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古代由南至北的战争,为何均以失败告终?
创始人
2025-07-04 18:02:31
0

三国是一段乱世春秋,但也正是在这段烽火之中,中国历史的底色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天下大势,本来便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再之后,随着三国故事和演艺的流传,这一历史常识和人生智慧也随之为大众所接受,还被历代文人传唱不休。那么,大一统帝国分裂后,为何是北方的司马氏南下吞并了蜀汉和孙吴呢?为何是西北的隋朝南下攻灭了东南的陈国呢?又为何南宋可以偏安江南,却在百年中都无力北伐成功,夺回祖宗的陵寝社稷?这背后又有什么历史逻辑呢?

群雄争霸,乐此不疲。为了逐鹿中原,各方势力都在厮杀拼搏。故而,不但中国,即便放在世界历史上,人类文明也是每日战斗的战争史。话说回来,中华帝国最开始的统一便是崛起于西北的秦国对其他六国的兼并。之后,中国历史似乎掉落到了一个怪圈:要想成就大事业和取得成功,必定要占据北方或者西北腹地,才有机会占据中原。

所以,秦朝之后的三国是这样,建立了西晋政权,之后的南北朝是这样,建立了隋朝政权。到了唐末五代,北方的游牧政权更是取得了对南方政权的绝对优势,最后更是彻底攻灭了汉族政权。唯一南方北伐获得胜利的古代史例子,想必也只有洪武皇帝朱元璋了吧?那么,为何中国古代的北伐战争这么难呢?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帝国建立之初,黄河流域的开发更早,所以经济繁荣的北方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也可以提供更大的资源支持。故而,秦国在获得渭河平原和蜀地粮仓后,很快发动了战争。此外,北方民众大多要和更北方的戎狄作战,或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所以培养下了充沛的武德。于是,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强盛的武装军力,完全可以构成对南方的碾压性优势。

如上文所说,黄河流域作为帝国统治的重心,人口的繁衍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员和劳动力。在那个农耕社会的时代,男性劳动力的多寡无疑是一个政权实力的基础,也是一个文明存续的关键。所以,户口充实、人丁兴旺的北方政权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比南方更大的优势。更何况,南北对峙的防线一般是淮河和长江,在数千里的防线上都做到重点防御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要北方政权集中优势兵力,一边袭扰南方的农业生产,一边重点突破,南方政权很快就会崩溃。

接着,便是北方或者西北方独特的地缘优势了。由于人类文明最早发源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所以诸如铁器、骑兵、装甲乃至于宝马和战车,都是自西向东传播的。西北的游牧族族便在与北方汉人的战争中把各种技术输入进来。当然,加上北方积淀的丰富技术基础和强大的资源储备,很快就能构建出强大的骑兵部队和战士。所以,拥有骑兵的北方政权往往可以迅速突破南方的防御。而南方北伐的时候,就会陷入到步兵胜追不及,败又逃不掉的尴尬处境。

其实,不仅是南北之争,东西以函谷关为界,或者以太行山等山脉为界,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对立的一大特色。但不管怎样的对抗与分裂,中华还是有着深厚的大一统传统,所以才为我们留下了今天的宝贵疆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其... 在当代社会,外卖行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外卖行业的历史可...
一个讲杭州的网红视频号背后,有... “那时候,西湖小学在曙光路上,走路上下学,会路过杭州饭店,常有外国人拉放学的小孩子一起拍照,往事如烟...
原创 谈... 谈三国:如果蜀国不参加赤壁之战,仅凭东吴,结局将会改变历史 文|望梅求止渴 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
原创 上... 作者:林淼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便是武则天,她的一生充满着各种传奇色彩,直到如今,人们对她...
德意志和神圣罗马帝国到底什么关... 文/彼得·威尔逊 德意志概念与神圣罗马帝国之分合,其中的博弈和角力,呈现的是欧洲政治发育程度之高,理...
原创 国... 昆仑关战役中,郑洞国荣誉一师郑庭笈团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是配属给戴安澜第200师作战时取得的...
刘春 | 电影《出发》:新主流... 1936年6月,时值中国革命困难重重又孕育着无穷希望的关键时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穿过国民党的防线...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家族是如何得... 雍正五年(1727年)时,清世宗雍正皇帝下旨抄没江南曹家家产以抵国库亏空,而江南曹家正是赫赫有名的《...
原创 孙... 晚清时候的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的腐朽统治让整个国家民不聊生,这也让许多忧国忧民之士奋起抗争满清的腐...
原创 康... 康熙皇帝的一生有几大功绩: 除掉鳌拜 治理黄河 平定三藩 收台湾 平定噶尔丹 尤其是北部隐患很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