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民党上演“湖口兵变”,蒋纬国被剥夺兵权,晚年自述被人阴了
创始人
2025-07-07 16:32:45
0

蒋纬国是蒋介石次子,虽然身世存疑,却不影响他从小得到父亲的看重和宠爱,年少时在父亲的关爱下过得顺风顺水,中年因受湖口兵变牵连失去兵权和父亲的宠爱,据蒋纬国晚年自述,自己被夺兵权实在是被人阴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过往人生又经历了什么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扑朔迷离的身世,晚年蒋纬国自揭谜题

关于蒋纬国的身世,一直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他就是蒋介石儿子,还有人说他是戴季陶的儿子,传说很多,但没有实际证据作为参考。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戴季陶年轻时候赴日本留学,和一位日本人生下了蒋纬国,回国后因为惧内不敢将儿子带回来,只能拜托自己的兄弟蒋介石代为照顾。

不过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站不住脚,当时处于民国时期,国人对于儿子还是很在意的,当时的戴季陶还没有儿子,即便是私生子也不可能拒之门外,况且戴季陶本人也没有什么惧内的传闻存在,所以这个论点视乎不太可信。

还有一种说法是,蒋介石当时只有一个儿子蒋经国,但是蒋经国已经过继到没有孩子的叔父蒋瑞青名下。蒋介石怕以后没有后嗣便把蒋纬国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抚养。值得注意的是,蒋纬国出生的时候是1916年,蒋介石还不到30岁,有妻有妾,这时候就担心以后没有儿子,这个说法也有些不靠谱。不过不管蒋纬国是谁的儿子,都没有耽误蒋介石对他的喜爱。

关于蒋纬国的身世,直到1996年他接受采访时才向媒体透露,自己的是戴季陶和日本人津渊美智子的儿子,是蒋介石的养子。流传了几十年的身世之谜才得以揭开。现有的资料中,也多数都标注着蒋介石是蒋纬国的养父。而在有关戴季陶的资料中,则是明确指出他曾经将自己的亲儿子过继给蒋介石,也就是后来的蒋纬国。

受尽宠爱的“二公子”

蒋介石在世时对蒋纬国这个儿子极尽宠爱,北伐战争时期,蒋纬国跟随陈洁如前往黄埔军校看望蒋介石,得到了父亲很多的陪伴,当时国民党将领都对蒋纬国印象深刻,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蒋经国的存在。

蒋介石对待两个儿子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对待小儿子和蔼可亲,宠爱非常,对待长子却是方正古板,尽显严父风范。他经常给两个儿子写信,蒋经国收到的信中多是多是言辞教诲,传授学问,或者是教育为人处世和用人之道。给蒋纬国的信中则多是表达自己的想念,关心之词颇多。蒋介石与原配妻子离婚时,曾在日记写道“经儿可怜,纬儿可爱”,可见对两个儿子的态度区别。

1923年蒋介石的家信中曾表达自己三个月没见到小儿子很是想念,讲述自己今天看见有小孩子放风筝想起了蒋纬国,不知道今年他在家里放风筝没有。还在信中写自己最近在学骑马,觉得很开心,回家的时候要给蒋纬国买一匹小马教他一起骑。从这些内容当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蒋纬国的感情与其他宠爱小儿子的父亲没什么两样。对于长子蒋经国,从来没有这样的言论,蒋经国是长子,承载了更多的期望,要求更严格一些也不为过。

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上,蒋介石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度,1934年蒋纬国考到东吴大学,两年后又被蒋介石送到德国学习军事,还亲自给德国方面写信,希望能够给予蒋纬国特殊照顾,反观长子蒋经国则是被随意送到苏联生活十几年,期间因为蒋介石反共,蒋经国受到牵连,被发配到西伯利亚,过的比较辛苦。

不只是蒋介石,宋美龄似乎也更偏爱蒋纬国一些。蒋介石去世后不久,宋美龄打算去美国居住,蒋纬国来送行时竟然穿了一套军装,宋美龄很诧异,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蒋纬国进入军队已经14个年头,现在只是个中将军衔,如果再不晋升上将,按照有关规定他就要被强制退役了。

他向宋美龄解释自己穿着军装来就是希望母亲能记住他的样子,或许以后就没有资格穿了,这才一反常态没打扮的西装革履。宋美龄了解情况后,便向蒋经国提了这件事,蒋纬国这才被提升为上将军衔。

蒋经国蒋纬国不同的教育经历,也注定着思想的不同,蒋经国受过磨砺,思维方式更成熟,做事也更稳健,有苏联留学经历,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与蒋纬国全盘的德国教育思想是不同的。这些理念的偏差似乎也注定了兄弟间势必会有隔阂,而蒋介石和宋美龄对于蒋纬国的公然偏爱,也让蒋经国有些不满,这也就是为什么,蒋纬国作为蒋介石曾经最疼爱的儿子,参军14年还只是个中将。不过之前的一场兵变或许也是影响蒋纬国当时处境的直接原因。

湖口兵变,蒋纬国受牵连

随着时间推移,蒋经国、蒋纬国两兄弟的脾性和做事方式也逐渐定型,两人之间的差距也开始显露。蒋纬国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生活安逸,做什么都是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与从基层一路成长起来的蒋经国行事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能力上也并没有特别突出。随着蒋经国地位的不断提高,国民党内部和军中也对两位公子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蒋纬国对于军权十分看重,从1950年成为装甲兵司令后,蒋纬国就把这个军种几乎当成了自己的私家禁地,不许别人染指,在明文规定师级以上长官同一个职务上任职不得超过5年的制度要求下,蒋纬国担任装甲兵司令长达15年。

1953年蒋纬国夫人去世,为了纪念自己的妻子,他无视军人不得兼职的规定,以妻子的名义创办了两所学校,很快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蒋介石希望他辞去两个学校的职务,蒋纬国不为所动。经过各方面衬托蒋介石或许已经对小儿子感到失望,不过这些与之后的湖口兵变相比,或许也只是细枝末节。

1964年1月的一天,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在湖口的装甲兵基地召集主力第一师的全体官兵训练,要知道普通的巡查主要是看看装备状态是否保存良好,以及战备训练是否有序进行,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是不会把所有人叫过来训话的。

面对这种情况,众人也很不解,不过等赵志华开口讲话时,大家也都察觉到了不对。赵志华义正言辞地向大家表示,当前国际形势不好,不利于当局,而内部的一些高官腐败无能,只顾着自己享乐,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去当局铲除小人,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讲过后,赵志华直接询问战士们谁敢和他一起去。

台下的众人被他的言论震惊,一时间鸦雀无声。赵志华见状,掏出自己的手枪,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再次询问谁敢和他一起去。这时台下的一位将领举起了手,表示自己愿意和副司令一起去,说着走到了赵志华身边,赵志华还没来得及高兴,直接就被这位将领控制住,随后便招呼大家把赵志华抓起来,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合力将其制伏。

其实早在赵志华演讲之初就有人察觉了不对劲,悄悄上报军队中的情况。很快蒋经国就得到了消息,湖口距离台北已经很近了,一旦冲击后果不堪设想,蒋经国连忙部署兵力,进入紧急状态,从陆地到空域安排的井井有条。不过赵志华“口嗨”事件最终也没有演变成真正的兵变,不到一个小时,就已经宣告破产,这场军事哗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被抓捕的赵志华也被移交了审判,本应判处死刑的他,最终改判了无期,于1978年去世。湖口兵变事件结束,对蒋纬国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他本人当时已经调离了装甲兵司令部,兵变时候人还在国外,可依旧没有免除牵连的命运,此前他长时间把持装甲兵司令部,队伍中的很多干部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他和兵变没有直接联系,但蒋介石却认为这是蒋纬国识人不清,不会用人才导致事件发生,也是从这件事开始,蒋纬国的地位滑落,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

蒋纬国晚年曾提起这次兵变,言说当年自己并没有争权的心思,只是年轻气盛,又受到父母宠爱,经常不给哥哥面子,至于湖口兵变是有心人士要借机打压他,有人背地里阴了他,并声称自己从来没有指使赵志华,自始至终都是出乎他的意料。

蒋纬国曾经受尽父母宠爱,晚年受牵连被夺兵权,种种落差实在令人唏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楚霸王项羽,是一位具有贵族精神的神勇将军,清朝女知识分子李晚芳写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兵仙”韩...
开历史倒车?项羽为什么不称帝,... 开历史倒车?项羽为什么不称帝,搞分封养大刘邦灭了自己 项羽 项羽,今天影视剧都给人一种霸王举鼎的莽...
原创 英... 英国是今日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岛国,它的国力只能算是二流国家。即使名列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受限于领土面...
原创 1... 都说苏联解体是历史的必然,其实,历史留给苏联的机会还当真不少,且不说后有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两任足以...
原创 陈... 很多年后,陈独秀的机要秘书回忆道:他的文章写得很快,有学问,口才并不是很好! 是的,他更擅长于写,毛...
章铜胜丨边走边看风景 我喜欢坐车,一个人,坐长途汽车,或是绿皮火车,在路上,边走边看,看一路的风景。 很多人都喜欢在路上。...
原创 顺... 静妃 顺治帝,即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6岁登基,由其叔父多尔衮摄政,出于维护当时的满蒙关系的考虑...
原创 萧... 古人曾经要想表达一个人的好坏都是他,总会用8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到底是一个什...
原创 雍... 最开始看《雍正王朝》的时候,感觉就是一部爽剧,剧情跌宕起伏,非常过瘾。再后来,又觉得这是一部职场晋级...
桑乔离队在即,曼联迎来姆布莫转... 桑乔离队在即,曼联迎来姆布莫转会新机遇! 桑乔的曼联生涯即将落幕,而红魔正紧锣密鼓地追逐新的锋线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