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后,袁世凯给了他很多优待条件,不但保留了皇帝尊号,还准许他住在紫禁城内,在皇宫里面,溥仪仍旧是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可以颁布圣旨(限宫内有效)、赏赐等等,袁世凯等人对溥仪也是礼遇有加。如此一来,溥仪便成了一些激进派的眼中钉、肉中刺,总想要把他彻底拉下神坛。
1924年11月,冯玉祥趁着掌控政府的直系吴佩孚正和张作霖在前线大战时,突然带兵脱离前线,包围并最终控制了总统府。冯玉祥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国会通过了修改清帝优待条例,简单地说就是取消溥仪的帝号、不准溥仪继续住在紫禁城了。
逊帝溥仪得知这个消息时,冯玉祥的部下鹿钟麟已经带了二十多个士兵来到宫门口了,溥仪本以为会成为冯玉祥的阶下囚,但当他慌慌张张地看到冯玉祥拟定的协议后,虽然又气又急,但毕竟没有性命之虞,只是鹿钟麟要求溥仪在三个小时内搬出紫禁城,这让溥仪措手不及,因为溥仪想从宫内打包一些宝物当作私人财产带走,皇宫那么大,三个小时肯定不够。
当溥仪还在犹豫,还在找王公大臣们商讨对策时,鹿钟麟已经不耐烦了,他催促溥仪说“二十分钟内不出宫,就将炮轰紫禁城”,吓得溥仪身边的王公大臣直哆嗦,溥仪的岳父甚至躲在御花园的假山石缝里避炮弹,死活不肯出来。而溥仪的父亲,曾经的摄政王此时也慌了神,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断断续续地劝溥仪“听旨意,听旨意……”。无奈之下,溥仪只能收拾极少量的细软,净身出户。
不得不说,冯玉祥的确是有备而来,他的手下鹿钟麟是带着五辆汽车来的,溥仪一行人上了鹿钟麟的车后,就被径直带到了溥仪父亲的王府门口。到了之后,鹿钟麟才下车跟溥仪照面打招呼,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今后打算还当皇帝吗?”此时的溥仪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于是顺着说“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
为了让鹿钟麟等人高兴,溥仪还临时发表了一小段演说,即“我本来早就想不要那个优待条件,这回把它废止了,正合我的意思,所以我完全赞成你们的话。当皇帝并不自由,现在我可得到自由了。”这段话果然得到了在场所有士兵的掌声支持。但这并非溥仪的真心话。
不久之后,冯玉祥兵败,溥仪便开始反悔,甚至还特意接受记者采访,说当日被赶出宫是被人挟持,性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不得已而签了废止优待条件的协议。
由此可见,溥仪一方面想要体面地回到紫禁城,而且,他所想要的“自由”也不是跟平民一样,而是希望出宫之后,没有王公贵族的限制和干扰,按照自己的想法,韬光养晦,重新夺回自己的“宝座”。在后来的日子里,溥仪去东北投靠日本人,也是为了这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