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官员为父上书,却因四字称呼触怒乾隆,惨被绞死
创始人
2024-11-16 03:11:04
0

原标题:一退休官员为父上书,却因四字称呼触怒乾隆,惨被绞死

在古代,官员达到一定年龄之后就会退休,称为“致仕”,年龄一般以70岁为限。对于年老致仕的官员,朝廷一般优待有加,而在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人心,笼络大臣,对致仕官员的待遇更加优厚,使得这些人在致仕后还享有较大话语权,对于他们的一些要求也尽量满足。而乾隆时期一位退休官员却没想到,竟会因此惹来杀身之祸。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名儒尹嘉铨因年事已高,致仕在河北老家,恰好这一年乾隆出巡五台山,之后回到保定。尹嘉铨一看皇帝来了,觉得机不可失,想要趁机拍个马屁,顺便捞点好处。但乾隆又没有主动召见他,怎么办呢?还别说,真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尹嘉铨想起了自己早已去世的父亲尹会一,尹会一是当时有名的孝子,乾隆皇帝曾经褒奖过他写的诗,于是尹嘉铨便想在这上面做点文章。尹嘉铨随即写了两篇奏折,一篇是请求乾隆皇帝给他父亲赐一个谥号,另一篇则是想要把他父亲“从祀文庙”。不过尹嘉铨也很聪明,这个要求也只是个幌子,并不重要。他所想的不过是趁机出风头,搏个孝子的名声罢了。

可惜他却没想到,却因此惹得乾隆大怒,在他递上去的奏折上批复:“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随后直接下旨,将他抓到刑部审讯,这是什么原因呢?按理来说即便不答应这两个要求,也不至于这样对待一个“致仕”老臣啊。原来,乾隆之所以“龙颜大怒”,是因为尹嘉铨在奏折中的称呼犯了大忌讳。

原来,乾隆早已昭示天下,表示他是“古稀老人”,而尹嘉铨由于古稀之年致仕,居然在奏折中同样自称古稀老人。这下子可把乾隆惹毛了,我已经明令占有的称号你居然敢随便用,这不是大逆不道吗,于是立马让刑部治罪,并对他进行了抄家。

这一抄家可了不得,由于尹嘉铨本来就自诩名儒,家中自然收藏了非常多的书,乾隆一声令下,这些书籍全部被查抄。随后又派专人核对这些书籍,在其中找出了一百多处悖逆文字,这下问题就大了。尹嘉铨本来只想搏个名声,结果一下被达成了叛逆,直接处以绞刑。不过虽说尹嘉铨出发点有问题,但乾隆这种矫枉过正的行为也确实比较残酷,毕竟谁能保证家中藏书上没有一两句犯禁的词语呢,尹嘉铨也只能说是刚好撞到枪口上了。各位看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从远古的盘古开天辟地,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再到唐、宋、元、明、清等多个王朝,战争几...
熊野古道:日本的神秘千年灵途 在日本本州纪伊半岛的南部,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熊野古道如同一根岁月的丝线,悄然蜿蜒其中。当你踏入这片...
原创 左... 左宗棠的贡献不可忽视,尤其在新疆的收复上,堪称功不可没。然而,这场战斗的背后却是巨大的牺牲。在一次关...
原创 1... 在中国晚清历史中,提起重臣,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而在这四位重要人物当...
原创 隋... 麦铁杖是隋朝著名的将军,一生多次立战功。麦铁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文化水平不高,因此隋文帝并没有任用他...
原创 历... 作者是起点最近几年新晋的大神作家,从2018年开始了网文之旅,尤其擅长历史小说的创作,并且他的作品风...
原创 在... 自古异乡生活就充满了艰辛,更何况是承担起传播文明的重任,身处他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故土的情感几乎无...
原创 他... 1948年8月,辽南军区的司令员曾克林被调任至东野第7纵担任副司令员。尽管从职务上来看,他由纵队级正...
原创 他... 1955年9月,解放军首次进行军衔授予前,名单被送到了毛主席那里。当毛主席看到皮定均被拟授少将时,他...
原创 公... 李世民的去世在《旧唐书》中被简略记录为:“皇上在含风殿驾崩,年仅52岁。”这一简短的描述显然没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