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闭关锁国200年,最后也是被坚船利炮轰开的?情况比清朝还惨
创始人
2025-07-07 05:02:26
0

日本闭关锁国200年,最后也是被坚船利炮轰开的?情况比清朝还惨

清朝时期有长达100年闭关锁国的历史,这段时间清朝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全面落后于世界,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才被迫解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再次接触世界,之后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巧合的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也曾实施过闭关锁国的政策,而且长达二百年的时间,他们最后也是被坚船利炮轰开的吗?

日本人有记载的最初接触南蛮,是在“战国时代”中期。1543年能从马六甲起航开往中国宁波的葡萄牙船遭遇风暴,漂流到了日本西南端的种子岛上,这一事件也被称为“铁炮传来”,所谓“铁炮”就是火枪,据说当地领主花了一大笔钱从漂泊而来的葡萄牙船员手中买下了一支火枪——那是日本第一次见到和得到近代火药武器。葡萄牙人就这样不期然地“发现”了日本,此后开来的南蛮商船络绎不绝,不但贩卖货物、武器,船上还载了一拨又一拨的传教士,开始在日本西部宣扬天主教教义。

日本是个著名的“佛国”,上起天皇、武士,下到平民百姓全都信仰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本地古老的信仰,逐渐日本化,而日本当地的古老信仰也逐渐吸收了佛教教义,逐渐宗教化。可是正逢乱世,小民百姓们别说温饱,连生命都难以保证,再加上当时的很多佛教徒都封建诸侯化了,喝酒吃肉娶老婆、舞刀弄枪收地租使得老百姓对佛教日益疏远,天主教一传入,立刻就信众云集。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可这一切都是虚的,在乱世中的日本人看来,和尚们简直和强盗没差别。天主教宣扬“上帝面前,人人生来平等”,远航而来的传救土们个个慈眉善目、到处积德,在这种情况下,大群日本百姓转而投入基督的怀抱,这也在情理之中。不仅仅老百姓信套天主教,进而很多封建诸侯也都受洗入教——这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南蛮运来的武器、物资,另一方面也是进免领内田主教教徒。

当时熊波比想要统一日本的三代霸主——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族——他们对南蛮和天主教又是什么态度呢?织田信长最藐视权威,他想创建一个新秩序,为了对抗佛教势力,他在态度上支持天主教。丰臣秀吉是织田信长的侄子,开始一直跟着叔叔的思路走,支持天主教,但是等到日本基本同意之后,他发现天主教已经成了自己的一个威胁,于是他开始改变政策,驱逐传教士、屠杀天主教的日本信徒。至于德川家康,则是暗地里鼓励传教,以此来发展贸易、搜聚金钱财物。可是等到天下大定,家康得偿所愿当上了幕府将军,他也立刻翻脸不认人,下达了新的“禁教令”,并且开始限制南蛮贸易。到了他儿子秀忠、孙子家光时代,基本完善了“锁国”体制。

什么是“锁国”?并不是说把大门牢牢关起来,完全不准对外通商。江户幕府时代,日本对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还是很繁荣的,幕府也大开方便之门,只是对于南蛮贸易也即和西洋各国的贸易却基本断绝,只开放长崎一个港口,允许荷兰船靠港、买卖货物——因为荷兰人比较滑头,并且大多信新教,没有那份宗教狂热,于是他们向幕府做出保证:咱光做买卖,绝不传教。

一是眼两百多年过去了,日本始终以锁国为国策,那意思就是说:中国朝鲜和东南亚的东方文化、儒教和佛教思想,咱喜欢,咱也认;南蛮各国的天主教则是邪教,只有不接触,才能保证我日本国内思想的纯洁性。然而闭锁的大门终究会被打开,这种所谓的“纯洁性”,眼看着美国黑船来到,即将被彻底砸得粉碎。

江户城中,五名老中,也就相当于内阁大臣,开都不敢下决断结束锁国政策。可是既然不打算开国,非生时间终会。好了,他们在担心些什么呢?原来这个时候江户幕府的统治,表面上看起来仍然风光工内裤都已经空了,几度溯临破产的边缘,而且多年不打风光无限,其生武士们大多已经转化为官像,只知道扎拉算盘,不知道怎么本样男的况且,借大一个清朝被英国人打败,才不过十几年前的事情,刀弄枪。多少还有点眼光,有点见识,知道万一惹恼了美国人,开起仗来,自己的对讨不了好去。

其实西洋各国要求日本开国,这种事情老早就发生过了。日本人南蛮锁国锁得非常严实,不允许南蛮船靠岸(荷兰船也只准停靠长崎一港),甚至不允许补充食水和燃料。俄国人早在18世纪末就妄图入侵日本东北地区,幕府被迫转封北海道地区的诸侯,改为直辖,派驻了大量兵马才勉强和俄国达成和平协议。到了19世纪,英国军舰追逐荷兰前船,一度侵入长崎港,同时大量美国捕鲸船也出现在日本沿海。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开国的南蛮国书是一封又一封地往幕府递。

“鸦片战争”是前车之鉴,阿部正弘深知南蛮船坚炮利,不好和他们硬磕,于是在1842年修改锁国政策,允许南蛮船在物资匮乏的前提下靠港补充食水和燃料——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让人家补充物资,太不人道了,恐怕会落人口实,引发战争。在阿部正弘想来,我做了一定让步,你们没话说了吧,可没想到南蛮不知足,这回又来了,不仅来了,和前几次不同,还是开着军舰来的。

其实美国人来日本也不是第一次了。1837年,商船莫里逊号在太平洋上救起了几个遇难的日本渔民,趁着送他们回家的机会,开进浦贺港,请求通商——他们也不传教,光做买卖,怎么样?结果日本人理也不理,下午海岸炮台一顿齐射,莫里逊号只好灰溜溜的逃走了。1846年,美国又派使节比德尔前来请求开国,结果也没有得到满意的德芙——那是第十一任总统詹姆斯在职的时候,到了第十三总统米勒德入主白宫,琢磨着日本人既然不吃软的,我们多少给他来点硬的,于是派了佩里乘坐军舰而非商船,气势汹汹的来到浦贺,并且留下美国的国书,说一年之后再来听取答复。

1854年,佩里带着军舰再次前来。3月31日,佩里率领五百名荷枪实弹的美国兵上了岸,和幕府派来的谈判官员签下十二条《日美亲善条约》,历史上也称为《神奈川备约》。条约规定,两国友好建交,日本开放下田和函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船只靠港,补充食水、燃料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协商可能发生的问题,美国可在上述两港设置领事。

《神奈川条约》是日本锁国政策解体的开端,虽然就表面上来看,短短十二条里没有提到任何商业问题,没有答应和美国通商,但在佩里的一再要求下,第九条规定: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也均无条件地适用于美国——也就是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欧美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掠夺资源时候的相互间要协措施,但对于掠夺目标来说,这是非常要命的一条。本来谁来谈判,成果归谁,现在可好,不管谁谈成的,成果都要归全体列强。清朝就曾经被这种条款给抗苦了,日本现在也中了这个套,将会更苦,死得更难看。

日本两百多年锁国,紧紧关闭上了面向世界的大门,欧美列强轮番来敲,偏偏这门就是不肯打开。最终等到了佩里,荷枪实弹前来敲门,虽然枪没有上子弹,但随时都做出拔出套来的架势,日本人顶不住了。被迫拉开一条小维。这小门缝一开可了不得,大家伙儿一拥而上,当年八月,英国人也来了,在长崎迫使幕府签下《日英亲善条约》、十二月俄国人和荷兰人也来了,先后能订《日俄亲普条约)和《日荷亲着条约》,把门缝越插越大。

但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是,虽然清朝和日本都曾经历过闭关锁国,但是日本40年后就发动了甲午战争,成为世界的强国。反观鸦片战争后的清朝依然腐败不堪,反而用大笔的银子成就了日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全线占领东三省,东北地区正式沦陷。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此时的...
原创 清... 清朝最典型的一场冤案:老公、公公被杀害,儿媳却指正婆婆是凶手! 晚清时期官场腐败,官员们不去想着怎么...
原创 商... 192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考古正式拉开帷幕。经过百年考古表明,以小屯为核心的洹南殷墟,主要是...
原创 徐... 勇夺乌头观 许世友成为开国上将之前,其实还是徐帅手下的将领,深受徐向前的信任和喜爱。在《历史的回顾》...
原创 台... 随着赖清德于2024年5月20日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他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维持现状”口号不仅成为...
原创 王... 前言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正所谓,人死如灯灭,随着死亡的来临,生前的功与过都会翻...
原创 李... 在隋唐盛世的历史长卷中,李元霸是一位不朽的猛将传奇。他手中紧握的双锤,每一只重达千钧的擂鼓瓮金锤,象...
原创 1... 先提醒大家,点个“关注”再看哦,方便聊起八卦来更带劲,还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互动体验,创作真的不容易,感...
原创 张... 杨一清,明代首辅,被后世比作唐代名相姚崇,他是一个伯乐,发现提拔了仇钺、王守仁等人,但晚年遭自己提携...
洪森还是失算了?佩通坦留了一手... 据金羊网报道,7月3日,泰国改组后的内阁成员完成宣誓就职,被停职的佩通坦就任文化部长,这背后有着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