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叶剑英元帅代表中央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将官授衔仪式。
在检查授衔人员名单时,他发现“方国南”这个名字出现了两次,不仅如此,籍贯都是湖南平江县,应授军衔都是少将,甚至连最初加入红军的年份也一样。
叶剑英元帅当即将工作人员喊来,怒斥道:
“组织一直强调授衔仪式是非常重要和严肃的工作,必须严谨。授衔如此重要的事情,一个人的名字怎么还会写两次!前面一个方国南,后面一个方国南,你们是怎么核对的?”
负责人对叶帅说道:“首长,不是我们写重了,他们虽然名字籍贯和参军时间全都一样,革命经历也极为相似但确实是两位同志。”
叶帅听闻此言,大为惊奇。
经负责人仔细解释,才知道两人对应的职务略有不同:一个是广西军区第二政委;另一个是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
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方国南,1915年11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街)邵阳(区)花园村的一户贫农家庭里。
值得一提的是,平江被誉为将军县,因为该地拥有52位平江籍的开国将军。而仅长寿镇(此地人习惯上叫长寿街)一地就贡献了12位,故有“五里十将军”之说。
方国南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在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期间,他右太阳穴中弹,倒在死人堆里,战友们不肯放弃他,硬是把他扛过江去。他大难不死,竟奇迹般地“死而复生”。
平津战役后,方国南随第四野战军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湘赣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后勤部政委、粤北军区副政委、广州公安总队第二政委、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湖南省军区副政委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7年12月10日在长沙逝世,享年82岁。
而另一位方国南,原名方报山,也是平江长寿镇(街)邵阳(区)人。巧合的是,两位方国南的出生地相距不到5公里,更巧的是他们同年同月同日报名参加红军,不约而同都改名叫方国南。
后来两人都参加了井冈山的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都担任了省军区的副政委,1955年都被授予少将军衔。
后为便于工作,总政治部要求其中一人必须改名。年长辈高的方国南深明大义,主动让名,自1955年起改名为方国安。
1965年,两个人同时离职休养,移居到长沙市的同一个干休所里,比邻而居。晚年,他俩穿着同样的褪色的绿军装,在同一个党小组里过组织生活。
浓浓的平江乡音,质朴的农民本色;既是疆场袍泽,又情同手足。
1986年,中央军委批准两人享受副兵团级干部待遇。1988年,两人都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两位如影随形的方将军,直至去世后仍然朝夕相伴,长眠在平江县烈士陵园里。
由于他们的经历实在太相像,以至于老战友来访时常常走错门,成为军中的笑谈。人民军队中也有几个同名同姓的将领,但是像他们这样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双子座”,却是独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