伯父个个十分优秀,地位极高,就连...
跨越时空的追寻:南昌起义参加者... 中新网南昌8月1日电 (李韵涵 刘思伟)为纪念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8月1日,“南昌...
原创 他... 陕西省清涧县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小小的县城走出多位省委书记,比如白如冰就是陕西...
原创 敌...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百废待兴。杨勇将军有次在执行任务时,竟然差点被自己的兄弟埋伏暗杀。幸好对方动手前...
原创 汉...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司马相如一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这种羡慕来自两方面,一是他用才华得到美女卓文君的喜爱...
原创 鲜... 一个没有生存之地栖身的人,就如同浮萍一样,随水漂流,居无定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家依靠,就像...
原创 1... 1949年,解放军各大战略区野战军统一改编番号,并组建16个兵团。 这16个兵团军政主官中,很多人在...
原创 从... 《司马光砸缸》的历史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将在重温这一智慧小故事的同时,介绍一下故事主角...
邓紫棋新书《启示路》半小时预购... 7月10日是歌手邓紫棋出道17周年纪念日,10日中午邓紫棋官宣她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启示路》开始预售...
陈德为朱元璋挡下9箭,朱元璋却... 俗话说,功大莫过救驾,计毒莫过绝粮。救驾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大的功劳,比如归顺最晚的尉迟恭因为救过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