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若中央红军没在哈达铺捡到那张大公报,会不会重蹈西路军的覆辙?
创始人
2025-07-07 03:32:02
0

一份大公报

1935年9月9日夜,中央连夜开拔,带着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单独北上,自此,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一、四方面军再度分开了。

由于害怕四方面军追上来,酿成自己人打自己的人悲剧,中央红军还对他们放了警戒哨。

急行2天之后,中央才有机会开了一个会,会议商讨的是这支红军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大家最后决定,应该把部队带到外蒙边境,在那里接受苏联的援助,进行休整后再打回来。

这支孤军一路北上,9月下旬,在开到甘南一偏僻县城(哈达铺)的时候,某红军士兵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张若干天前的《大公报》,根据这张报纸的记载,在陕北吴起镇一带,存在着一支红军和一块根据地。

得到这张报纸后,中央马上就修改了之前的决定,不去外蒙了,而是转向东北,去陕北找刘志丹。

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这张《大公报》改变了中国历史和命运呢?

首先,中央红军(严格来说叫陕甘支队)离开四方面军时只有7000多人,其中还有大量的非战斗人员,这支部队不久后又在腊子口战役中就损失了1500人,部队人数更少了。

如果按照之前的办法,一路开到外蒙边境,他们首先要穿越甘南甘北,然后越过黄河,穿过宁夏和绥远,最后才能进入外蒙。

这件事对于这支几千人的疲惫之师来说有多么困难,我们可以对比后来的西路军来看一下,西路军渡河之后的兵力约为两万一千八百人,且其中的红九军和红三十军都是红四方面军的老部队,实力强劲。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因为民情、地形等种种原因折戟西北,遭遇了几乎全军覆没的命运。如果让这支陕甘支队一路北上,穿越层层险阻,开到外蒙,其结局如何,我们恐怕不能不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

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后,国军的主攻方向还在川西的红四方面军身上,这无疑给了中央红军一定的喘息之机,但是这并不解渴。这支部队最需要的是找一个地方停下来,休整补充,否则他们就只能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一直被消耗,直到消亡。

这时候,那张《大公报》为他们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陕北吴起镇,这里可以满足他们的绝大多数需求,而且路途并不算遥远,比去外蒙边境容易千百倍。

这简直是上天送给他们的一个意外之喜,一个挽救和改变他们命运的礼物,说这份报纸价值千金恐怕都远远不够,它是价值万金亿金。

偶然与必然

那么,这张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公报》是谁,或者说是哪个部队最先发现的呢?

据96年10月4日《南方周末》对红军老战士陈诗林的采访,当时“周副主席”吩咐陈诗林和三个卫生军校的同学去找些报纸来,他们就在卫生队驻扎的伪镇公所发现了一堆国民党的报纸,上面有关于陕北红军的描述。

而根据红军老战士刘英的回忆,这份报纸是在哈达铺的邮局里发现的。根据作家吴东峰的记载,这份报纸是大将黄克诚的部下发现的……真可谓众说纷纭。

其实,是谁发现的这份《大公报》并不重要,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偶然事件,缺乏足够的自觉性。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个偶然事件背后的必然:即为什么在一个如此偏僻的小县城里,能发现这份常常出现于上海、北京等大都市街头的报纸。

自清末以来,中国人就一直强调要自强自立,我们那时候就开始办自己的报刊杂志,修自己的铁路公路,以此来传播最新的思想、最新的国际国内消息,来“启蒙”民众。

也正是这些看起来影响并不立竿见影的工作,让我们的国民接受到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之类的启蒙,了解到了革命、共和这些近现代的理念,这股的思潮很快就席卷了全国,连这个偏僻的县城都被裹挟进去了。

不难看出,那时候的中国,迎来一场改头换面的革命似乎是必然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2000年7月,美国考古学家穆里率领考古队来到蒙古,追寻着一个传奇:成吉思汗的陵墓。 成吉思汗是一...
原创 秦... 秦始皇一辈子都没册封皇后,其实他一直在等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历史上秦始皇一生未立后,此事后世议论纷纭...
原创 宸... 在古代,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后妃封号,叫做“宸妃”。 “宸”,意思是北极星所在,而北极星在古代的天象里,...
原创 没... 中国的历代王朝几乎都有一个简称,如秦是暴秦,汉是强汉,唐是盛唐,几乎用一个字就能概括这个朝代最鲜明的...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秦国名将李信,他的一次战败引起了秦始皇的极大不满。当时,李信曾向秦始皇承诺亲自...
原创 历... 引言 二战史上最大的一场包围战,苏联85万人被包围,仅此一战,苏军战死19万余人,65万大军成为德军...
原创 日... 日本天皇是日本自古以来的统治者以及皇室,与其他国家的皇室相比。日本皇室自日本建立政权以来,就由同一皇...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隋... 引言 在我国浩瀚的书籍中,有各类史书与小说,从诸多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形象鲜明,性格独特之人,其...
原创 相... 1917年,庞大的沙俄帝国突然崩溃,控制着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917年11月至192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