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国民党将领,却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上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受中央重用,一直担任重要军职。
当他申请离休时,我党却未同意他的申请,还派一名军长降级给他当副手。
他到底是谁?既然是国民党将领,为何会获得如此殊荣?
绥远抗战
他就是董其武将军。
董其武将军,是我国开国上将,他亦是国民党上将。
1924年,董其武在阎锡山创办的学兵团毕业之后,厌恶军阀之间的勾心斗角,他选择加入傅作义部,与傅作义出生入死。由于其表现优异,成为军团的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跟随傅作义征战沙场。
绥远抗战开始时,董其武接到重要任务:趁日伪军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主力战场上,带领军队迅速歼灭红格尔图附近的敌人。
这项任务的时间很短,他们需要在歼灭敌人的同时,支援战场上的友军。
接到任务之后,董其武立马召开作战会议。会议期间,各将领详细分析敌人的特点,最后作出主动出击的决定。
另外,为了迅速将此战拿下,董其武还制定了一个比较冒险的计划,那就是带人突袭。他决定带领数千的骑兵绕道敌人的后方,给敌人来一个出其不意。
虽说过于冒险,但这却是唯一的机会。此计划经傅作义同意后,董其武立马带领骑兵部队展开计划。
当晚,在众人的瞩目中,董其武亲自带领部队出发。骑在马上,董其武对战士们说:“你们的子弹都给我上膛,一旦发现敌人,立马射击!”
战士们严阵以待,夜晚肃杀气息凝重,他们即将接近敌人阵地。
在发现敌人都在呼呼大睡时,董其武却有些怀疑这是不是敌人的陷阱。但董其武发现并没有陷阱的痕迹,很显然这些人并不把他们的对手放在眼里。
这下正好,他们将为自己的轻视付出代价。
董其武一声令下,枪声响起,伪军匆匆拿起枪对战,却依旧逃不过被杀的命运。此次突袭,他们将阵地上的伪军全部歼灭,并缴获了一批武器。这场战斗结束后,董其武又带领部队投入到另一场战斗当中。
得知董其武完美地完成任务后,傅作义立马发了嘉奖电报,而蒋介石亦是毫不吝啬地夸赞了董其武。
但董其武依旧对蒋介石没有好感,只因为在抗战初期蒋介石发布的“不抵抗”政策,让诸多地方沦陷。
即便是抗日战争胜利,依旧没能打消他对蒋介石的厌恶。
绥远方式
紧接着,董其武又被蒋介石的无厘头行动气到了。他居然公然撕毁与我党的协定,决定发动内战。
数百万国民党士兵前往我军根据地,我国再一次燃起战火。
在蒋介石发布命令之后,国民党内部有许多将领是不赞同的,董其武便是其中之一。
他多次向傅作义阐述目前的形势,希望傅作义能够让蒋介石打消念头。
傅作义其实也是这个想法,但奈何劝一次就被骂一次,更严重的还被降职了。
他们无法阻止蒋介石的野心,只能偏安一隅,希望蒋介石不要关注到他们。
但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山东、华中等野战军占据优势,王耀武、李仙洲等重要将领相继被俘。老蒋顿时慌了,他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傅作义身上。
傅作义接连收到蒋介石的来电,要求其守住北平,来一场振奋士气的胜利。
但傅作义却早已没了这个心思,他若是继续对抗,就连退路都没有了。加上旁边有我军的威胁,傅作义决定和平起义,促使北平和平解放。
而此时董其武正在绥远地区,抵抗我军的进攻。此前,他还在绥远战役、张家口战役等战役中对我军造成阻碍。
当得知傅作义和平起义时,董其武心中并没有恐慌,而是淡淡的喜悦。他想,既然上级都起义了,那他……
随后,他立马去见了傅作义,表明自己也想要起义的意思。但起义需要从长计议,傅作义便让他先回去等待自己的命令。
但董其武也是闲不住的,既然马上就要起义了,那他就先安抚部队士兵的情绪,向他们隐喻起义的意思。战士们也不傻,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在等待的过程中,董其武也终于收到了解决办法。
“‘绥远方式’真是一个好办法,不愧是领导众人走向胜利的人物!有了这个解决方法,我们便能放心了!”
董其武说的便是毛主席,而“绥远方式”便是毛主席根据国民党起义将领的情况提出的解决办法。
简单来说,“绥远方式”就是保持中立,待事情结束后再向我党倾斜,加入我军。
这样的说法更符合那些在我党和国民党中间来回不定的人的想法。
1949年9月,董其武带领10万大军宣布绥远和平起义。之后,他们的军队被改编成解放军,与曾经的国民党战友刀戈相向。
董其武率领部队在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看着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派新气象,董其武时常感觉自己的决定真的是做对了!
离休被拒
新中国成立之后,董其武带领第23兵团奔赴朝鲜战场作战。
入朝第一战,便是带领23团修建机场,以应对美军的空军力量。当时条件极为刻苦,他们根本没有可供修建的材料,不像我们现在有着各种各样的机器协助。
看着一无所有,只有一块空地的目标根据地,董其武并没有灰心,而是带领战士们一点一点动手将材料、工具制造出来,然后开始机场的建设。
在修建过程中,董其武也从中摸到了门道,创造出了许多修建方法,战士们修建的效率提高了数倍。
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战士们成功完成了三个机场的修建任务,为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抗美援朝胜利后,董其武带领兵团回朝,后继续从事军区的工作。
1955年大授衔活动开始,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这是我党对董其武的信任。
但当董其武得知自己被授上将军衔的时候,却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荣誉,毕竟自己曾是国民党将领。
所以他想要中央给自己降衔,理由便是自己曾是国民党的一员。
但毛主席没有同意:董其武同志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如今上将军衔是值得的!
听到毛主席这么说,董其武十分感动,他知道他的选择没有错。如今,他只想要为国家效力,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但英雄迟暮,总会有力所不能及之事。
1962年某天,董其武看着手中的文件,文件上的字很大,可是他怎么也看不清。恰巧旁边来了一位年轻人,看到董其武眉头紧皱。
年轻人猜董其武应该是看不清文件上的字,所以提出主动帮忙。
看着下落的夕阳,董其武感叹道:“老了!老了!该放手给年轻人做事喽!”
隔天,他便写了一封离休申请给毛主席。信中表明自己已经60多岁了,如今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军长的位置应该换人做了。
但毛主席否决了他的离休申请后,还给他派来了一位副手。
完成夙愿
这位副手正是谢振华。
当看到谢振华到来时,董其武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
其实当谢振华得知自己被任命为69军的副军长时,也是十分震惊的。刚开始他并不知道中央的意欲何为。
在抗美援朝上的贡献足够他当一方军长了,如今让他降级当副军长,所幸中央特地派人来解释了。
听到自己的上级是董其武将军,谢振华表示同意。他对董其武将军也是十分佩服的,有这么一个上级,他接受组织的安排。
而这边董其武见到谢振华后,就明白了中央拒绝了他的离休申请。但他知道毛主席是为了他之后的生活着想,毕竟为国家工作终有一份保障。
董其武感激中央为他考虑,欣然接受了这个副手,此后他将自己的军事经验都慢慢教给了谢振华。
由于力不从心,军区的工作大部分是由谢振华完成的,董其武只是在旁辅助。
董其武心想,这样也好,等自己辞职之后,谢振华完全能够支撑起来军区的工作。
谢振华也十分感谢董将军的教导,在跟董将军的相处中,他了解了董将军是一个生活朴素,做事十分认真的人,不愧是他敬佩的董将军!
1966年,董其武深感自己已经没有充足的精力工作后,再一次提交了辞职申请,这一次毛主席答应了。
辞职之后,董其武一直心心念念的一件事,那就是加入我党。
之前由于国民党身份的原因,他迟迟没能加入我党,如今老了老了,对这件事执拗了起来。
1982年,在董其武的再三申请下,董其武终于加入我党,正式成为一名我党成员。
那一天,当得知自己的入党申请通过后,董其武将军笑得跟孩子一样,画面格外温馨。
董其武将军穷尽一生为国为民,晚年时心心念念的依旧是国家,他付出了一切,换来的是后世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