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独秀晚景凄凉?晚年固定收入是普通教师的4倍多,钱都去哪了?
创始人
2025-07-07 21:34:42
0

很多年后,陈独秀的机要秘书回忆道:他的文章写得很快,有学问,口才并不是很好!

是的,他更擅长于写,毛泽东称呼他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作为曾经我党的最高领导人,陈独秀在1927年八月被迫离开了最高职位,并在1929年11月,他被开除了党籍。

因为他走偏了路。

1932年10月,陈独秀被蒋介石的麾下逮捕了,他被判刑13年。

西安事变后,国共之间关系缓和。1937年初,经胡适、南开大学校校长张伯苓的保释,陈独秀出狱了。

出狱后的陈独秀,既没有到延安做事,也没有到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做事。

他的“生活来源”来自哪里?

为何,有人说陈独秀晚景凄凉?

1、陈独秀晚年的生活来源

陈独秀从南京出狱后,先是在武汉居住,租了三间平房。此时,一位老朋友来了。这位老朋友不是一般人,他是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

老王邀请她担任武汉大学的教授,还有比这更合适他的职位了吗?曾经在北大教过书,学富五车,才华过人,最重要的是工资高啊!

但是,陈独秀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理由是:我所学亦无以教人。(见于叶永烈书籍《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

武汉呆了一年多,来年七月,陈先生由鄂入川,来到了重庆。此时的重庆,正是临时的国都,虽然战争在硝烟弥漫中继续,但掩盖不了重庆的繁华和热闹。

重庆只住了一月有余,陈先生就不太适应了。带着老母、第四任妻子潘兰珍,来到了距离重庆180里的江津。

而江津成了陈独秀母子最终的归宿。

陈家不是富贾,陈独秀也没有官职,如何养活三人?

来源有三个,一是靠捐赠。

捐赠所得,陈先生也是有要求的,国民政府的不要,私人的可要。

所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送来的钱,统统 打回。某日,蒋介石批了10万元,让陈独秀另立党派,也被拒绝。

国民党官员朱家骅以个人名义送去的钱,总共三次,总计13000元,仍然被拒绝。张国焘代表国民党送去的钱也被拒绝。

就是这么硬。

但是,蔡元培、章士钊、包惠僧等人赠送的钱财,陈独秀全部接收,并无任何别扭之处。朋友嘛,无所谓。

胡适和赵元任曾赠送陈独秀1000元钱,杨鹏升前后赠送4500元钱,笔名为“晋先生”的送4500元。

杨鹏升是陈独秀的铁杆粉丝,曾是国军高官,擅长书画、收藏。而这个晋先生,陈独秀都不认识。说起此人,陈独秀摇头不已。

这样一算,有记载的就1万元钱了。这在当时数量不少,当时的普通公职教师收入也就100元。(此事在罗学蓬先生的《长河落日》中有详细记载。)

二是,固定收入。

固定收入有两笔,每月寄来。

一是北大同学会,每月寄300元;二是《时事新报》有陈独秀挂名主笔,每月160元。

不说其它,仅仅是这两笔固定收入就有460元,是普通人工资的4倍。完全能让三个人衣食无忧。

三,大额款项。

陈独秀编写了一本《小学识字教本》,蒋介石的红人陈立夫拨款两万元。

捐赠+固定收入+稿费收入,数量不菲,所以,陈独秀还雇了奴仆,这就是一家四口了。(后来母亲离世,又成三人)。

如此看来,陈独秀哪里是“晚景凄凉”,在当时,就算是物价上涨了一些,对付日子,简直绰绰有余。

可是,为什么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句话:陈独秀晚景凄凉,艰难度日?

这是真的吗?从各方面的记载来看,确实是真的。

那么,陈独秀那么多钱,除了物价上涨的因素带来的钱币贬值,其它钱到底去哪了?

他是吸毒,还是怎么地,为何花钱似流水?

2、陈独秀“晚景凄凉”的真正原因

陈独秀其实不怎么看重钱,照他自己所说,大半辈子也没怎么缺过钱。是的,作为一个名人,作为一个大才子,作为一个曾经的领导人,收入是不少的,前期确实不用为钱发愁。

但是,晚年不得不为钱发愁。

陈立夫给他拨了两万款项,但是,希望把书籍的名字改了,如此,才可以出版。但是,陈独秀很倔强,不愿意改名。于是,书本不得出版、发行。

这书,陈独秀死了都没出版。

书没出版,但是,两万块钱却挪用了。

花在哪里了?

1940年,大姐向荣与大姐夫吴欣然来找他,要借钱开个酱园铺。预算要四到五万元,陈独秀大手一挥将所有的三万元借给了大姐,这其中包括陈立夫拨款的两万元。陈独秀自己只留了一千元生活费。

那一年,大姐的粮店被人抢了,大姐也死了,酱园铺生意也不行。如此,陈独秀的钱算打了水漂了。

但是,自己不愿意改书名,书没出版,那两万元不就得还给人家吗?正所谓,无功不受禄。

于是,陈独秀每收到一笔钱后,就开始填补窟窿。可是,那个窟窿好大,不容易补起来,所以,陈独秀的晚景开始凄凉起来。

有这么三件事,说明了陈独秀的艰难。

第一件事,说陈独秀的妻子潘兰珍打牌时,一旦要输了的时候,手都在抖,很明显,这是家底不厚的表现。但是,陈独秀和潘兰珍都是体面人,至少在吃穿上、娱乐上,还得讲究,还得维护那一套自尊。可是,家底不足,显示得很明显。

第二件事,有一次,北大同学会的捐款没按时到,陈独秀都着急了,赶快联系询问此事,以为发生什么变故了,自己没有这一份收入了。

这说明,哪怕仅仅300元钱,陈独秀都很在乎。这说明,确实缺钱。

第三件事,陈独秀的银鼠皮袍被妻子潘兰珍拿到当铺当了,说是要换几个钱来买米、抓药。

这三件说明,晚年的陈独秀,确实是“晚景凄凉”。

国民党政府,他不愿意就职,延安的职位,难道也不愿意吗?如果愿意去延安,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其实,延安也曾经邀请过他。

3、董必武曾经来请,陈独秀拒绝

早在1939年2月份,陈独秀病了住院,好朋友董必武前来陈独秀住院的重庆医院探望。

两个月后,董必武又亲赴江津。这一次是真诚前来邀请。

当董必武邀请陈独秀去延安做事,说到这也是“润之”的意思时,陈独秀红了眼圈。他还记得陈年往事,还记得毛泽东等人。

当然,陈独秀也还记得被开除之日,以及出狱之时并未收到邀请,反而受到王明之流的谩骂攻击。

其实,他哪里知道,组织内部也是有不同思想观点的,王明等人实在是提不起来,把王明等人太当回事,就真的输了。

再说了,他去了能干什么呢?

于是,陈独秀说道:“大钊死了,延年、乔年也死了,我也落伍了。你们开会,我怎么办?”与其去延安做个摆设,我还不如就待在江津,实实在在做点学问。”

这话没毛病。

此时,陈独秀还没有到潦倒之时,还没有发生借钱给大姐那事。

邀请不成,董必武拿出了1000银元,说道:“我们知道你现在有病,生活也不宽裕,这是我们从共济会里拿出的一点钱,请你收下。”

陈独秀再次红了眼圈,共济会还是当年他建议创办的,当时定了一个原则:此财物用来营救狱中同志,抚恤烈士家属。

于是,陈独秀也拒绝了董必武带来的钱财,他认为他不符合要求。

这一次之后,陈独秀和延安基本算失去了交集了。

陈独秀晚年之时,全靠捐赠度日,特别是杨鹏升等人,捐助较多。可是,借钱给大姐,出现亏空,于是出现了大窟窿要填补,从此,晚景凄凉。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去世了,但抗战还未结束,新中国还未解放。

虽然,他犯过错误,但是,在人们心中,那个意气风发的五四运动“总司令”,那个我党连任五届的最高领导人,人们一直记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神龙政变复国后的第三位皇帝。与前两位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相比。他颇具政治手腕以及...
原创 韩... 近日,韩国首尔宗庙附近考古发现了一堆距今500多年的牛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牛骨头数量之多,保存之...
原创 岳...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出现过无数强大的军队。即使你列出了中国古代精锐部队的名单,你也很难说服大众谁是你...
原创 1... 1976年8月18日,毛主席收到了一份文件,这也是他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当毛主席颤抖地接过秘书递...
原创 唐... 唐朝狼烟四起,战火无情,生灵涂炭。在这乱世之中,却闯出一个不平凡的人物——王建。年少时,他是一个放荡...
原创 宋... 文 / 子玉 赵匡胤的成功首先是吃了时代的红利,在周世宗的努力下,地方藩镇已经不是朝廷禁军的对手,赵...
原创 北... 引言 北宋时期,经筵引领了经学发展方向,而闻喜宴则丰富了宋诗的意义——首先,我们先从经筵说起,北宋经...
原创 揭... 如果让你说出一个中国最伟大的朝代,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唐朝,因为唐朝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 不仅...
原创 山...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朝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其中这个天子守国门,其实是个意外的结...
原创 勃... 赫鲁晓夫曾说:勃列日涅夫是个没有主意的人,他太软弱,太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让人牵着鼻子走! 刘少奇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