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善长大罪没有,为什么都77岁了,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创始人
2025-07-03 15:32:11
0

明朝对开国功臣的封赏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据传,朱元璋对他的功臣都有封赏,不论是名号爵位,还是物质上的赏赐。李善长是被朱元璋封赏的最大的一位功臣。然而,到了李善长77岁高龄的时候,朱元璋却要杀他。这是为什么呢?

李善长自跟随朱元璋起,实际上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带兵打仗,而是一个专门负责后勤保障的人员。李善长做后勤做的出色,就被朱元璋封爵了。

有人将李善长和汉初的萧何作对比,以此来说明李善长为什么在77岁高龄时被朱元璋杀掉。这两人之间的对比非常明显。首先从性格上,萧何比较谨慎小心,他能够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走极端的路线。而李善长自我感觉良好,总是无视一切。萧何怕自己的功劳过大而掩盖了刘邦的气势,于是他就特别收敛自己,以免自己大过了他的主公。萧何还有意地抹黑自己,以展现皇帝刘邦是多么的伟大和清明。萧何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他不敢跨越那一道防线。

而反观李善长,他的做法就不同了。李善长自从做了宰相之后,就大肆要求自己的部下,为的就是展现自己的威严。他极想向天下证明自己的地位。当然,一个人表演的太明显了会非常容易招人关注。他的这一表现自然也受到了皇帝朱元璋的关注。李善长处理政务几乎达到了专权独断的地步,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我们知道朱元璋在当初并不想设立宰相的职位。他认为宰相严重阻碍了皇帝的权力。而李善长这一做法,更是激起了朱元璋不想要宰相的想法。最终,李善长也引来了自己的杀身之祸。

再一个,也是比较重要的是萧何比李善长忠君。萧何自跟随刘邦之日起,就对刘邦忠心耿耿。刘邦说让萧何往西,萧何绝不敢往东。他为刘邦推荐韩信,最终又为刘邦间接杀了韩信。可见他对刘邦忠贞不二。

而李善长在忠君这一方面就做的不是很好。当初宰相胡惟庸撺掇他谋反,他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他是在观察。如果他非常忠君,如果他忠贞不二,那么他必定在当时就一口回绝胡惟庸。而他没有那样做,证明他的内心里也在选择。他有了二心。

李善长没有将胡惟庸的野心告诉给朱元璋,显然他是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胡惟庸成功了,他自然就加入胡惟庸的队伍里。如果胡惟庸失败了,那么他就还留在朝廷的队伍里。他想着这样永远不吃亏,可是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内心是非常不舒服的。

李善长虽然有了上面的表现,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他的结局还是一个不好的收场。凭朱元璋的性格,他是不会容忍他的朝臣犹豫不决和徘徊不定的。所以,即使是77岁的李善长,最终也逃不了君主的威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商... 商鞅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可以说没有商鞅的变法图强,就没有后来的秦国一统大业。无可否认商鞅为秦国立...
原创 对... 2本都属“演义”作品,但又不同于演义和小说。相当于作者对一个历史时期的个人理解,或者说是从现代人的角...
从基辅罗斯公国到弗拉基米尔公国... 公元1054年—1169年,基辅罗斯混乱封建割据及血腥内战频发时期 公元1054年,由于基辅罗斯的法...
原创 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主战场的欧洲遭到...
原创 美... 巴拿马是美洲的一个小国家,他们的面积只有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但是这样一个小国家却在世界上...
原创 波... 在公园1763年的时候,英法战争终于结束,随着战争的胜利,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的殖民地霸主。但是战争所...
原创 西... 西班牙的历史上有一位戴着眼罩的"独眼美人",安娜·德·门多萨。她虽然戴着眼罩,却丝毫无损她的美貌,她...
原创 古... 作为与中国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其历史非常令人着迷。 虽然很可惜他没有像中国一样延续至今,但...
原创 爱... 爱尔兰本来是个独立的国家,可英国强大起来后,慢慢的向其渗透,直到1801年英国将爱尔兰划入英国版图,...
原创 谁... 抗战时期,东南沿海各省相继沦落,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陆上通道。但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保全...