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从远古的盘古开天辟地,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再到唐、宋、元、明、清等多个王朝,战争几乎从未停歇。
朝代更迭,社会不断进步,常言道“乱世出英雄”。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离不开漫长的血雨腥风。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帝国的崛起,不经历过剧烈的战斗与纷争。
纵观这些古代帝王,几乎无一不曾在动荡中崭露头角,最后成就一统大业。至于安稳的盛世,往往是交给后人去捍卫的了。
中国有句俗话,“成王败寇”。在那漫长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失败者终究难逃历史的遗忘。最让人惋惜的是,许多英雄人物明明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某些错失机会的决定,遗憾地走向了失败。历史上就有四位如此的可惜人物。
依照历史的时间顺序,第一个要提到的便是项羽。项羽自古以“楚霸王”闻名,他出身显赫,家族背景深厚,年轻时便才俊出众。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持续多年的战乱,然而,刚刚统一的中国,百姓的安稳生活还未到来,随之而来的却是秦帝国的高压政策与不间断的巨型工程建设,百姓苦不堪言。
当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突然去世后,朝廷的权力被奸臣掌控,太子扶苏被驱逐,而秦二世继位,国家的衰败已不可避免。
陈胜吴广起义,实则顺应了民间的愤懑;而西楚霸王项羽,能说是一个合法的反抗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起义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项羽出身名门,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备文武双全的才华,尤其以武艺见长,战场上更是所向披靡。指挥几万大军,便能轻松打败秦军四十万,显示出他非凡的战斗力。
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项羽一度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身边还有叔父与亚父两位能人辅佐,王位似乎已是囊中之物。
然而,正因为他自幼身处优渥环境,缺少了足够的挫折与磨练,项羽便渐渐变得刚愎自用,许多旁人真诚的建议,他却置若罔闻。
一个人如果过于自负,往往会在挫败中得到教训,而项羽也因为自己的骄傲付出了代价。
范增为他策划的鸿门宴,意图除掉刘邦,这一计已然箭在弦上,但项羽却不屑于使用这一在他看来“低级”的手段,错失了这一良机。
项羽的自负让他放走了刘邦,等同于放虎归山。而刘邦最终入主咸阳,建立了大汉王朝,项羽则黯然死于乌江。
如果项羽能放下身段,暂时退回江东休养生息,或许历史将会有不同的结局。
京剧中,脸谱往往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