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一直对外称臣纳贡。朝廷财政常年入不敷出,而且愈演愈凶。按中国历史经验而论,国家只要走向统一稳定的道路,以广大民众供养一个中央政府,除非穷奢极欲,国家财政也不至于走向贫困。
造成宋朝财政亏空的原因:首先是,军队规模太大,当兵吃财政饭的人太多。可能有人说,裁员不就解决了。历代的秦、汉、晋、隋、唐等都是,新政府创建,天下太平之后,都有当兵的复员。只有宋代当兵的不但不能复员,而且还要逐步增加。
以下是从太祖开国到英宗治平时期,大宋的兵力统计(大概数字)
太祖开国时,总兵力:二十万。
太祖开宝时,总兵力:三十七万八千,其中守卫开封内禁军一十九万三千。
太宗至道时,总兵力:六十六万六千,其中守卫开封的禁军三十五万八千人。
真宗天禧时,总兵数:九十一万二千,其中守卫开封的禁军四十三万一千。
仁宗庆历时,总兵力:一百二十五万九千,其中守卫开封的禁军八十二万六千。
英宗治平时,总兵力:一百二十六万二千,其中守卫开封的禁军八十六万三千。
可见宋代兵力数量的一直在递增,从宋太祖开国到宋仁宗时,先后百年,而全国兵力已经增加了七八倍以上,这些兵力大部分来自招募,也就是雇佣兵。招募的新兵,应募着主要是当兵子弟、游手好闲流浪的人、罪犯发配到军营的人。还有就是荒年灾年的饥民。这些人慢慢都成军队里的兵油子。
当兵的终身都在军营,从二十岁直到六十岁,其间的四十年都要宋朝的财政养活,实际上在军营当兵的只有二十年时间,另外二十年对国家没有用,但还要发工资。实际上当兵的很多的是不知道打仗,修河筑坝、服工役、养马、给皇家看护皇陵等。这样的军队,更容易产生矫情,出现对政府不满的情绪。身强体壮的被招入禁军,保卫京畿开封。
太祖怕禁军士兵矫情(造反),再来一个黄袍加身。让禁军轮番到各地郡县防守,三年一轮换,即使没有一次出征打仗。平时的军费开支,也相当于外出打仗一样。
宋代的军队,沿用五代时的坏习惯,月发工资年底发年终奖,平时还有各种各样的赏赐。尤其是三年一次的南郊阅兵大典。大肆犒赏军卒和大臣,天下大赦。三年一次成为惯例,大典上参加阅兵的有一万九千多人。
宋朝阅兵场面
宋代朝廷用在南郊大典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
宋太宗至道年间,郊费五百余万缗。以金、银、绫罗绸缎赏赐。
宋真宗景德年间,郊费七百余万缗。又东封八百余万。
宋仁宗黄鼬年间,郊费一千两百万缗。
宋英宗治平年间,郊费一千三百万缗。
每年的寒食节、端午、冬至都有过节费。戍边的禁军每季度有银子和鞋子,在苦寒的地方的赐冬衣;在偏远岭南的戍边,增加月俸;在四川广东当兵的还给服装钱,路费等。
送英宗时,每个禁军每年赐的钱粮不低于五十千,七十万禁军共三千五百万缗;每个厢军每年不低于三十千,厢军约五十万共一千五百万缗,每年厢军禁军费用五千万,此时宋朝的财政只有缗钱六千万。军费占了其中的六分之五,可想而知当时财政的糟糕状况。
宋朝南郊阅兵场面
造成宋朝财政亏空的就是:当官的太多,吃中央财政饭的人多了。
宋朝不能让军人掌握大权,朝廷既不能荡平辽朝,也不能让当兵的解甲归田,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军人的头上。宋代通过科举的进士,比唐代的待遇高,只要考试进士,就可以给予官职。唐朝科举在礼部考试进士,还要通过吏部的考核,才有资格排队任职。宋朝科举的名额比唐朝多,整个唐朝将近三百年,通过科举高中的只要一万人左右。每年三十多个,可见唐朝科举当官有多难。
宋朝从开国到太平兴国八年多时间,录取的进士共有一万零二百六十人,到淳化二年达到一万七千三百人。状元及第,为宋朝士人的莫大光荣。宋朝优待进士,无非想转移社会风气,把旧时的骄兵悍卒的世界,改变为文人统治的局面。提高文官的地位和俸禄,尽量满足百官,惟恐不足;官吏俸禄既优厚,又有退休之后的祠禄,不时还有额外的恩赏。
兵卒郊阅有郊费,大臣郊阅有恩荫子孙。对大臣子孙或远亲,甚至可以是朋友和门客,都可以获得当京官的资格。一次郊阅大典可以恩荫四千人,十年就是一万两千人。学士以上的当官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可以有二十人当京官,后面还可以接着恩荫。官吏日益增多,财政支出越来越大。
金榜题名
宋真宗景德年间,任京官一万多人,财政支出九千七百八十五万缗。
宋仁宗皇佑年间,官员二万多人,财政支出一亿二千万缗。
宋英宗治平年间,官员二万四千多人,财政支出一亿七千六百万缗
对朝廷文武大臣都有优厚的恩俸,皇亲宗室的开支也不不能偏向。
宋真宗天禧年间,内廷官员九千七百八十五人。
宋仁宗宝元年间,内廷官员一万五千四百四十三人。
宋朝是冗官冗兵的世界,冗官耗费于上,冗兵耗费于下,财政枯竭。朝廷虽然想尽办法增加收入,但收入增加的速度,赶不上花费支出的速度。
宋朝的官员
太宗至道末年,财政收入22,245,800缗扣去支出,剩余大半。
真宗天禧末,收入150,850,100缗,支出126,775,200缗,盈余24,074,900缗。
仁宗皇佑末,财政收入126,251,964缗,扣支出后无结余。
英宗治平二年,财政收入116,138,405缗,支出120,343,174缗,亏空15,726,047缗。
相比仁宗英宗两朝与太宗相比,收入增加了六倍,太宗时盈余过半,而仁宗英宗是反而亏空。
根据《宋史》记载,宋朝建国时财政收入1600多万缗,是唐朝盛世时的两倍;真宗时税收2650多万缗,嘉佑年间税收达到3680多万缗,其后月增岁扩,禾苗、役、税、易等钱达到6000多万缗,宋赋税十倍于汉,宋的两种税比唐增加七倍。宋朝的疆土和人口远不如汉唐,而国家税收又高很多,可见宋朝是愈贫而愈弱。
总结:宋朝三百多年陷入进贡辽夏议和,又怕当兵的造反,花钱养着当兵的;用文官打压武官,用金钱俸禄讨好文官;结果就是财政窟窿越来越大,农民负担越来越重。都是陈桥兵变的带来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