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蒋介石迫于全国民主势力的压力,同意由国民党、共产党、职教社、救国会等十几个党派组成一个咨询、协调各党派关系的机构,又称国民参政会,定于每年3月召开一个会议。
到了1939年2月底,由于皖南事变,共产党参政员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这7人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以迫使蒋介石答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善后处理十二条。
共产党是全国一大党,这从数量上讲不能缺席;这等大事岂能不急?
蒋介石明白,如果共产党不到会,意味着国共两党关系的破裂,从政治意义上讲,也不能缺席。
无奈之下,他只派朱家骅、王世杰、张冲三人去找周恩来、叶剑英商谈此事。
次日,周恩来、叶剑英在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接待了朱家骅一行。
朱家骅寒暄一阵后说:“皖南事件已经过去,贵军蒙受重大损失,为此,委员长深表同情。他说国共关系并未破裂,望周公能以大局为重,如期到会。”
王世杰、张冲也恳求道:“周公,不能设想,共产党不参加参政会,在全国乃至世界将造成什么影响?希望周公三思啊!”
周恩来面色严峻地说:“三位的来意我很清楚。恕我直言,向你们提两个问题:第一、既然委员长和政府不承认国共关系破裂,为什么要蓄谋在皖南大肆屠杀新四军抗日官兵?第二、既然委员长和政府同情新四军遭遇,不愿国共关系破裂,为什么不答应我方提出善后解决问题的十二条。请三位理解我方的态度是出于无奈。”
叶剑英接着说:“今日之共产党,绝非是1927年之共产党了,我们有近百万军队,几十万党员,你们想使‘四一二’大屠杀重演,那只是妄想。希望诸公认清形势。”
说到气愤处,叶剑英将帽子往桌上一摔,说:“老实说,我们不怕分裂,不怕你掀起一个又一个反共高潮,更不怕你们都去当汪精卫。你们都当汪精卫抗战就停止了吗?不!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烈火只会越烧越旺,日寇必定灭亡,人民必定胜利!可是,你们破坏团结抗战的帽子、汉奸走狗的帽子那就要永远戴下去了。”
朱家骅抬头连连摆手说道:“叶公息怒,我们决无此意,决无此意!”
张冲见争论不休,越来越僵,想了一下,便用缓和的口气说;“如果贵方七位参政员公务繁忙,不能全部赴会,是否请董必武、邓颖超二位代表一下。至于二位意见,我们一定认真转告委员长。”
周恩来立即顶了回去,坚决地说:“你们不答应十二条,中共半个代表也不去!”
双方僵持三小时之久,朱家骅一行只得垂头丧气地走了。
送走了朱家骅一行后,周恩来想到蒋介石的弱点是最怕世界舆论谴责,便连夜赶到美国大使馆和 英国驻华使馆,向他们透露蒋介石继皖南事变后,企图在河南、苏北、鄂豫边制造类似皖南的事变,继续反共。
第二天上午,美、英大使便不约而同拜会蒋介石,向他递交抗议书及声明:如不停止剿共,美、英将立即断绝与中国外交关系。
这一下蒋介石慌了神,他连忙解释说:“我们与中共的关系一向很好。皖南事件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以后决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1941年2月29日上午,参政会就要召开了,共产党仍无回话,蒋介石终于沉不住气了,离开会只有一小时,他匆匆带着两个侍从,驱车到了红岩村。
一见到周恩来等人,他就急火火地说:“恩来,参政会马上就要开了,务必请你们看在我的面子,去参加吧!”
周恩来说:“委员长大驾光临,我们深感荣幸,只是参政会之事,中共中央有言在先,委员长和政府不答应十二条,决不出席,还请委员长谅解。”
蒋介石推托说:“那个十二条我看几遍了,以后再一条条落实吧,现在当务之急是参政会要开了,先开会再说嘛!”
周恩来知道这是蒋介石玩的缓兵之计,摇头说:“我表示遗憾,延安无命令,我们不能擅自作主。”
蒋介石说:“毛泽东在延安,等请示也来不及了。你们也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我!”
最终,蒋介石只能悻悻离开红岩村,赶到参政会会场。
朱家骅宣布大会开始,请委员长讲话,掌声之后,会场一片寂静。
蒋介石干咳两声,环视会场后,用沉重的语气说道:“诸位,因为发生一件人所共知的不愉快事情,首先,我代表政府和个人,向共产党道歉!”
蒋介石说完这句话,与会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后是听错了,纷纷瞪着蒋介石。
“年初发生的皖南事件,我表示极大的痛心。我已派人去调查了,请大家相信我一定会秉公处理,严惩皖南事件凶手。”
会场上鸦雀无声,代表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我保证,从今后与共产党合作好,与苏联、美国、英国合作好,集中精力积极抗日。今后如再有剿共事件发生,我当立即辞职……”
蒋介石话音未落,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参政会后,鉴于蒋介石表面上对改善与共产党的关系作了一定努力,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说:“目前我党力量仍很单薄,国共关系真破裂,对我也无好处,既然蒋介石反共气焰收敛了,我们的反击就暂时告一段落。”
就这样,蒋介石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击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