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忽必烈的蒙古大军不仅入驻了中原地区,更打算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军事扩张。
根据史料记载,蒙古大军曾经先后两次带兵远征日本,但这两次都以失败告终了。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隐情?难道当时的日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武器可以打败骁勇善战的蒙古兵吗?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127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命人带着战船900艘,士兵15000名开始远征日本,而这次战争也被日本当代著名的作家井上靖写在了书本里。
他在书中是这样描述这场战争的,公元1274年10月初,蒙古军侵入了肥前松浦郡,一开始战局对日军是非常不利的,日军不得不暂时退到大宰府附近。
当时元军虽然已经赶走了日军,但是他并没有在陆地上安营扎寨,所以到了晚上的时候必须要回到船舰内。当元军回到船舰内之后,恰逢当晚暴风雨,有两百多艘的战船被海水淹没,剩下的元军则极速撤退,日本这才幸免于难。所以蒙古军第一次远征日本的失败原因是因为台风。
蒙古部落是位于草原地区,他们擅长的是马上战术,对于海上战术并不是很熟悉,初次远征日本虽然首战告捷,但是突遇台风导致他们损失惨重,因此元军才极速撤退。此事一出日本倒是十分的高兴,幸免于难的日本当即跪地叩拜“神风”。
这场战争也让日本见识到了蒙古大军的威力,他们知道了弓箭,蒙古大军也知道了日本的战刀的威力。
经过第一次正面交锋之后,双方已经达到了知己知彼,到了12 81年的时候,蒙古大军再一次进攻日本,而这一次的阵容更加强大,率领14万将士,400多艘船舰以及9000多艘海船,忽必烈这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日本灭掉。
但是经历了第一次的战争之后,日本已经加强了海上防御建筑,而此时的日本也开始使用弓箭了,所以元朝大军在海上就遭受了日本兵的强烈抵抗。
几方相持不下,元朝士兵损失惨重,但是战争还在继续。忽必烈带了14万人就报了一雪前耻的目的,但是到了1281年8月12日这一天,元朝的军舰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这一次莫名其妙的消失还是因为台风。
这一次元朝士兵吸取了上一次进攻失败的教训,他们把所有的船舰都连在了一起,试图以此来减少台风和海浪对船体的冲击,但奈何这次台风的强度实在是太大了,最后导致损失惨重,他们不得不丢盔弃甲。
写在最后:
忽必烈两次出征日本都以失败告终,也应了那句老话: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两次都因为台风救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