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彪,笔名:香草,男,壮族,云南省广南县底圩人,现就职于中共广南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从小热爱文学,2001年学生时代开始发表作品,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诗刊》《延边文学》《百色作家》《西风微刊》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云南日报、文山日报。
茶山【原创】
晨雾未散,远山如黛。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时,母亲便已起身,厨房里飘出柴火的香气。她总是这样,在每一个清晓悄然开始新的一天。窗外的露水还未干,而母亲的布鞋却早已踩在湿漉漉的田埂上,朝着那片茶山走去。
我站在老屋前,望着远处那片熟悉的茶山,青翠欲滴,仿佛是母亲年轻时的模样,朴素却充满生机。风吹过,带来一丝丝清新的茶香,那是岁月沉淀的味道,也是我记忆中最深沉的情感。
小时候,我总爱跟着母亲去采茶,那时的我不懂什么是辛苦,只觉得茶山就是我的乐园。每天天还没亮,母亲便背着竹篓上山采茶,她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单薄,却又无比坚韧。那时我不懂,为什么母亲总是起得那么早,为什么她总是一年四季都在茶山上忙碌。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那一片茶山,不仅是家里的柴米油盐,更是母亲一生的心血与寄托。
茶叶是农民的命根,尤其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山村来说,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全部和希望。每到春茶上市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了,空气中弥漫着炒茶的香气,也夹杂着人们忙碌与期待交织的情绪。母亲总是最忙的那个,她将茶叶倒入锅中,双手不停地翻炒,汗水顺着鬓角滑落,却始终带着微笑。她说:“炒茶最讲究火候,太急了会焦,太慢了又失了鲜味。从采摘、晾晒、揉捻到炒制,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生怕哪一步出错影响了茶叶的品质。
茶山上的日子并不轻松。春天是最忙的时候,茶树抽芽快,必须抢时间采摘。母亲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开始出门,一直到傍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她的手上布满了茧子,指甲缝里也常常嵌着茶叶的碎屑。可即便如此,她从未抱怨过一句。她常说:“只要茶叶长得好,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了。”
我记得有一次,梅雨连下了好几天,茶山泥泞不堪。我以为母亲会休息几天,但她还是照常出门了。她说:“雨季一来,茶叶更容易长得快,不及时采下来,整片茶园都会受影响。”那天,我偷偷跟在她身后,看到她在雨中弯着腰,小心翼翼地采摘每一片嫩芽。雨水顺着她的草帽边缘滴落,打湿了她的衣襟,但她依然专注地采摘着茶。那一刻,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农民“靠天吃饭”,也明白了母亲对那片土地的执着与热爱。母亲对茶山的感情,远不止是一份谋生的手段。她熟悉每一株茶树的位置,知道哪片叶子最嫩,哪个角落的土壤最适合种新苗,她甚至能从茶叶的颜色判断出天气的变化。
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许多,机械化也开始普及,可母亲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手工制茶方式。她说:“机器炒出来的茶,少了点人情味。”她坚持用手去感受茶叶的温度,用心去体会每一片叶子的变化。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也是一种对传统的守护。
母亲不仅是一位勤劳的采茶人,更是一位智慧的生活导师。她教会我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当下,如何用心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她说:“人生就像一杯茶,需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其中的滋味。”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成为我人生路上的重要指引。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到了城里谋生。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总是问我工作忙不忙、生活累不累、小孩过得好不好,却很少说起自己。直到有一天,我在电话里听到她咳嗽的声音,才知道她最近被雨淋着,身体不太好。我劝她不要再那么辛苦,让她歇一歇。她却说:“没事的,我还能动,这片茶山还得靠我呢。”
春节回家,我发现母亲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手上的皱纹也更深了。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去茶山,只是脚步不再像从前那样利索。我陪她一起去采茶,才发现这活儿比我想象中要难得多。手指被露水浸得发冷,弯腰久了腰酸背痛,而母亲却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她教我怎么挑选最好的茶叶,告诉我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修剪枝条。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光。
如今,我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子,两口子也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两个可爱的小孩也在城里上了学。有时想接母亲过来住,让她享几天清福,但她总是婉拒,说她离不开那片茶山,加上乡下空气好,身体也硬朗。我知道,对她来说,那片茶山不仅是一片土地,更是她一生的坚守与寄托。那里有她的青春,有她的汗水,也有她对大山深深的热爱。
每当我想起母亲,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总是她在茶山上的样子——阳光洒在她的脸上,风吹起她的白发,她弯下腰,轻轻摘下一片嫩叶,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那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也是我心中最柔软的记忆。
母亲与茶山,早已融为一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片翠绿的土地,永远承载着她最深的情感,也见证了一个平凡女人不平凡的一生。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拒收AI作品。
4.如入选当期纸刊,作品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投稿邮箱:ludongwenxue@126.com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当代主流诗歌及散文小说选本,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山东齐鲁文学社
首席顾问:莫言
总编:罗永良
主编:付爱玲
副主编:苏小桃 王瑞贞
执行主编:方小琴
执行副主编:知知 刘燕
一级编辑:宋玉玲 程钢
责任编辑:苏岚 金小仪 鲁晓杰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不慕名家|只推佳作
《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欢迎您的参与。
【百度百科:齐鲁文学】
当代主流诗歌、散文及小说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