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庞统齐名的谋臣,却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诸葛亮死后他为何大哭?
导语:常言道,祸从口出。因此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分寸,不能说的太过分了,否则会招致祸患。在三国时期,虽然这是乱世,但也正是早就英雄的时期,当时有很多谋士非常有名,像我们熟知的庞统、诸葛亮,其实还有一人,他和庞统齐名,与诸葛亮共事,但可惜的是他因为说错话而误了前程。后来诸葛亮病逝,他听闻消息大哭,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又为何痛哭?
人们都说蜀汉没有人才是制约它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实早期的蜀汉有很多贤能之人,想庞统,诸葛亮,法正等,除了他们三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人,那就是廖立。对于此人,诸葛亮也非常赞赏,甚至称他和庞统都是良才。说到廖立,相信听过他名字的人并不多,关于他的生平更是知之甚少。
在刘备还是荆州牧的时候,廖立就已经很有名了。后来他被任命为长沙太守了,但荆州被东吴占据后,廖立不是东吴的对手,于是就弃城而逃,回到刘备这里。按理说丢失城池,外加临阵脱逃,这可都是违反军纪的行为,虽不至处死,但也应该会被弃之不用。可是刘备却并怪罪他,反而又让他去巴郡当太守。
在诸葛亮帮刘备占领汉中后,刘备提拔廖立为侍中,这个官职非常重要,类似于后来的宰相。从廖立担任的官职来看,他在刘备的心中分量不轻,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他有些才华,但是他不像诸葛亮那般低调,反而十分张扬。在刘备死后,廖立更加不将他人放在眼中,甚至就连死去的刘备,他也不再尊重。
由于刘备着急为关羽报仇,才导致蜀汉损兵折将,但是刘备毕竟是蜀汉的王,就算是做错了,也不应该被廖立来指责。廖立不仅指责刘备的错误决策,还说诸葛亮等大臣的坏话。这件事后来被人告到了诸葛亮这,诸葛亮十分生气,就将廖立变成庶民,赶去了一个十分偏远的地方——汶山郡。
廖立怎么都没想到诸葛亮会这样惩罚自己,此时的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就听话的去了汶山郡,在这里当了普通农民。不过廖立自始至终都想要回蜀汉,但是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后,他的想法破灭了。因此廖立听到诸葛亮的死讯后,哭泣不止,他哭的是自己无法回去,哭的是自己做错了事,就这样廖立在汶山郡终老一生。
结语:廖立对于刘备的指责,其实也并非不无道理,但是因为身份的原因,他本不应该在主公死后还指责,这样是非常不尊重死者的。同时他在背后议论同事,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廖立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虽有才但也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被耽误。廖立的事情其实也在警醒着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背后说坏话,要常思己过,莫议他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