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了大将,并且还在大将排行榜中特别靠前,这就让人觉得很惊奇,因为他是在粟裕与徐海东之后。要知道,粟裕与徐海东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可是很大的,尤其是他们能够有这样的地位,完全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粟裕虽然前期不怎么出名,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可是在解放战争中,他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毛主席都对他称赞不已,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带着华野歼灭大量的国军精锐,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因此粟裕战功赫赫,在1955年被评为大将,还排在最首位,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意义的,至于徐海东,他为革命做的贡献,就更特殊了,首先红25军是他创建的,另外在中央军遇到政治上的困难时,徐海东主动为其解决困难。
甚至在中央军缺少军费时,徐海东也是慷慨解囊,帮助中央军渡过难关,他为我军做出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就连毛主席都一直记着他的恩情,所以他在建国后被评为大将,又是排在粟裕的后面,这也是毛主席对他的称赞。
至于排在他们两位后面的大将,基本上都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不过让很多人疑惑的是,黄克诚却能够排在第三位,毕竟他在东北可是没有指挥过任何的战斗,然而他却能够获得这个地位,真的很传奇。
要说被评为大将的将领,要么是在战场上立下大功,要么就是在政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不然也不会被评为大将。就比如谭政主要负责政治工作,而他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张云逸在部队里属于资历比较老。
其他的人要么就是战功赫赫,要么就是有其他的贡献,而黄克诚的经历却让人很疑惑,毕竟战功方面,他几乎没有什么,要说政治工作,他也许擅长,可是与谭政相比又差一些,那么他为啥会比另外七个人的地位高呢?
实际上,黄克诚的功绩并不局限于比较小的战役或者是某件事情上,所以就没有那么突出,让人感受不到他对革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虽然黄克诚是政工方面的干部,可是他的工作却并不局限于政治工作,还有其他方面的造诣。
就比如徐海东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去后方休养,那么他领导的部队就需要重新找个负责任,于是杨得志就成为代理指挥官,之前该旅打了很多的消耗战,还受到了朱老总的批评,在徐海东走了之后,部队里就有战士开始闹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得志很难镇住这些人。于是中央就将黄克诚调到了344旅。
由于黄克诚全力支持杨得志,344旅之后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打仗也有很出色的表现,后来部队去了冀鲁豫建立根据地,还将部队人数扩充了不少,这也都是因为黄克诚领导的好。
政委这个职务在部队可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要求政委会军事指挥,可是对军事的知识,还有大方向要有准确的目标,特别是在用人,还有针对反对派的时候,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也就可以成为部队里出色的领导。
黄克诚就是这样的人,除此之外,黄克诚在训练部队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面对一些不服气的士兵,他可以通过实践让这个人服气,因此在部队里黄克诚也是受士兵们尊重的,不仅如此,在大局观上,黄克诚也是很出色的。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黄克诚就立刻建议中央抢占东北,当时蒋介石也想要占据东北,发动内战,而黄克诚则早就有这方面的打算,所以他就提前说了自己的看法,中央同意了,就派兵去了东北,抢在蒋介石前面占领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