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中的张幼仪“遭到徐志摩的的抛弃后,靠着头脑赚到不少钱财,实至名归的大商人,独自抚养孩子的同时抚养公婆。”
这些光鲜亮丽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更加邪恶的内心:曾经的她大发国难财,将国需物资翻倍卖给抗日部队。
张幼仪
那么张幼仪为何会有这般举措?
张幼仪与徐志摩可以说是硬凑到一块去的,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开始这段婚姻就是建立在没有感情基础上。
在那个文化思想相互碰撞发展的年代,传统封建的文化会遭到徐志摩等一类人的不满,作为新时代的思想传承者,他接受的教育让他从内心开始就拒绝这门亲事,他所向往的是自由式恋爱到结为夫妻。
可是命运多舛,徐家是非常有名的富豪家族,商界势力极为庞大,但由于没有多少权利,故而寻得一“良缘”来解次困扰——张家是宦官世家,二者联姻各取所得,张幼仪则是张家联姻者。
张幼仪徐志摩
相对于徐志摩的无可奈何,张幼仪倒是没什么大的心理波动,她平日里倒是也听过他的名声,嫁给他也何尝不是一种归宿呢。
迫于家族背景,徐志摩表现出一副和张幼仪相处十分融洽的假态。直到张幼仪怀孕他露出久违的笑容“终于完成了家族的任务,是时候摆脱这枯燥的生活了”随着儿子的降世,徐志摩也开启了他的留学旅途。
正当他以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就要开始时得知:张幼仪要来寻他。
就在徐志摩读书期间交识了一位心动异性——林徽因。
可当得知自己的妻子张幼仪来时,满脸愁容,他知道她和林徽因的感情可能会受到冲击。在张幼仪到来后不久,林薇因便知道了他已有妻子更有一个孩子的事实,深知:“我该结束这段缘”。
由于妻子的到来,他也不好去外找林徽因,而在此期间没想到张幼仪又再次怀上。
但是他对林徽因的追求从未停歇,想着:“只要我离婚她是不是就可以接受我了”于是他找到张幼仪并向她提出离婚。
林徽因徐志摩
因为丈夫的离去,张幼仪去往德国投奔自己的哥哥张君励。一开始虽然没有明确接受丈夫的离婚,可在德国生活期间不断得知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疯狂举动,最过分的是对外宣称自己已然无妻。
随后,她便埋头学习,但是她在德国的学费,恰恰是向徐家人要的。非常不幸的是第二个孩子早年夭折去世了。
待到学业有成,便回到国内担任国内一学校的德语老师,放到现在可以说是铁饭碗的工作,徐家也是倒贴了不少钱财给她。
靠着这笔钱,便开始了自己的商业之旅,有着张家和徐家在背后撑腰,很快在商界就混的风生水起。有自己的企业,还同时管理着两家合资的企业,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她还帮着她二哥处理党派财务。
张君励可以说是抗日统一战线的绊脚石,此人心胸极为狭窄。更是有“战犯”的称号。
就是他建议自己的妹妹张幼仪利用信息差收取当时市面上的染料和棉花。张幼仪作为一个商人最本质的就是做事一切皆为利,有利可图那就迅速出手。
张君励
等到抗战打响后,棉花,染料等物资缺乏,等到国家想要购买时却发现市面上的都被张幼仪一人买空,只得出高价购买。
就是因为张幼仪的种种举措,让许多抗战的士兵白白丢掉了性命,再看看同时期的其他商人都在想着法捐物资给国家应急。
随着她赚的越来越多,野心越发庞大。开始用国难财收集黄金,,导致政府很多工作都不能展开,老百姓的生活也越发困难。可是他们的眼中依然只有——利益。
张幼仪中年时嫁给了医生苏季之,与他合开了一家诊所。好景不长,苏医生因病去世,张幼仪便搬去了美国投奔家族。
张幼仪,苏季之
晚年的她生活无忧无虑,不仅家人在身旁陪伴,更重要的是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维持这种奢靡的生活。
客观上讲回看张幼仪的一生过得确实非常不幸,但她非常有志气与能力,可是在大发国难财这一项上,始终是无法抹去的黑点。
内容源于网络,此文仅于铭记历史( “关注 ” 点一点“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