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闪光的将士。纵观我们中国现代史,也是出过很多有名的大将军。粟裕将军是我们的开国将帅,他光芒万丈,无论怎样也不能让人从他身上移开眼。粟裕将军最出名的就是特别敢打仗,而且是敢打险仗和硬仗。
数尽他的一生,他很少打过败仗,每一场仗都打得漂亮且十分完美,他也曾被林彪夸赞过,是一个专门打神仙仗的人。然而他在有一次打仗却犯了“兵家大忌”,毛主席却对他大为夸赞,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粟裕在新四军最后一战中打下的犯了“兵家大忌”的仗。在看这个视频之前,还请各位看官先点个关注收藏。
粟裕将军
粟裕出生于1907年,早在1926年的时候,粟裕就已经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幼年时期的粟裕家庭比较宽裕,家庭对他的教育相对也付出很多。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出生于书香世家的粟裕,自小便被家族的长辈们督促着学习。很多人都认为那些打胜仗的将军一般都是武力值偏高,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太正确的。一个成功的将军,那必定要是同时拥有文韬和武略,尤其是像粟裕这种胜仗连连的将军,更是要有过人的才学。
粟裕在1927年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随后他就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1场战役——南昌起义。在南昌起义中,粟裕担任了起义军的总指挥部的警卫队班长。没过多久,在参加完湘南起义之后,粟裕便赶往了革命圣地井冈山。优秀的人无论是在何处都会发光,此时的粟裕才20出头,但在这革命队伍中,他已经是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了。
在1929年前后,粟裕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粟裕处理起来总是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人们都很惊讶,这个20出头的毛头小子,竟然能打赢一次次胜仗。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打起仗来毫不含糊。
一些部队里的老兵也赞叹粟裕的敢打敢战,粟裕却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取得了相应的战绩,粟裕的职位自然也是随之攀升。他从一个小小的警卫队班长一路走到市长红四军的参谋长以及红七军团参谋长等职位。在担任众多职位之后,又加上军队的编排,粟裕辗转几折,最终担任了红十军团的参谋长。
当然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常胜将军,粟裕这样成功的将军,也免不了打一些败仗。不过那些败仗掰着手指头也能数出来,当时间线一点一点往前推移,很快就到了抗日战争,而在抗日战争时,粟裕也展开了他神仙打仗的一面。
神仙打仗
1939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强制性的封锁。粟裕在调查完日伪军的地点以及地理环境之后,迅速带着军队突袭芜湖地区。日伪军的人数较多,而粟裕所带领的新四军,比起日伪军来说,数量上是略逊一筹。不过这对粟裕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问题,粟裕带着军队直接冲向日伪军,8分钟之后,日伪军竟已被消灭200多人。
8分钟是什么概念?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只不过是将泡面泡好才吃了几口。然而就这8分钟,200多的日伪军,竟被粟裕生生地给灭了,更让人觉得佩服的是,新四军的战士们,仅仅只有一名战士受伤。这可真就是神仙打仗了。
1940年,迫于国民党的打击以及国民党的无事生非,新四军再也忍受不了,只能尽快的着手对国民党的攻击进行反击。国民党方的代表人物是韩德勤,这个人是鲁苏战区的副司令兼江苏省的主席。
韩德勤敢向新四军发起攻击,源自于国民党对武器和手中所拥有的资源的自信。尽管国民党对共产党犯下过滔天的罪行,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国民党的资源是远高于我们共产党的。韩德勤的自信倒不是吹嘘,但是他自恃武器强大就将枪口对准了共产党,这件事实在让人无法再忍受下去。
在1940年的10月份,韩德勤带了3万大军和粟裕所带领的新四军,展开了正面的对抗。这3万大军兵分三路将新四军给包围了起来,浩浩荡荡的军队简直让人看傻了眼,毕竟当时粟裕所带领的军队只有7000人。
更让人觉得不妙的是韩德勤带领的军队是秘密接近我们新四军的,韩德勤的预谋以及计划的实行,让我军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等我军发现韩德勤的军队时,已经为时已晚。武器比不上,人数也比不上,又被这韩德勤的军队给搞了偷袭,硬碰硬的话可能会磕一鼻子灰,这可该如何是好?
当然,粟裕将军可是不慌不忙地罗列出了一些计划。一直处于不利的位置,那就要将身边可以利用的条件都利用上去,比如天气,比如环境。韩德勤对自身太过自信,况且又完全低估了粟裕的军队。在粟裕的仔细研究之下,他可算找到了韩德勤的漏洞。韩德勤又分三路包围新四军,这种架势看起来挺有气势的,然而却让人抓住了他的把柄。兵分三路,兵力比较松散,并且每一队的兵力势力也不一样。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好自己军队的优势,一定可以将这3万大军给击败。
粟裕的自信给这场仗加了许多能量,通过计划以及战术的调整,最终韩德勤的3万大军被粟裕的7000大军给消灭了1万多人。韩德勤本来想在黄桥地区给粟裕制造麻烦,也想借此战斗将粟裕从黄桥地区给赶出去,自己好独占黄桥地区。然而这一场仗韩德勤失败了,过分的骄傲和自信是韩德勤失败的原因之一,而韩德勤战败的最大原因就是粟裕的强大。自打这场仗胜利之后,我们的军队就占据了黄桥地区。黄桥地区也被建立了新的抗日根据地, 抗战的格局又大了不少。
在1943年的时候,粟裕将军又一次展开了他的神仙打仗。一个常打胜仗的人,平时会做些什么呢?对于粟裕将军来说,就是将打仗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心里。粟裕将军是一个十分会留意日常生活的人,前往会议地点开会的时候,粟裕将军都会将沿途的敌情给记录下来。在经过车桥地区的时候,粟裕将军就注意到了日伪军以及日军的队伍。遂将军将这些敌情都给牢记在心,回去之后便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
驻守车桥地区的日军和日伪军不是太多, 然而隐藏在深处的敌人远不止于此。粟裕打仗从来不会掉以轻心,他集结了将近7000人的兵力,将目光对准了这批敌人。这批敌人的实力可不容小觑,车桥战役正式开始之后,敌人的援助也随之而来。粟裕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对此将战术给进行了调整。
想要把这群敌人打的措手不及,那必须要采用突袭的办法。天还黑的阴沉的时候,粟裕就带着军队直接捣入敌人的腹地。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再敏锐的敌人都无法快速接招。粟裕还捣毁了敌人的很多据点,我军付出了很多牺牲,不过最终将800多人的敌人给消灭了。这一场仗给我军助长了很多士气,同时也给那些日军以及日伪军一个大大的下马威。
鲁南战役
如果有一些新兵想要向粟裕将军讨教打仗的方法,粟裕将军一定会回答,一定要敢打仗,会打仗。敢打仗是什么意思?对于粟裕来说敢打仗,那就是要敢于打破既定的规则。在鲁南战役的时候,粟裕便打破了既定的规则,他犯了兵家大忌,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连毛主席都夸赞他。
打仗的时候要想击败敌人,就要先从基础的打起。将那比较弱的敌人打败之后,再一点点前进,最终将强劲的敌人给打倒。这种兵法是大家公认的,可是鲁南战役中,粟裕却先打强劲的敌人,最终再去解决弱小的敌人。这种方法和公认的兵法很显然是南辕北辙的,人们就很好奇,难道粟裕用兵用错了?并非如此看起来粟裕犯了兵家大忌,然而如果仔细去看粟裕的用兵,方能发现粟裕的大智慧。
1946年12月份前后,国民党的势头远不如我们解放军的势头强。即便是当时的国民党占领的城市较多,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国民党已经日落西山。占据的地方多战线就拉的长,他们所持有的兵力自然也相对减少很多。解放军却和国民党的人完全相反,在打了一次次胜仗之后,解放军的士气大增。大家都相信,只要再坚持久一点,就一定能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不过这个时候,敌人已经强势地进攻了鲁南地区。从敌人攻击的势头上来看,这一次的攻击,敌人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此时的宿北战役即将结束,等战役正式结束之后,必须立刻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鲁南战役中。在12月份的时候,粟裕接下了鲁南战役。此时的粟裕担任的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在研究了敌人攻击的方向以及陇南的地形之后,粟裕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案。上交方案之后,中央军委批准了一个看起来比较保险的方案。本来将要去执行这个方案时,粟裕却突然改变了主意。
最开始的方案是先将59师这个较为弱势的军队给拿下,然而粟裕改变主意之后,却主张要先将国民党26师给拿下。国军26师的实力特别强,他们武器先进人数也多,粟裕的这个方案一出来,许多人大为不解。众所周知,制敌先制弱,可是粟裕这完全是反着来的,这不是犯了兵家大忌吗?面对大家的质疑,粟裕解释了自己的做法。
想要快速的扭转鲁南战役焦灼的局面,必须要将26师这个强大的军队给消灭掉。常规的打法打敌先打弱,并不能快速解决当前的问题。况且26师虽然看起来强大,但从侧面上也可以看出26师是一个孤军奋战的军队。像这种孤立无援的强大军队,如果能够合理的配合,必然可以将他们给拿下。弱势的军队肯定会有相应的支援,如果要先打59师的话,打来打去缠缠绵绵的,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根本的问题。
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的这个犯了兵家大忌的作战方案,得到军委同意后,粟裕立刻起身带着军队赶往鲁南战役的战场上。在这场鲁南战役中,那个被人视为无比强大的国军26师全数被歼灭。将近5.3万的国军被歼灭,高层的将士也被我军给俘虏,同时还将国军一些先进的武器也都给缴获回来。当鲁南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毛主席手中后,毛主席立刻发电报给粟裕。他激动的将粟裕给夸赞了一番,还承诺要大力嘉奖粟裕。
神仙打仗不愧是神仙打仗,很多人都评价粟裕打仗太野了,但如果认真去观察,就可以发现粟裕每一仗都是十分严谨且出奇的。而粟裕将军的所向披靡和气势,实在让人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