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时,皇宫里仅存活三十多人,其余都被杀害,皇子和大臣们更是被赶尽杀绝,尸体均被抛到黄河里,堪称沾满人血的“改朝换代”!
唐僖宗李儇即位后,让唐朝彻底分裂,直至最后走向“亡国灭种”的下场。唐僖宗登基时,年纪尚小,并无处理国事的能力,所以朝中事务大多由身旁宦官田令孜做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宦官为非作歹的机会。起初,民间蝗虫泛滥,肆意侵蚀百姓的庄稼,让百姓颗粒无收,唐僖宗听信宦官的谗言,蝗虫到时会消失的,所以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任其发展。最后导致民间义士纷纷揭竿起义。
唐僖宗整日里沉迷于打球,在宦官和官员们的吹捧下,唐僖宗渐渐地对自己的球技十分有自信,拉着宦官和官员们一起打球是唐僖宗的常规操作,但唐僖宗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证明他的球技高超,甚至用“官位”为引,让宦官和官员们争相陪玩;猜斗鸡时也是非常出乎意料的,五十万钱为一局赌注。唐僖宗奢靡的爱好,注定让唐王朝走向毁灭。
民间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当属王仙芝和黄巢所带领的起义军,而当时的地方和朝廷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民间暴乱而已,并且放在心上,这直接导致地方的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既然朝廷看不到民生疾苦,那么就取而代之,刚开始黄巢与王仙芝一同联合带动起义,但后来的起义军主力主要是由黄巢撑起的。
黄巢本来是个盐商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立志考取功名,为国效力。但黄巢显然理想化了,他多次参加考试均未中榜,所以心中极其郁闷,而黄巢曾在起义前,多次见到百姓与官吏发生冲突,百姓因蝗灾和大旱天气,庄稼收成本就不好,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还要按时缴纳赋税,这让百姓如何存活呢?
黄巢见朝廷对百姓的苦处视若无睹,反而那些官吏的兵刃却对着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们,心中怎能不气愤?于是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军的号召,毅然加入到起义军的行列中去。最初黄巢率兵攻打山东、河南等地,随着民怨不断,越来越多人加入起义军奋起反抗,等到反应过来,地方才发觉根本镇压不了起义军,只能向朝廷上报民间的情况。而起义军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壮大并拿下许多州县,一是因为百姓们对朝廷已经失望透顶;二是因为起义军深切地知道百姓们内心最渴求的是什么,所以起义军在占领州县后,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这样的起义军百姓们怎会不推崇呢?
不过起义军在走到蕲州和黄州时,发生了转折,王仙芝与蕲州刺史裴渥相互勾结,想向朝廷索求一个官,在朝廷示好后,王仙芝和黄巢前去赴宴,朝廷以为招致王仙芝就可以平定这场叛乱,所以答应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而黄巢则是什么都没有,黄巢原先就对朝廷心生怨恨,多次考取功名未果,如今,好不容易在起义军中树立了威信,结果朝廷还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再加上黄巢见王仙芝真的被动摇后,怒骂王仙芝背信弃义,忘记了当初的誓言,起义军当然不愿意追随王仙芝投降,王仙芝见起义军的反应如此大,投降的心思只能搁浅,但黄巢显然已经不信任王仙芝了,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于是,黄巢带兵另开道路,虽然和王仙芝不同路,但大致方向还是一致的,在后面的起义中,二人也有合作,但王仙芝在黄梅被朝廷所击杀,至此,只剩黄巢一人带领起义军孤军奋战。
王仙芝的势力被击溃后,黄巢的处境更加艰难,被各地节度使围剿,形势不容乐观,即使黄巢及其起义军奋起反抗,最后还是被浙西的节度使裴璩打败,死伤无数,黄巢见无力挽回,便乖乖投降,然而黄巢又岂会甘愿寄人篱下?他见藩镇割据势力不一,彼此相互牵制,并不同心,所以黄巢抓住机会掀起了反叛。
这边黄巢反叛,又加快了攻陷脚步,而唐僖宗那边却毫不在意,仍是整日里寻欢作乐,直到黄巢以势不可挡之力往长安方向进攻,唐僖宗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大敌当前,唐僖宗不想办法如何应敌,竟想着自己逃跑。黄巢之所以能打到长安,一方面是他视死如归的决心,另一方面是民心所向。等黄巢打进长安时,唐僖宗早就逃往四川去了,注意这里,黄巢进驻长安后,自立称帝,他并未及时追捕唐僖宗,让后来唐僖宗有机可趁。
唐僖宗足足积蓄了四年各地势力,利用他的天子血统,号召地方藩镇听命于自己,最后集各地之力围剿长安,让黄巢毫无还手之力,其实黄巢这么轻易被覆灭,原因很简单,他所带领的是起义军,当实现大业后,起义军内部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关于军粮、军饷等严重不足,满足不了起义军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与黄巢背道而驰,所以这才被藩镇势力轻易打败。
最后黄巢在山东以自杀结束这场农民起义。唐僖宗刚重登皇位,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就被身边的宦官田令孜害得不轻,田令孜仗着唐僖宗的宠信,想要节度使王重荣手上的池盐利益,王重荣当然不给,田令孜就怂恿节度使朱玫和节度使李昌符向王重荣开战,这王重荣也不是吃素的,二打一当然打不过,他找了帮手李克用,将朱玫和李昌符打得落花流水,直接打到长安城下,唐僖宗又再次逃到了凤翔。
一个皇帝能当成这个模样也是没谁了,各地节度使先前帮唐僖宗夺回皇权,并不是因为对他忠心耿耿,而是利用唐僖宗稳固自己的地位。看清形势的朱玫,原是站在田令孜这边的,后又及时倒戈李克用,这朱玫的心思十分通透,见没抓到唐僖宗,直接将襄王李煴抓来当傀儡皇帝,自己则掌握实权。
朱玫这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数,各地藩镇节度使可不会领情,唐僖宗借着自己名正言顺的李唐血统,让各地节度使杀了朱玫,最终朱玫被自己的爱将王行瑜杀死,而襄王李煴的首级也被进献给唐僖宗。唐僖宗再次返回长安,在返程途中,还遇到了试图刺杀唐僖宗的李昌符,幸而顺利被李茂贞所斩杀。经过好一番折腾,唐僖宗终于回到了长安,唐僖宗经历了好几次叛乱,虽然幸运地存活下来,但身体却每况愈下。
文德元年,年仅27岁的唐僖宗驾崩。唐昭宗李晔即位,这位皇帝的处境和唐僖宗一样,成为了藩镇节度使争相抢夺的“皇位”,天复元年,节度使李茂贞挟持了唐昭宗,东平王朱温带七万士兵将李茂贞等人围困在凤翔城内,朱温既不攻打也不防守,只是将凤翔死死围住,硬生生让凤翔城内的百姓和士兵们受冻挨饿,李茂贞见大势已去,只能将唐昭宗给放了,唐昭宗得救后,误以为朱温对他十分忠心,还封他为梁王。
此时的朱温怎会看得上这梁王位置,他想要的可不止是这些。不久,朱温让唐昭宗将国都搬至洛阳,即使唐昭宗不愿意也无可奈何,便随着长安百姓们一起搬到洛阳,为了断绝唐昭宗和长安百姓们的念想,朱温直接将长安城全部拆毁。等到了洛阳后,朱温立即大开杀戒,杀了唐昭宗身边可用之人,直至整个皇宫只剩三十多人存活,朱温知道唐昭宗是个重要的“棋子”,如果他被节度使掳走或者杀害,那么自己就是白忙活一场,所以还没等唐昭宗反应过来,就被朱温派人杀了。
唐昭宗驾崩后,他并没有立马登基,之前试图篡位的节度使下场,朱温最是清楚,他要的是天下都归顺于他,所以朱温特意辅佐唐昭宗第九子李柷登基,是为唐哀帝,十三岁的年纪正是好拿捏的时候,紧接着,朱温将唐昭宗剩下来九个皇子都杀了,尽数丢尽黄河里。朝中大臣对朱温独揽大权,肆意杀害皇室血脉,对其表示不满,朱温人狠话不多,直接将碍眼的大臣给杀了,寥寥几年,朱温前后杀了三十多位大臣,也同前面九位皇子一样,被丢进了黄河里。
朱温犹如“刽子手”一般,轻易了结别人性命,前后杀了这么多人,让唐哀帝很是惊恐,主动将皇位献给朱温,朱温见自己的目的达到,顺理成章地登基后,建立后梁,唐哀帝当然难逃一死,被朱温毒死后。至此,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去世,唐朝的历史就此结束。
朱温一步步将唐朝的皇室血脉赶尽杀绝,并铲除对自己有异心的大臣,成功地当上皇帝,朱温的称帝之路,是踏在唐朝皇室宗亲的尸骸上完成的。唐朝末年,最凄惨的还是平民百姓,一直饱受战争的摧残,成为位高者谋权篡位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