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顺天府虽说是府,但它的行政管理层级却和省相同,为何会这样
创始人
2025-07-04 11:32:19
0

府,作为一种地方政区行政组织,随着民国二年(1913年)1月8日公布的《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等三个《划一令》的实施,将清代以来无直辖地的府裁撤废除,在我国历史上存在1000多年的“府”从那时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明清时属于哪个府。但是大家都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种说法,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也还有“知府”这个角色,偶尔也出来提醒一下大家在古代有“府”这种事物的存在。

清代的顺天府

在大家所知的府中,可能“顺天府”知名度、“出镜”率最高了。甚至今天还出现了一个总部设在北京的“顺天府”的连锁品牌。为何“顺天府”这个府倍受青睐呢?那是因为它与其他的“府”相比是与众不同的。

“顺天府”的含义

“顺天府”三个字中最重要的是“天”字,并且由于朝代不同,除了顺天府之外还有应天府、奉天府等不同的“天府”。

“天”即天子,指皇帝,天府就是与皇帝有关的府。明朝有京师(今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清朝沿袭明制,仍设顺天府。不过把南京应天府改为了江宁府。又在今天大约相当于辽宁省的范围内设奉天府。

北宋的应天府

总的来说,与皇帝特别是一个王朝初代皇帝有关系的地方被设为某“天府”的可能性最大。这个地方或是龙兴之地、或是发轫之地,甚至是某个皇帝的出生地。设为“天府”之名,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取得的皇位是上承天意、符合上天意愿的。

顺天府的地位

明朝著名清官海瑞的《赠顾怀东晋京兆丞序》中有:

“天子奉天子民,我祖宗临御在外,以其事付之府州县,布政使统之。两京二十府直隶六部,顺天、应天不以直隶称,秩三品,体貌与部寺一”

,这段话说明顺天、应天这两个府与其他地方各府的地位不同,级别也要高很多,相当于中央机关中的部寺。

在清朝时,按照《清会典》的规定,

将顺天、奉天两府与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排在一起,被称为“京府”、“京师顺天府”、“盛京奉天府”。

今天卫星图片上的顺天府衙大堂

另外,虽然清朝京师顺天府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与直隶省相当,但是它所属各州县同时受直隶省兼管,乾隆《清会典》这样规定:“直隶总督兼管顺天府各州县”、“直隶省兼管顺天府所属州县”。所以对顺天府所属州县的定义是:

“顺(顺天府)直(隶)兼管区域

”。

京县二,各掌其县之政令,品视外县令加一等(余所属二十五州县兼属直督)

”,意思是两个京县和顺天府的所辖其他25州县不一样,是由顺天府直接管理的,直隶总督不能兼辖这两个县。两县县令品级要比其他的县令高一等级,为正六品。

顺天府的管理结构

明朝

设府尹、府丞提督学正各一员;另外有佐贰官治中三员,管粮、马政、军匠各一员,推官一员;还有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各一员。

明末时顺天府领5州22县:

明朝顺天府

清朝

清初顺治年间,清承明制,采用的是明朝顺天府的管理制度。经过康熙、雍正两朝对国家政务的熟悉、探索之后,清朝政府开始逐步对清初以来实行的一些明朝制度进改革和完善。其中就有顺天府的管理体制。

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顺天府设管事大臣(初特简无定员,后设为一员)、府尹一员、府丞一员,另有治中、粮马通判佐贰官各一员,还有经历、照磨、司狱各一员。此后直到清末宣统时裁兼尹,100多年未变。

清朝的顺天府尹为正三品,主要职责是:1、(从嘉庆十八年(1813年)开始)对所属州、县官以及道员、四路同知进行考察委任;2、率领宛平、大兴两县协同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察院管理京城事务;3、掌管狱讼案件 ;4、管理祭祀事务;5、了解京城粮、银价,每月结束时向朝廷汇报;6、向朝廷汇报雨雪大小;7、管理、监督地方赋税收支;8、管理京城内的慈善机构和事务;9、主持顺天乡试;10、监督、考察四路厅所属官兵功过,向兵部汇报。

顺天府丞为正四品,管理学政。治中为正五品,分管钱粮、户婚、田土等户土之事。通判为正六品,主管京城各市牙侩之籍及税收,乡、会试时管理名簿。

由于清朝时在雍正、乾隆年间对行政区划进行过一些大的调整,顺天府所领州、县从清初时5州22县,到了清末时减少为5辖19县。

顺天府疆域图

清朝与明朝相比,在顺天府行政管理上所进行的力度最大的改革

在府与县中间设置

”四路厅”

是明、清顺天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上最大的不同。

顺天府所辖州县数量远比其他一般府多,给顺天府尹、直隶总督的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不便。并且由于顺天府为首善之区,对治安管理的要求比起其他地方也要严格的多。于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经直隶总督于成龙奏请,在顺天府设立东、西、南、北四路同知,专管各州县的捕盗。

在清朝时,府的同知、通判派驻至府城以外的县城或者乡镇管理一定的事务,其驻地被称为“厅”。因此,在清康熙年间派出的这四路同知,其管辖的区域也被称为“厅”,按照方位分别为东路厅、南路厅、西路厅、北路厅。

四路厅驻地及辖区示意图

清朝顺天府、四路厅驻地以及所属各县

明、清顺天府驻地是原元朝大都路总管府所在地,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将此地定为顺天府署,清朝仍以该地为顺天府衙门所在。

中华民国时期,顺天府署改为北平市立小学、幼稚园、东北中山中学以及河北省路局。在抗战时期,日本占领北平后将其改为陆军司令部。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先后为河北北京中学、北京市第一四四中学,后来改为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至今。

民国时期的顺天府衙门所在地

因四路同知而设的四路厅。其驻地以及所辖各州县如下:

西路厅治芦沟桥,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辖5州县,分别是涿州及大兴、宛平、良乡、房山四县;

东路厅治通州,今天的北京市通州区,辖7州县,分别是通州、蓟州及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五县;

北路厅治昌平州巩华城,今天北京市昌平区沙河,辖5州县,分别是昌平州及顺义、怀柔、密云、平谷四县。

至清末,顺天府共辖5州19县。

与顺天府同城而治的宛平县、大兴县

在这19个县里,有两个县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这就是属于顺天府但又不必由直隶省兼管的两个京县:宛平和大兴县。这两个县在清朝时被称为附郭县,它们和京城、府城一起都设在京师里。

宛平县治所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兴华胡同,在1919年11月10日在这里成立了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 1949年8月改名为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1950年7月更名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妇女干部学校,1984年升格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1995年8月迁到朝阳区,原宛平县治所今天为中国妇女报社。

民国时期的宛平县衙

大兴县治所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大兴胡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公安部门的办公场所,今天为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

民国成立之后顺天府的变化

在民国三年10月4日公布的《京兆尹官制》中,因顺天府帝王色彩浓厚,将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中央政府所在地方称京兆,置京兆尹一人,为京兆地方行政长官”,辖大兴等20县。

民国三年京兆地方区域图

时间到了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28日,国民政府训令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废除京兆,将其属各县并入河北省。宛平、大兴两京县也迁出了京城。

宛平县,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迁到卢沟桥拱极城内的原清代西路厅治所。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日伪政府将治所迁到今天北京市西南郊长辛店,1952年,划归北京市,撤销县的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分别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

大兴县,民国二十四年3月由原址迁到南苑北大红门,即今天的丰台区东大红门。民国二十六年(1037年)9月伪县公署成立时移至南苑镇,1953年后,大兴县驻地一直就在黄村镇。

清朝时顺天府中的州县除了这两个京县以外,良乡县、怀柔县、房山县、昌平县、顺义县、密云县、平谷县、通州的管辖范围均在今天北京市内,良乡县、房山县已合并为新的房山区,其他怀柔、昌平、顺义、密云、平谷、通州等州县今天均已变成北京市的区。

清朝顺天府中今天属于天津市的县有:蓟县、武清、宝坻、宁河,其中武清、宝坻现为天津市的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强国的存在,因此在国力强盛之时中国...
原创 咸... 世人皆知慈禧,却鲜少闻慈安。 世人皆恨慈禧独断专行,却少知慈安为慈禧所忌惮。 慈安与慈禧,她们同年选...
原创 清... ——【·前言·】——» 在古代,人口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各个朝代...
原创 民... 兵荒马乱事事乱,民国时期,没有几个人能高枕无忧。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小事”,但看到结局后,你多少会有一...
原创 如...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贪官,想必非和珅莫属。这位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清正廉明的官员...
原创 和... 和珅,这位满族官员可真不简单,横跨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时代,竟然在朝廷里混了整整30年!他用各种办法捞...
乾隆去世后被儿子嘉庆上庙号为高...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在养心殿去世,乾隆去世当夜,他的...
原创 民... 1958年的某一天,一个乞丐在路上颤颤巍巍,他已经多日未进食,这时候别说是大白馒头了,就是剩饭剩菜就...
原创 清... 清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
原创 民... 民国之乱,土匪就是一大特色。今天说两个老百姓的真实回忆,看看那个时代普通人生存的艰难。 胡腾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