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贺耀祖深受蒋介石信任,他晚年却对子孙说:要永远跟共产党走
创始人
2025-07-07 17:33:53
0

一个冷知识:大名鼎鼎的民国时期头号特务、军统局的“扛把子”戴笠戴雨农,并不是正经八百的军统局局长,局长的位置另有其人。

长期以来,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受到不少关于军统特务影视作品的误导,认为军统局的局长就是戴笠。

毕竟大家都喊他戴老板,他的威望从复兴社时期,到军统局时期,乃至他死后的保密局时期,在国民党特务界都是响当当的。

所有特工都忌惮他的淫威,像《潜伏》中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和副站长余则成,在他死后都不敢直呼其名。

但其实,一手提拔戴笠起来的蒋介石非常清楚,戴笠的崛起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怕他的都是那些中下层,在国民党内部真正的大佬们看来,戴笠根本不够格坐在特务头子的座位上。

国民党内部派系太多,相互争斗十分激烈,军统局局长这个职位,必须由一个足够站得稳、敲得响的人担任,才能在大佬们面前服众。

所以,在复兴社逐渐壮大成立军统后,戴笠手握实权,名字上也只是“军统局副局长”,相当于现在某个组织中的“常务副局长”。

真正的军统局局长,其实是另外一个蒋介石的心腹之人,他在蒋介石得势之前就已经声名鹊起,能力出众,位高权重。

蒋介石对他极为信任,对他的信任甚至超越了戴笠,还被一些人评价为把整个党国都托付给了他。

但是,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他的政治见解却与蒋介石渐行渐远,最后甚至成为了我党的重要伙伴,建国后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最终还葬在了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他还曾经对自己的子孙说过,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那么,这位能得到蒋介石信任,又忠于我党的国军高官,究竟是谁?他的人生经历究竟如何?

海外投身革命,北伐功勋卓著

这位比戴笠官衔高半个级别的军统局长,名叫贺耀祖,来自湖南宁乡。他投身革命的经历之传奇,恐怕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平定太平天国后,湘军成为了我国清末势力最为庞大的地方军。他们有钱有粮,还大力发展教育,在湖南开设了多家书院。很多家境还算殷实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了书院去接受教育。

身为湖南人的贺耀祖很幸运,从小受到家里的严格教育,12岁的时候又进入了玉潭书院读书。通过读书学习,他明白了很多道理,这为他在日后成长为了一个仁德、侠义的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05年,也就是贺耀祖16岁那年,他考上了湖南陆军小学,四年后又进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贺耀祖成绩非常优秀,这让他成为了清政府选派代表去日本学习的人员,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

而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20岁的贺耀祖正式投身革命:他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从此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他知道,中国要想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必须换掉清政府这个“空壳子”,怎么换掉?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清政府选派的赴日本留学生,反过来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成为了革命者,可见晚清社会之腐朽黑暗。

辛亥革命的时候,贺耀祖回国参加武装斗争,又于1912年返回日本,在另一位革命领袖、湖南老乡黄兴的资助下,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辎重科学习。

熟悉这所学校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它为日本发动在亚洲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培养了不少高级将领。

不过有意思的是,有很多中国将领也曾在这里深造过,比如著名爱国将领蔡锷将军,后来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军官如黄慕松、何应钦、汤恩伯等也都毕业于此,相当于日本的“黄埔军校”。

1916年贺耀祖学成归国,回到了湘军担任要职,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讨伐袁世凯以及护法运动。将近十年的南征北战,让贺耀祖积累了很多战争经验,并在国共合作期间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1926年,经过好友、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谢觉哉的推荐和建议,贺耀祖担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师长,率部北伐,攻克了北洋军阀孙传芳在江西驻守的主力部队,逼迫当时江西九江的英租界退出,自己接管了九江的英租界。

北伐战争途中,他又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军长攻克了安徽芜湖,随后与其他将领合作打下了南京,任南京卫戍司令。国民政府将民国首都定为南京,贺耀祖做出了很大贡献。

此时的他已经升任第三军团少将总指挥,率部继续北伐,攻下山东,一路高歌猛进。北伐战争是贺耀祖一生中最大的荣耀时刻。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相继推翻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为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也正是在他军事上最为春风得意、北伐战争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政坛风云突变。蒋介石为了达到独裁统治的目的,于1927年4月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实行“清党”政策,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

国共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民国的历史就此改写,蒋介石登上了国民政府权利的正中央,作为军人的贺耀祖,不得不面临与蒋介石这样的大独裁者共事的局面。

与蒋介石关系微妙的国军高官

当同年龄段的贺耀祖已经在湘军内部崭露头角的时候,在国民党内部被其他帮派排挤的蒋介石只能在上海做生意炒股票,给年幼的蒋经国交着高额学费读上海最好的学校,追求着比他小18岁的陈洁如(后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

股市崩塌后欠下一屁股债被债主追杀,被迫拜在上海滩青帮老大黄金荣门下当义子,才捡回一条命。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崛起之路非常具有偶然性。

简单来说,此前一直郁郁不得志的他在孙中山落难之时伸出援手相助,得到了孙先生的信任,当上了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还曾率队去苏联学习访问政治和军事,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一步步稳固自己的实力。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羽翼渐丰的蒋介石已经成为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执行委员,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有了自己搞事情的资本。一直到四一二政变发生,夺取了国民政府最高权力,开始当一个大独裁者。

在这段日子里,贺耀祖一直忙于北伐战事。自古以来,军人不问政治是我国传统军官的一个习惯。当北伐归来,看到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后,贺耀祖才明白,国民政府在蒋介石的率领下,已经与当初孙中山先生所走的革命路线完全偏离了。

蒋介石的革命纲领,跟“三民主义”毫无关系,他听不进去不同意见,还想把成立初期的共产党扼杀在萌芽之中。见过大世面的贺耀祖本就是一名思想进步开放的革命者。

在日本学习期间,他就已经接触过一些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思想,前文提到推荐贺耀祖的谢觉哉是我党重要领袖、“延安五老”之一,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过突出贡献。

他俩是多年的挚友、知己,交情深厚到连贺耀祖的妻子、共产党员倪斐君都是由谢觉哉介绍的。而且,本是一名军事理论派人物的贺耀祖,是在谢觉哉的建议之下才走入军营、指挥部队南征北战的。

新中国成立之前,贺耀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民党效力,但是他是一位有正义感、有良知、有自己革命主张的人。

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他认为共产党人的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现状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政治体制,治国的第一要务都是要为人民着想,让人民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的政权才真正有生命力。

这不是与我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英雄所见略同么?而且贺耀祖还不止一次暗中帮助过我党:1925年刘少奇被湖南军阀逮捕,贺耀祖作为湘军第一师师长,动用手段保释刘少奇出狱;

谢觉哉在《湖南日报》任主编的时候曾因为宣传我党的革命思想遭到军阀通缉,也是贺耀祖保下了好友,使其免受牢狱之苦。

所以,贺耀祖在国民党内部功劳卓著,但还能如此帮助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不得不说,我党对他的评价还是非常恰当的:“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挚友。”

一路腥风血雨走上权力中央的蒋介石,需要更多国民党内部元老的支持,国民革命军元老级人物贺耀祖就是其中之一,北伐战争后的贺耀祖已经是国民革命军参谋次长代行总长职务,在他面前蒋介石也只能平辈论交情。

由于贺耀祖军事能力出众,说话非常有分量,蒋介石一直非常看重他的意见,很多时候还能够做蒋介石的主,也难怪一度有人说“蒋介石把党国都交给了他”。这种说法只能算是对了一半。

由于贺耀祖与我党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蒋介石对他的态度也非常耐人寻味。对于“亲共”的国军官员,蒋介石向来打击起来不留情面,但对于贺耀祖,他并没有这么强硬的态度。

这应该是因为贺耀祖是一位能力出众的大才,即便他身上有着一些红色痕迹,也不妨碍他是国民党内部一等一的精兵强将。特别是在军事领域,蒋介石需要贺耀祖这样有威望有能力的官员镇住场面。

但是,尽管蒋介石对他十分信任,但从贺耀祖任职履历来看,他一直在被蒋介石支来支去:1935年被委派驻土耳其当公使,1937年回国又任兰州行辕主任和甘肃省主席。

特务机构复兴社改制为军事统计局后,贺耀祖担任军统局长。

但我们都知道,这个机构真正的实权控制者是戴笠,贺耀祖只是挂个名而已,要不是戴笠火箭般的蹿升速度无法服众,可能也不需要贺耀祖来担任这个军统局长。

1942年至1945年期间,贺耀祖又相继担任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重庆市市长等职位,到达了国民政府权力的顶峰。

而此时,他与蒋介石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曾经人们眼中那个可以将党国托付给他的贺耀祖,终究会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对我党鼎力相助的挚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贺耀祖就明确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指出,此时对共产党大肆攻击,明显是在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西安事变让老蒋不得不联共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实他本人并不情愿。

对于贺耀祖对自己提出的反对意见,他本人不置可否,对贺耀祖也是颇有微词。然而,能让他在共产党面前让步的,除了贺耀祖就在没有第二个人了,这也能表现出他对贺耀祖的信任。

贺耀祖任兰州行辕主任兼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的时候,红军西路军被国民党打败,大量指战员和士兵被国军逮捕。当时中共的甘肃省代表正是贺耀祖的老友谢觉哉,他前来与贺耀祖沟通,希望能够释放兰州监狱中的部分红军。

深明大义的贺耀祖释放了红四方面军的几名重要干部,一些被国民党关押的所谓“政治犯”,同样被他释放。

这还不算完,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贺耀祖还发电报给蒋介石,他与中共代表交涉过,希望能释放被扣留在西安的红军战士,蒋介石一肚子不情愿,可再三权衡利弊并出于对贺耀祖的信任,他决定答应贺耀祖和中共方面的请求。

后来,在就任军统局长和侍从室主任后,贺耀祖依然在暗中帮助我党。他曾经在兰州放行了一架从苏联起飞去往延安运送药品的飞机——按道理来说,这件大事必须由蒋介石批准。

但贺耀祖当机立断,他瞒着蒋介石以侍从室主任已经得到委员长批准为由放行了该飞机,给延安送去了宝贵的军需物资。

蒋介石知道此事后免除了贺耀祖侍从室主任的职务,但军统局长的位置仍然是他坐,且随后不久蒋介石就任命他为陪都重庆市的市长。

所以,蒋介石对贺耀祖的态度,一方面是信任加尊重,还能答应一些常人看来他不可能答应的请求;另外一方面也是怀疑与制衡,通过他任军统局长来制衡戴笠,并让戴笠主管对付共产党的情报间谍工作。

蒋介石的这个安排其实也有很大深意。他知道军统这个组织是戴笠的一人独大,军统巅峰时算上间谍特工、附属部队以及被军统策反惩治后加入为国民党效力的汉奸、伪军部队加起来共有100多万人。

更可怕的是,戴笠通过对情报网络的建设,以及“军事统计局”对军队的渗透。

不仅战胜国民党其他的情报机构如中统、CC,还掌握了除国民党正规军之外的全部武装部门,包括各个城市的宪兵队、稽查处、还有国民党军令部二厅等部门......

原先的一个小头目在自己手下日渐做大,蒋介石心里也有点慌,为了制衡戴笠在军统内部的滔天权力,并稳固住这个组织,便让贺耀祖担任军统局长。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蒋介石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无论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戴笠,还是其他如何应钦、顾祝同等国民党军高级别将领。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烈,跟蒋介石的一系列人事任命有着很大关系。

往往为了平衡某一派,就要拉进另外一派的力量,而这些力量之间的利益冲突愈演愈烈,导致国民党内部极为不团结。政治派别如此,军队内部就更是如此,最终在解放战争中溃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正如我们之前所言,贺耀祖这个正职局长其实就是一个摆设。戴笠有情况一直都直接向蒋介石汇报,根本不理会他这个正局长;贺耀祖本人也一直没有从事跟情报相关的工作,他对于戴笠而言,更像是一个“吉祥物”。

有他在,戴笠就不会遭到内部的太大质疑。蒋介石想通过对于贺耀祖的任命,在军统局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大家相安无事,一致对外。

贺耀祖真正与蒋介石公开决裂发生在1945年底。当时重庆谈判刚刚结束,经过43天艰苦卓绝的谈判,国共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暂时开启了第三次国共合作。

但很快,不甘和平建国、想要继续独裁的蒋介石又在各地挑起战端,与当年11月进攻张家口。

刚签订的《双十协定》还没捂热乎就很可能胎死腹中,这让本来对和平充满期待的贺耀祖失望之极。

他决定辞去重庆市长的职务,远离权利的中心。蒋介石本来想挽留他,但贺耀祖意志坚定,拒绝了老蒋的挽留。

1946年3月,戴笠意外飞机撞山身亡,军统局被改制成为了保密局,郑介民任保密局局长,戴笠的头号助手毛人凤任副局长,贺耀祖也由此跟军统彻底脱离了关系。

此后,贺耀祖加入了“孙文主义国民同盟”,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反独裁的爱国运动。

这位曾经让蒋介石最为信任、“将党国托付给他”的人,就此彻底跟蒋介石切割。

有过之前“通共”的先例,蒋介石也明白,贺耀祖跟自己完全不是一路人,干脆随他去吧。

开个玩笑说,这也算是蒋介石给贺耀祖“最后的温柔”。多少曾经与蒋介石决裂的人、“通共”的人都遭到了他的暗算,贺耀祖这两样都占了,居然还毫发无伤,可想而知蒋介石对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但是,1949年8月,来到香港的贺耀祖与其他共军将领联合发布起义通电,湖南得到和平解放。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蒋介石,最后的体面也不复存在,恼羞成怒的老蒋安排了保密局特工(贺耀祖曾经名义上掌管的部门)去刺杀贺耀祖。

但是,此时我党的地下工作已经十分成熟,周恩来亲自指示情报人员保护贺耀祖以及其他将领的人身安全,并护送他们回到了华北解放区,行将就木的国民政府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当年年底,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到两个月,贺耀祖终于回到了北京。

毛泽东主席是他的湖南老乡,还专程设宴款待,并跟身边的人介绍说:“贵严(贺耀祖表字)同志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当初在重庆是他请我,现在来到北京是我请他咯!”

原来,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率领中共代表团深入虎穴与国民党周旋,当时身为重庆市长的贺耀祖亲自前往机场迎接毛主席,并命令随从人员加强对中共代表的安保工作。

此举既保护了毛主席、周总理等谈判代表的安全,更表达了他自己的鲜明立场。毛主席在重庆期间,贺耀祖还以个人身份邀请毛主席去家中赴宴,又安排在重庆的湖南籍社会知名人士参加“老乡见面会”,共有三百人左右参加。

此举不仅让大家交流了乡情,更让众多重庆当地人士了解了毛主席和共产党和平建国的主张,极大地赢得了民心。

蒋介石当时对此也有耳闻,但碍于贺耀祖的职位和地位,他也不好说什么,一方面网开一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对他的监督,削弱其实权。

直到后来对贺耀祖起杀心,他手下的情报间谍组织没有了当年戴笠在军统时候的作风,也根本起不到任何实际效果。

贺耀祖重归祖国怀抱,而他的妻子倪斐君,当时已经作为共产党员回到解放区担任解放军陆军第一医院的院长。在周总理的安排下,贺耀祖一家人得以在北京团聚。

解放后的贺耀祖,曾经先后担任过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交通部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务。

贺耀祖夫妇为人低调,他的孩子们与父母性格相同,一直过着本本分分的生活。不过,关于贺耀祖对国共两党的态度,他的后代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复: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有一位叫做段子文的人,他的父亲是贺耀祖的姻亲晚辈,管贺耀祖叫外祖父,所以段子文从父亲那里知道了一些关于贺耀祖的事情。

最让段子文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贺耀祖与蒋介石、毛主席都有交情,跟蒋介石早在日本求学期间就认识,跟毛主席关系更近,是湖南老乡的交情。

贺耀祖一直认为,北伐战争是他革命生涯的最得意之笔,但大革命失败后,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一直默默支持者真正想要改变中国面貌的共产党人。

在国民政府任职期间他的子女还小,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他也只是说“要分清楚好坏”。毕竟,他属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型,作为国民党高官要保留一些意见。

但是在与国民党彻底切割回归祖国后,他教育子孙的态度就变成了:“永远要一心跟着共产党走!”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解放前回到湖南,他曾经为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做出过一定贡献。解放后,中南军政委员会在汉口成立,他就前往汉口担任委员兼交通部部长,随后又调任到参事室担任主任。

作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贺耀祖在新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实地调研的他对于基层有着一定研究,对于改进政府工作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还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肯定。

他的后代也秉承着“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段子文就表示,我父亲说要我们也都跟他的外祖父贺耀祖学习,跟着共产党走,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1961年7月,贺耀祖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安葬于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他的一生足够传奇,虽然并未加入我党,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贯穿了他的整个革命生涯。

即便是在革命前途最为坎坷的时候,即便是在国民党内部已经得到蒋介石极大信任的时候,他依然不忘初心,想人民之所想,为了解放全国的理想而奋斗。他的革命理想与觉悟,是蒋介石、戴笠这样的人所不能相比的。

处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可能无法像贺耀祖那样经历残酷的革命斗争年代。

但无论身处何地,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我们都必须要听党话、跟党走,这才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参考资料

[1]孙潇潇.军统对日战揭秘[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06(107-134).

[2]夏野枫.谢觉哉与贺耀祖携手于大西北[J]世纪,2000(000)-006.

[3]贺耀祖-宁乡市当代人物专题[N].博雅人物网,2020-02-2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日本天皇是日本自古以来的统治者以及皇室,与其他国家的皇室相比。日本皇室自日本建立政权以来,就由同一皇...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隋... 引言 在我国浩瀚的书籍中,有各类史书与小说,从诸多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形象鲜明,性格独特之人,其...
原创 相... 1917年,庞大的沙俄帝国突然崩溃,控制着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917年11月至1922年1...
原创 李... 文/李殿仁(国防大学原副政治委员、中将军衔) 今年是抗日军政大学成立 88周年。我曾经在国防大学工...
原创 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利用商王朝开疆扩土的间隙,于牧野一战而亡商,占领了中原地区,约2600年后,...
原创 《...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经典章节“举荐新太子”中,康熙帝收到了一份数百个官员举荐老八当太子的联名上奏。...
原创 刘... 如果我们仔细看过汉朝的开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对汉朝开国功劳最大的那些人,绝大多数其实都不是沛县人。...
布拉德利·比尔买断:菲尼克斯太... 菲尼克斯太阳队正进入其球队历史的新篇章,而三次入选全明星的布拉德利·比尔即将达成买断协议,这标志着这...
深圳知名企业停工!超200人签... 近来陷入质量问题的罗马仕,在7月7日正式迎来了停工。 7月7日上午,南都·湾财社记者在罗马仕总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