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近山打唯一一次败仗烦闷不已,陈赓开玩笑:关门给谁写情书呢?
创始人
2025-07-06 22:32:45
0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都知道剧中的男主角“李云龙”,殊不知“李云龙”的原型就是开国中将王近山。实际上,王近山的经历,远比电视剧更为精彩。王近山能征善战,从未打过败仗,但在朝鲜战争中却打了唯一一次败仗。

这让他愧疚不已,关起门来自我反思。一向爱开玩笑的陈赓看到之后,笑着说道:“大热天的,关门给谁写情书呢?”没想到,随后陈赓的几句话却让王近山豁然开朗,心情顿时好转。那么,陈赓又是如何开导王近山的呢?  

中央领导人对他的评价

王近山是二野著名的战将,他慈眉善目,看起来像一个白面书生。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很是“柔弱”的人,却有一个“王疯子”的称号。

那么,这个称号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一次战斗中,我军的士兵与敌人相差悬殊,手枪已经不能发挥作用。王近山毅然决然挑中对方最强壮的人,近身肉搏,两人打作一团之后一起滚落到了山崖。

没想到,敌人被摔死,王近山却死里逃生。陈锡联得知后,也感觉到心惊肉跳:“当时情景,真是惊心动魄!”这次战斗,也让大家对王近山改观,于是便给他取了一个“王疯子”的称号。

1943年初秋,国民党发起第三次反攻高潮,矛头直指陕甘宁边区。为此,中央急调王近山率领一个团赶赴延安保卫毛主席。

这个时候,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正在对太岳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兵分三路寻找我军的主力。面对这样的情况,陈赓担任王近山单独行动,再三叮嘱:

“尽快赶到延安,尽量不要在半路上求战。如遇战斗,力求速战、速决、速离。”

10月20日,在陈赓的叮嘱下,王近山率领部队全部化装成老百姓,向延安开进。但这一路上,王近山只感觉到不痛快,连日来他们的部队都和日军避开,这让他有些憋屈。正在这个时候,机会找上了门。

这天部下来到了韩略村,王近山得知,日军的心脏就在此地,而且他们的所在地就是日军运送物资的必经之路。王近山一听,哪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于是决定偷袭日军。

第二天上午九时,日军三辆小汽车、十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地迎面走来。公路两侧是悬崖峭壁,而在两侧悬崖上都埋伏着八路军战士。日军怎么都想不到在自己的地盘都会遭到八路军的伏击。

在王近山的指挥,这一仗打得很是漂亮,一百二十多名日军除了三名逃跑之外全部被歼灭,而这些人原来就是岗村宁次组织的“战地参观团”,都是高级军官。

当冈村宁次得知八路军端了他的老窝时,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即从各路扫荡的日军中抽调了三千多人,在飞机的配合下,火速赶到了韩略村增援,但此时的王近山早已经率领部队转移得无影无踪了。

对于这一仗,毛主席也非常满意,他在接见其他干部时,就夸赞道:

“太岳有个王近山,敢打没有命令的仗。王近山勇敢、果断、有胆略,能抓住战机打漂亮仗!”

1946年,陇海战役后,蒋介石不甘失败,命令薛岳和刘峙以14个整编师38万人的部队,向我军猛扑。

而当时刘邓大军的四个纵队刚刚打完陇海战役,大家仍没有休整。而且再加上整三师师长赵锡田是黄埔一期生,他们的装备也都是精良的日式装备,也曾参加过远征缅甸的对日作战,战斗力很是顽强。

在制定作战方案的会议上,刘伯承和邓小平提出谁来打这一仗,大家却都沉默不语。就在这时,王近山自告奋勇说道:“我王近山今天立下军令状,不消灭赵锡田,不回来见你们!”

王近山果敢的毅力,也让邓小平感动不已,直到四十多年后,邓小平仍对这件事历历在目,他说道:“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这天晚上,部队在前线作战,王近山的指挥部就在距离敌人300米的地方,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身旁的参谋也被炮弹片划破了一尺多长的口子,但王司令员头也没回,抱着电话机吼叫,他的眼睛有些充血,眼角里挂着眼屎。

指挥所里的消息时好时坏,当战士们相继负伤之后,王近山也立即投入了战斗,与敌人展开了拉锯战。在战斗白热化时,王近山一鼓作气,使劲最后一点力气将敌人全部击垮。毛主席得知后也非常高兴,亲自拟稿,致电刘邓祝贺胜利。

王近山打仗如此厉害,得到了毛主席和邓小平的夸赞,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将,在朝鲜战争中败北,而这一次的失败也打击了王近山的自信心。谁知道,陈赓的一句话,却让王近山有了信心。

打了败仗,陈赓开玩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80师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60军序列,入朝参战。

1951年3月22日下午,全体指战员跨上了鸭绿江大桥,经过十天的昼夜行军,到达了指定位置伊川。

在彭德怀发起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180师担任军第一梯队任务,由汉城北芝浦里的山间小路向东开进。

在战役发起后的第二天,王近山把60军的其他两个师分别配属给第12军和15军,这样一来,在北汉江南岸一个军的30公里宽的作战地域只留下180师一个师了。

这支队伍不仅装备差,人数也只有一万人。但他们的任务是要去进攻有着300辆坦克、800门大炮和5万兵力的美10军。这样艰巨的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

但全体指战员战斗热情高涨,于是他们上路了。

但接下来战场的变化超乎他们的想象,随着我军主力的转移,180师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毫无疑问,180师的所有阵地遭到了敌人的反扑,他们对面的兵力都是三到四倍以上的敌人,每天都会有5万发炮弹在他们阵地爆炸。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我军本就不多的战士相继战死。

此时兵力已所剩无几,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志愿军司令部要各兵团一律先从23日开始向北转移的命令,没能得到执行,随着其他部队的撤退,造成了150公里的区域内只有180师一个师在坚挺着。

不久之后,他们再次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兵团突然发来急电,让他们等到全部的伤员转移之后再离开。

这则电报是3兵团下达给各军的转运伤员任务,但60军首长却将此理解为本军必须掩护全兵团的8000名伤员转运,还电令180师,停止北渡,继续在春川、加平北汉江以南阻击敌人三到五天。

180师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看着敌人将自己包围,逐渐陷入了敌人的陷阱。对此,大家只能等待上级的命令,但他们等来的电报还是要在江南阻击3到5天。

此时的他们面临着极端寒冷的天气,身上的粮食已经告急,面对着敌人的轰炸和炮火的攻击,越来越多的战士倒在地上,此时的180师三面受敌。

26日中午,原本有两个营前来救援被美军受挫,最终180师也没能等到救援。180师从入朝时的1万多人,除去后方的伤员、教导队保存的骨干和突围出去的共四千人外,三千多人牺牲,另外有三千多人战死或被敌人俘虏。

180师的覆灭引起了各级的高度重视,当毛主席得知该情况之后,也十分焦虑,凌晨打电话问彭德怀,180师的情况怎么样?

为了弄清楚原因,总结教训,毛泽东召见了王近山,并详细地询问了180师受损的经过和原因,王近山诚恳禀报,并请求毛主席给予自己处分,毛主席也对说道这次战役是:“打得急了些,大了些,远了些。”

其实这场战役也是王近山心底的痛,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败仗,他内心的痛苦难以用语言表达。在得知自己的指挥失败时,王近山的心情也非常烦闷,就在这个时候,陈赓悄悄来探望他。看他紧闭大门,陈赓问道:“大热天的,关门给谁写情书呢?”

王近山回头一看是陈赓,郁闷地说道:“陈司令员,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拿我开玩笑!”陈赓一看他在写检讨书,也不再开玩笑,说道:“你这个王疯子,过去打仗是只虎,怎么如今变成老鼠了,连彭老总都不敢去见?”

王近山说道,自己实在是没脸去见,于是便问陈赓自己在指挥上到底有什么问题。

陈赓便坐下来,细心地给他分析了他的看法,他耐心地说道:

“我们都是吃刘邓饭的,近山啊,打定陶你是尖兵,千里跃进大别山,你是开路先锋。这次朝鲜回撤失利,主要是指挥不当,你太麻痹了,太轻敌了,彭老总已经替你承担了责任,你要深刻地想一想,现在作战的对象变了,光靠死打硬拼不行,要注意总结新经验……”

王近山知道自己的问题,但现在的他却没有脸面面对彭老总。陈赓也帮助他出主意:“你怕、见彭老总,你可以到北京直接找毛主席请罪,同时把检讨交给彭嘛。”王近山顿时开心了起来:“对,我负荆请罪,还是老领导办法多!”

朝鲜一战结束之后,王近山担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

王近山逝世,邓小平:一代战将

1974年,王近山感到身体不适,南京军区总院负责保健的护士经常为他打针做检查,但一到上班时间,他都会立刻上车去军区上班。经过化验之后,他的病情也非常严重。

10月30日,医生们把王近山堵在家里,然后强制送他到总院进行检查。

11月7日,医院决定进行手术检查,检查发现是胃癌,而且癌细胞已经扩散。手术结束之后,王近山昏迷了20多天。  

邓小平得知后,作出指示:“王近山的病要想尽一切办法救治,如有困难就送到北京来。”

与此同时,军区也下令任何人都不能向王近山透露真实的消息,虽然身体病重,但王近山的头脑也非常清楚。当一位前来看望他的战友,说道你想出什么就吃尽管提,这也让王近山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妙,大家一定有什么秘密隐瞒着他。

当他询问身边的小黄时,才知道自己得了胃癌。

1978年初,王近山病重,叶剑英还专门打电话到南京军区,说道:“吃什么给什么药,南京不行就送到北京治疗。”

在王近山病重期间,老首长、老部下、老战友纷纷从各地赶到南京看望他,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还专门派人买了红参,尤太忠也多次打电话询问病情。董必武的夫人和谢觉哉的夫人也曾专程到南京来看望他。

病重期间,王近山多次处于半昏迷状态,嘴里经常喊着:“冲啊!杀呀!”每当这个时候,大儿子王少峰为了安慰他便说道:

“李德生上去了!肖永银上去了!尤太忠上去了!”

王近山听后这才松了一口气,渐渐平静了下来。护士也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在王近山的最后时刻,他是听着录音机里的冲锋号的声音离开的。

1978年5月10日,一代将星王近山陨落,享年63岁。为此,中央为他举办了追悼会,叶剑英、邓小平等领导人相继参加并送上了悼念花圈。

王近山去世时担任着南京军区副参谋张一职,南京军区聂凤智知道王近山在中国军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思虑再三决定让肖永银为他写悼词。

而在起草悼词时,肖永银认为王近山职位的那个“副”字太刺眼,一个副参谋长怎么能交代王近山的一生,于是他决定将此事上报给邓小平。

这个时候的邓小平刚刚复出,得知王近山逝世的消息他悲痛万分,他亲自审定了悼词,并将王近山很的职务改为了南京军区顾问。

多年后,邓小平亲笔为王近山题词:“一代战将。”

若将军泉下有知,当有所安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国民党战犯及犯历史错误的罪人被带进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在这里,他们进行思想改造...
原创 1... 1938年,周恩来突然接到消息,蒋介石欲要处决一名国民党少将,得知消息后他立即赶到蒋介石的官邸为此人...
原创 清... "明朝真腐败,仅仅6万八旗军便灭亡了明朝,横扫百万明军"在各种介绍明末战争的文章之中,在贴吧和视频的...
原创 失...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的亲信部将宇文化及在江都(扬州)发动政变,杨广在政变中被杀,...
原创 《... 作者:阿赖耶识 书中写了贾家,写了当家人的贾母,写了贾母的儿子孙子,可是组成贾家这个庞大的家族,不...
原创 庞... 庞统主军事,诸葛亮主内政,刘备有没有可能一统三国? 因为蜀国经济不行,又等级森严。而曹魏经济发达,人...
原创 燕... 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诸多小说,其中以四大名著最为名声远播,堪称是小说界的天花板,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
原创 他... 1949年3月,毛主席决定“进京赶考”,安全问题成为一大隐患。 老蒋当时虽然大势已去,但还有残余势力...
姜胜群:与人为善,书籍也 《资治通鉴·晋纪 》记载——珪问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对曰:“莫若书籍。”珪曰...
原创 麦... 1951年4月10日15时,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两份文件:一份是解除麦克阿瑟职务,另一份是对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