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春秋后期晋国实力强盛的赵氏,到了战国初反而是三晋最弱?
创始人
2025-07-06 14:02:17
0

在晋国公卿中,赵氏始终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说是最重要的角色也不为过。赵衰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他的儿子赵盾是晋国的第一位权臣正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重组六卿,让赵氏一族在晋国独大。赵鞅则是晋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是赵氏在晋国的第三位正卿,专权晋国长达17年,后世司马迁也这么记载:赵名晋卿,实专晋权。赵毋恤则以赵氏一族抵挡晋国一国之力的进攻,打赢了晋阳之战,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

然而,这样一个在春秋后期晋国实力强盛的赵氏,在三家分晋后反而沦为了三晋最弱诸侯。非但多次被魏国进攻,围困国都邯郸,甚至需要齐国外援才得以幸存下来,也就是所谓围魏救赵。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赵国在赵氏家族继承人的问题上内乱不停,一直在内讧,导致赵国错过了战国初期的改革时机,一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使得国力重新强盛起来。而最开始内乱的苗头,就是奠定了三家分晋基础的赵毋恤埋下的。

赵毋恤本人是赵鞅地位最低的庶子,在西周宗法制度下本来不应有继承权。但因为他才能最为贤能,赵鞅破格提拔他为世子。赵毋恤确实能干,他谋取代国、消灭智伯,让赵氏得以绝境逢生。然而,他因为自己的庶子身份,不如嫡出的长兄,所以虽然他自己有五个儿子,但却没有立他们为继承人,而是想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兄长的儿子——为了历练侄子,他先把侄子封到了征服的代国。他的侄子早死,赵毋恤依然不立自己的儿子,而是立了兄长的孙子为继承人,是为赵献子。

可是赵毋恤一死,他的弟弟赵桓子马上就跳出来反对,把赵献子赶跑,自己当了国君。一年之后,赵桓子自己就死了。这一家,赵家内部就分裂了——赵桓子的儿子希望能继承国君地位,父死子继;可也有很多人反对,说赵桓子本来就不是合法的赵氏宗主,他的儿子又哪有资格继承?最后怎么办,只能打了。结果是赵桓子的儿子被杀,重新迎回来了赵献子。

赵献子死后,他的儿子赵烈侯正式分晋,成为了诸侯。赵烈侯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年幼,只好让弟弟赵武侯即位,虽然不正常,但还好赵武侯死后又重新把国君的位置传回了他的儿子赵敬侯。结果,赵武侯的儿子赵朝不服,起兵作乱,最后甚至勾结魏国一起出兵邯郸。

赵敬侯死后,他的儿子赵成侯与公子胜争夺君位,再次爆发内战。赵成侯死后,公子赵緤与太子赵语争立君位失败,逃奔韩国。于是太子赵语即位,是为赵肃侯。赵肃侯三年,公子范起兵作乱,袭击邯郸,赵肃侯镇压了叛乱,赵范战败被杀。赵肃侯的儿子就是赵武灵王。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赵国自赵毋恤之后,就内乱不断,一直在为争夺国君的地位而内讧,八任国君先后发生了七次内乱,这也导致了赵国错过了赵国初期的改革,虽然分得晋国土地最多,但却沦为了三晋最弱,被魏国、韩国欺负的境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1955年,林彪被党中央授予元帅军衔。在这次新中国授衔前,林彪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道:“如果陈光没有犯...
为君刻意五七字——程章灿《对联... 5日下午,在第十五届江苏书展的舞台上,著名文史专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携新作《对联课》亮相,与...
百姓因感念召公的功绩,创造出一... 百姓因感念召公的功绩,创造出一句啥成语? 姬奭,生卒年不详,姬姓,名奭,又称召公、召伯、召康公、召...
原创 诸... 虽然刘备所建立的蜀国看起来国力最弱,但他们却拥有最豪华的顶配阵容: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
原创 武... 前言 在唐朝近300年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魅力的女性角色,她以其非凡的才华和果断...
原创 昔... 历经春秋浪淘沙,诸侯失国十余八。 东周时,被削弱的中央政权,逐渐失去对其侯国的掌控,这让各王侯有了通...
原创 邓... 1980年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五中全会,中央书记处选举也被提上会议议程。邓小平在会上强调了接班人人选的重...
原创 毛... 我国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率领解放军战士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磨难,最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