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韩信可是西汉时期十分出名的猛将了,当年韩信可是立下了不少战功,但谁知这样一个戎马一生的将军,最终却死在了算计之下,这不免让人感到十分惋惜,这样一个猛将,但是最终的下场确实很惨的,实在是令人昨舌。
当年韩信正是死在了刘邦的算计之下,这一点也是令人愤懑不平的,毕竟韩信一生戎马,为何刘邦会想要杀死韩信呢?难道只是因为韩信功高震主吗?所以说韩信的死因究竟是何?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功高震主
一提起韩信大家都会想起当年的淮南之战中,韩信的功劳最大,可以说要是没有韩信的率兵出击,很有可能这次战争就不会取得成功。因此当时韩信也是名声大噪,也因此一战成名。
在韩信立下功劳之后便希望汉王刘邦能够看在他立下赫赫战功的功劳之上赏赐封地于自己。当时韩信专门写信给刘邦,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河东之地,这点要求也算是自己立下功劳之后应得的封赏了。
但是殊不知汉王刘邦心中早就已经很不情愿了,在刘邦看来韩信如此猛将,已经出现了功高震主的局面了,早晚有一天韩信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刘邦此时不仅没有感激韩信为自己攻城掠地反而心中开始忌惮韩信了。
可以说自古以来所有皇帝都是疑心很重的,他们害怕自己手中的权利被别人掠夺走,因此对于那些势力很猛的大臣,帝王们往往心中都是十分忌惮的。刘邦更是如此,他害怕势头很猛的韩信到时候不甘心俯首称臣,到时候威胁到自己。
其实此时的刘邦早就把韩信当做是自己潜在的一个威胁了,因此刘邦心生一计,准备除掉这个随时都会威胁到自己的心腹大患。在刘邦的哄骗之下,顺利将韩信引来了长乐宫,但是韩信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刘邦早已设计好的鸿门宴,为得就是让他有去无回。
在韩信进宫之后,到了刘邦自己的地界,就算是韩信察觉出来了什么,也无法全身而退了。就这样韩信在宫中遭受了囚禁和凌迟之刑。最终一位猛将就这样在算计之下离开了人世,除此之外刘邦也是十分心狠的,就连韩信家中的族亲都没有放过。
不过当时这件事情也是令很多人都心生疑惑,韩信在生前可谓是忠心耿耿对待刘邦,为何刘邦偏偏在此时视韩信为眼中钉心腹大患呢?这究竟是何原因才导致刘邦会想要除掉为自己立下功劳的猛将呢?
·政治牺牲品
其实对于刘邦真正囚禁凌迟猛将韩信的真实原因,也在不久之后随之真相大白了。其实就算是风光无限的猛将韩信,也避免不了最终沦为了政治手段的牺牲品。
其实刘邦本身就谈不上多么宠信韩信,甚至可以说看着韩信有些不顺眼。但是毕竟韩信是朝中猛将,为朝廷立下了很多功劳,自然韩信在朝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比较有威严的。
如此一来自然是引起了朝中很多官员的嫉妒和不满,因此这些官员没少在刘邦面前诉说韩信的不足之处,本身刘邦就不是很喜欢韩信,久而久之在这些大臣总是在刘邦面前,告状韩信诉说对韩信的不满之后,刘邦心中便愈发反感韩信了。
因此在刘邦心中对于韩信也是产生了很多不满的,刘邦害怕韩信觊觎自己的权利和江山,对此刘邦也开始了百般提防韩信。只要朝中一有人向刘邦说韩信的坏话,刘邦心中就更加不满韩信了。
当时刘邦为了试探韩信究竟有没有图谋不轨的心思,专门让人给韩信送去了一封信。信上说,只要韩信能够承诺“遇天不杀,遇地不杀”刘邦就会将韩信封为梁王,但是谁知这一切只不过是刘邦的试探而已。
但是当时韩信并没有察觉出来,当时的韩信还以为刘邦真得会封自己为梁王,于是十分高兴得赶往长安准备好好感谢刘邦。但是谁知这一切都是鸿门宴,当时在韩信到达宫中之后,刘邦便下令将韩信囚禁凌迟。
虽然韩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猛将,但是还是被机关算尽,最终的下场也是很惨的了,毕竟朝廷之中很多人都嫉妒他的能力跟才华,离间刘邦和韩信之间的关系,导致刘邦越来越忌惮韩信,防备韩信,最终出现了囚禁凌迟的局面。
这一切对于韩信来说都是十分无辜的,自己征战沙场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够逃脱得了别人的算计,最终的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产生疑问,韩信为何如此忠诚于刘邦呢?其实韩信虽然是有名的猛将,当初在淮南之战之后刘邦也答应了韩信,会封他为梁王的,但是因为很多外在因素,当时册封这件事情一直被耽搁着。
在韩信心中一直把刘邦当做自己的恩人来看待,况且刘邦既然已经答应了要将他封做梁王,因此韩信之后便更加卖力的效忠刘邦了。可谓是对刘邦言听计从,从未有过二心,但是韩信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对于刘邦抱有的期望太大了,以至于最终栽在了刘邦手里。
韩信戎马一生,将毕生的心血全都用于了打仗上,对于那些花言巧语他总是不能够分辨出来,可以说虽然韩信是很强悍的猛将,但是在政治方面,他根本不敌朝中的内些官员。正是因为韩信如此寄希望于刘邦,最终结果才会令他倍感失望。
·十分残忍
其实对于刘邦囚禁凌迟韩信的做法,令很多人都感觉刘邦是一个十分心狠手辣的皇帝。毕竟这些年来韩信为刘邦立下的功劳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况且刘邦本身就答应了将韩信封为梁王,天子之言难道不可当真吗?
因此在韩信死后,刘邦如此心狠手辣的做法也引起了很多议论和风波,比较韩信怎么样都算得上是名将猛将,赫赫战功在身,刘邦杀害重臣的做法也是令人很不满意的。
我们都知道刘邦是死于暴毙的,在当时关于刘邦的暴毙,人们可谓是众说纷纭,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对于刘邦的突然暴毙,民间就一直有一种传闻,说刘邦暴毙的真实原因,是因为死得冤屈的韩信前来索命来了。
其实这种说法无论真实还是虚假的,但是由此可以看出来,刘邦在世人眼中确实是个冷酷的皇帝,当年囚禁凌迟韩信的做法,也是令很多人心寒的。但是这一点对于刘邦来说,韩信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韩信这个人肯定是留不得了。
可以说最惨的还是韩信了,当年如果这颗璀璨的星星没有因为算计而陨落,肯定还会为刘邦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战争,为刘邦效力。
其实在历史之上,像韩信这样的功臣绝大多数的结局都是十分完美的,立下战功之后就能够获得荣华富贵,被皇帝所重用。但是韩信却恰恰相反,他的战功和努力并没有换来册封,反倒是死在了刘邦的防备之下。
但是自古以来皇帝斩杀功臣的下场往往都是很惨的,这就如同是卸磨杀驴,对于这样的方式就显得十分不道德。都会遭到世人的唾弃和议论的。
刘邦暴毙的真实原因虽然民间有传闻是韩信前来索命,但是传闻就是传闻,针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也不得而知,总而言之,刘邦斩杀韩信这个功臣的做法还是引来了世人的议论和非议的。
·结语
韩信的这些经历在世人看来可是十分坎坷的,明明是戎马一生的猛将,在战场上拼了性命厮杀最终才换来的赫赫战功,原本想着刘邦能够封自己为梁王,赏赐自己荣华富贵,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最终自己会惨死在刘邦等人的算计之下,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韩信对待刘邦十分忠诚,对于刘邦的话十分信服,忠心耿耿,但是没想到背后朝臣嫉妒韩信,在刘邦面前恶意抹黑韩信,最终导致君臣离心,刘邦十分忌惮韩信,甚至逐渐开始防备韩信,害怕韩信威胁到自己的帝王之位。
韩信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他的悲惨结局也向我们揭露了朝廷之中的纷纷争争,总而言之这样一位猛将的悲惨结局实在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